光弘科技坏账风险提升,库存数据存在异常

光弘科技坏账风险提升,库存数据存在异常
2017年02月16日 18:00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 胡振明

1月20日,从事消费电子类、网络通讯类、汽车电子类等电子产品的 PCBA 和成品组装,并提供制程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等服务的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弘科技”) 正式对外发布了招股说明书,拟发行不超过8868 万股A股,计划募集资金约7.18亿元。

表面上看, 光弘科技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呈现出双双增长现象,然而在深入分析后可发现,该公司不仅存在粉饰利润现象,且库存数据也存在异常。

赊销力度提升,坏账风险加大

招股书显示,光弘科技报告期内(2013年至2016年1-6月)各期营业收入分别为6.54亿元、7.38亿元、9.17亿元和6.17亿元,呈现明显增长势头,其中,2014和2015年分别同比增长了12.85%和24.33%,而2016年如年化考虑,则同比增长幅度也达到34.5%。相较营收的持续同比增长,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虽然也是逐年增加中,但增长幅度却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 2014年、2015年分别同比增长了83.98%和37.95%,体现出增收不增利的迹象。

从数据来看,导致公司增收不增利现象的主要原因应与其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余额的逐年大幅增长有关。报告期内,光弘科技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1.36亿元、1.55亿元、2.31亿元和2.51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21.08%、21.19%、25.46%和41.22%,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相应地同,其应收票据余额在报告期内也分别达到239.11万元、826.28万元、2767.09万元和2484.23万元,同比增长幅度也是非常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合计为应收款项来考虑,则该公司报告期内,应收款项的增幅始终都大幅高于营业收入增幅。以2015年为例,在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91749.38万元比上年73795.71万元同比增加24.33%情况下,其应收账款23107.96万元与应收票据2767.09万元合计25875.05万元也比上年增加了9576.81万元,同比暴增了58.76%。应收款项增长幅度大于营收增长幅度,说明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大幅提高赊销的办法来刺激营业收入的增加,表面上看是好事,但实际上,应收款项的激增同时也给公司带来坏账损失的风险,一旦出现应收款计提巨额坏账准备,将导致管理费用剧增,吞噬利润,甚至直接导致公司业绩亏损。

我们知道,应收账款是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真实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投资者比较关注上市公司的账面盈利的增减,而对账面盈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关注不够。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方面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不少上市公司的账面盈利与实际纳入囊中的盈利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一旦应收账款中出现坏账、事先又计提不足,当年的实际盈利常会因此出现大幅波动,甚至出现大幅亏损现象,如农发种业在2003年实现主营业务利润7872.58万元,其管理费用就高达12709万元,而这其中对关联方往来计提坏账准备就达6000多万元,由此致使该公司全年出现亏损。

如今,面对可能出现的坏账损失风险,光弘科技应当是提升坏账计提比例,而事实上,公司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变得更加激进,并不像公司在招股书中所说的那么“谨慎”。如其1~60天账龄和61~90天账龄这两部分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就分别为1%和3%,而同行业平均水平和其他上市公司对相同账龄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一般则在5%,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和其他上市公司。需要注意的是,1-60天账龄的应收账款还占光弘科技全部应收账款的比例在各期分别高达98.35%、99.08%、99.54%和84.26%。如果一旦出现坏账或账期延期,则对公司资金周转带来极大影响。

产销数据与库存变动数据不吻合

除了前述因加大赊销力度而导致坏账风险增加外,光弘科技的库存商品数据也存在诸多不合常理之处。招股书显示,光弘科技的主要产品是消费电子类、网络通讯类、汽车电子类产品,其中前两类产品支撑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的绝大部分。数据显示,上述3类产品在报告期内均基本实现产销平衡,每年的库存数据均维持在一定平衡状态。不过,如果按产品类别重新分类计算其库存商品,得出的结果却和招股书中披露的库存商品数据有很大的差异。

以消费电子类产品为例,在2015年其产量是21773938台,销量是21888817台,销量比产量还多114879台,那么这多销的数量即来自以前年度的生产。多销的数量是当年销量的0.525%,而当年的消费电子类产品的销售成本是36898.44万元,由此可推算出当年多销库存商品金额是193.65万元,也就是说,2015年库存商品应当比上年减少193.65万元才对。用同样的方法,也可推算网络通讯类产品、汽车用品类产品及其他产品在2015年库存商品增减情况分别为增加0.92万元、增加41万元和减少415万元。

同样的方法,还可推算出报告期内其他年度各类产品的库存增减情况,然后加总各类产品的数据,得出当年所有类型产品的库存增减总和,推算出在正常情况下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各年度库存商品总的增减情况分别为增加409.86万元、减少566.73万元和减少155.94万元。

然而,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库存商品数据,即报告期内库存商品余额338.85万元、666.35万元、428.06万元和398.96万元可推算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6月分别比上年增加327.50万元、减少238.29万元和减少29.10万元。很明显,披露的数据与前述推算结果相差很大。

欢迎关注红刊财经微信号(hkcj2016)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