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政策春风 创新药企“爬楼梯步步高”

沐浴政策春风 创新药企“爬楼梯步步高”
2017年03月22日 18:14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作者 刘晓旭 

近期,以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为代表的创新药企表现抢眼,恒瑞医药还创出历史新高。

创新药沐浴政策春风

我国新药创制的号角再次吹响,一系列鼓励政策紧锣密鼓的出台。在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鼓励创制新药,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时至2017年3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发布公开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鼓励境外未上市新药批准后在境内外同步开展临床试验,缩短境内外上市时间间隔,满足公众对新药的临床需求。并于2017年4月20日前提出意见。这些政策只是冰山一角,这些年来,药品创新一直沐浴政策春风。

“政策的连续发布以及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是国家进一步鼓励药品创新政策的延续,结合此前优先审批审评政策提速来看,未来国内外创新药在我国上市时间有望大幅缩短,推动着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医药企业迎来了最好发展时代”。分析人士在红刊财经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这将对医药创新行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创新药企发展潜力巨大

不仅有政策的支持,“十三五”期间政府新药专项投入预计达260亿元,远远高于“十二五”的78亿元,这也预示着投入预算的增加也将会带来未来新药批件数量的增加。红刊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制药企业研发投入仍明显少于国外:以辉瑞、诺华、罗氏为首的国际巨头R&D研发费用占到收入占比20%左右;而我国研发投入最多的制药巨头恒瑞医药、正大天晴、浙江海正的研发费用占比收入仅10%左右,未来研发投入空间巨大。红刊财经记者注意到,创新药研发投入较多的公司中,如恒瑞医药、贝达药业、丽珠集团等均属于创新药梯队较多的企业。

随着创新时代的来临,机构建议关注创新药临床试验CRO。其中,泰格医药是国内临床试验CRO龙头,有丰富的创新药I、II、III期临床试验和新药申报经验,能够提供亚太多中心临床试验服务。其次,License-in有望迎来新发展,创新药开发经验丰富、海外BD拓展能力较强的企业有望受益。国内药企有望更多的从海外创新药/生物技术公司引进在研产品,进行中国市场的合作开发,相关公司投资者可关注复星医药、恒瑞医药、康弘药业等。

从重点上市公司来看,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和复星医药基本面不错,被多家机构列入关注对象。

其中,恒瑞医药的新药品逐渐发力,同时医保目录调整以及药品招标将为公司药品带来放量,制剂出口业务稳定提升, 丰富的品种储备以及大比例的研发投入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公开资料显示,公司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94亿元,同比上升19.08%;实现净利润25.89亿元,同比增长19.22%;每股收益1.1元。公司拟每10股送红股2股派现1.35元(含税)。公司创新药产品线迎来收获期。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肿瘤药、造影剂、手术麻醉和输液产品。其中肿瘤药品依然保持着市场领先地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68%,造影剂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05%,手术麻醉产品同比增长19.14%。同时,公司产品右美托咪定、达托霉素、艾瑞昔布、非布司他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将明显受益于医保支付带来的销售放量,成为公司推升业绩的又一动力源。从年报中可以看出,研发创新是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2016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1.8亿元,同比增长32.82%,强力推进公司的项目研发和产品创新。近年来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位居行业前茅,同时每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逐步提升至10.2%。

贝达药业,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03506.09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3.16%;实现净利润36559.06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88%。公司营业总收入上升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凯美纳除现有市场的进一步积极拓展外,下半年全国部分省市医保目录也在逐步推进和落实中,销量保持较高的增长。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有所增长,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主要原因为各地陆续执行国家医保谈判价格的影响,同时由于报告期内多个新药陆续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并进入临床I期、II期试验阶段,研发投入增加较多。

复星医药,公司单抗药物研发历经9 年时间,已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生物药研发平台,美罗华生物类似药和赫赛汀生物类似药研发进度领先。美罗华生物类似药2018年有望率先上市,市场潜力超30亿元;赫赛汀生物类似药已经开始III 期临床,市场潜力超50 亿。公司携手KITE,细胞治疗跻身国际最前沿,弯道超车,跃身国内第一。同时未来细胞治疗+单抗联用更加可以发挥公司优势,9 年投入的研发端逐渐步入收获期。(此文中股票只做举例,不做买入推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