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营收都不合理,泰达新材招股书闹哪样?

采购、营收都不合理,泰达新材招股书闹哪样?
2017年03月27日 19:30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作者 周琳

泰达新材于2014年1月24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属于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两年后的2016年10月14日,其又在证监会网站公布招股说明书,开始了向IPO转板之路。

泰达新材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偏苯三酸酐、均苯三甲酸等精细化工产品。此次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超过1,450.00万股A股普通股股票。预计募集资金约2亿元,用于年产 1.5万吨偏苯三酸酐扩建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作为一家通过新三板向IPO转板的公司,此次能否成功转板尚不可知,不过红刊财经记者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发现了诸多疑点和风险,需要投资者注意,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营业收入财务勾稽关系不合理

泰达新材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偏苯三酸酐、均苯三甲酸和环氧树脂的生产企业。根据泰达新材招股书数据以及其最新发布的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其营业总收入从2013年到2016年,分别为1.07亿元、1.70亿元、2.06亿元和1.75亿元,其中2014年和2015年分别同比增长了58.54%和21.77%,而2016年则同比下降15.06%,从营收增长趋势看,虽然前连年增长速度很快,但其2016年却形势急转直下,出现了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未来发展趋势也难免令人担忧。另外,红刊财经记者发现,其营业收入相关财务勾稽关系存在异常。

以2015年为例,泰达新材实现的营业收入高达2.06亿元,而这并不包含增值税销项税额,根据泰达新材招股书提供的数据,以增值税税率为17%来计算,则其含税营业收入为2.42亿元。然而,从合并现金流量表数据来看,反映其收入现金流入情况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金额约为1.41亿元,由此看来营业收入超过其现金收入金额数为1.01亿元。

营业收入超过其现金收入,意味着该公司的预收款项减少或者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增加。从数据来看,该公司预收款项在2015年末为131.88万元,2014年末仅为23.80万元,因此该项2015年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08.08万元。这意味着其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应该有1.02亿元的新增,可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泰达新材 2015年应收账款的期末金额约为3494.02万元,而期初金额约为2731.12万元,也就是说当年新增的应收账款金额仅为762.89万元,2015年应收票据的期末金额为6959.43万元,期初金额为4997.80万元,新增金额也仅有1961.62万元,因此这两项与我们前文推算的1.02亿元的结果相比,仍然相差7453.94万元,也就是说该公司有7453.94万元的营业收入即没有以现金方式收回,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债权,这岂不是很奇怪?

除了2015年外,2014年的数据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经红刊财经记者核算,其当年营业收入金额为1.70亿元,则含税营业收入金额约为1.98亿元。这与当期反映营业收入现金流入情况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23亿元相比,2014年营业收入同样超过其现金收入近7500万元。根据财务逻辑,其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理论新增金额及预收款项减少金额同样应该与之相差不大。然而,从该公司披露的相关数据看,其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合计新增金额仅为2421.20万元,预收款项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相比近7500万元的理论金额,二者相差5000多万元,那么,几千万的营业收入既没有以现金方式收回,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债权,到底去了哪里呢?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均缺乏现金流及相应债权数据的支撑,让人不得不怀疑其营业收入的真实性。

巨额采购“不翼而飞”

根据泰达新材招股说明书提供的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和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可以推算出泰达新材的采购总额。泰达新材在2015年向前五名采购商的采购金额为 8643.67万元(采购金额是不含增值税的),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为65.77%,再算上17%增值税的影响,则当期该公司的总采购额为1.54亿元,而在当期现金流量表中反映采购现金支出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一项金额为9872.93万元。这比采购总额少了5503.52万元。

那么在正常的会计核算逻辑下,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应该有所增加或者是预付款项有所减少,然而事实上根据泰达新材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泰达新材的应付账款增加了364.94万元,而应付票据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了1020.20万元。至于预付款项也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40.24万元,算上前文中的5503.52万元,这一来一去,采购现金流及相应负债和采购总额相比,竟然少了6299.02万元,这也就意味着该公司存在6299.02万元的采购,既没有实际支付采购款,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经营性负债,就这样离奇的消失了。

同样2014年的数据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依据泰达新材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数据和相关占比情况可知,2014年泰达新材的采购总额为11528.37万元,算上17%增值税的影响,则为13488.19万元。当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则为9833.70万元,相比采购总额少了3654.49万元。当年应付账款增加金额仅为29.77万元,应付票据减少了615.83万元,预付款项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综合核算下来,2014年泰达新材采购支付的现金和形成的负债比采购总额少了4249.42万元。

另外,根据泰达新材2016年年报中提供的数据,红刊财经记者还核算了2016年的采购相关数据,发现2016年相关采购数据差额更大,2016年泰达新材的采购总额为11432.00万元,核算上17%增值税采购总额为13375.44万元,2016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为4730.07万元,比采购总额少了8645.37万元。当年应付账款减少了354.70万元,应付票据减少了679.80万元,预付款项却增加了1148.35万元,综合算下来,2016年泰达新材采购支付的现金和形成的负债比采购总额少了1.08亿元。

从上述分析来看,如果说泰达新材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是真实的,那就意味着公司披露的采购总额数据过高或者负债数据有误,否则二者本该差额不大,怎么会连续出现现金采购支出和实际采购规模不匹配的情况呢?真相到底如何,恐怕还需要公司自己给出解答。

严重依赖单一产品,募投项目必要性存疑

除上述疑点外,泰达新材还存在业绩过于依赖单一产品的风险,泰达新材在其招股书中披露,公司的核心主导产品为偏苯三酸酐,报告期内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9.02%、99.10%、83.54%和70.95%;占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的比重分别为52.24%、97.19%、88.12%和90.71%,单一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非常高,若未来该产品所处市场发生变化,公司将面临利润来源于单一产品的风险。

不巧的是,这种影响在2016年便显现出来,今年2月16日,泰达新材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该报告中披露,公司实现营收1.75亿元,同比下降15.06%,对此泰达新材在报告中解释称,2016年营业收入下降15.06%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偏苯三酸酐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超过产销量上升的幅度,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其他业务收入下降6.7%。可见,泰达新材的2016年经营业绩已经很大程度受到了依赖单一产品的影响。

单一产品带来的风险已经很大,可是此次泰达新材冲刺IPO,依旧计划把募集资金的81%投入到了偏苯三酸酐的扩建项目当中,其余部分则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其募集资金,不是用来开发新产品,拓宽渠道,寻找新的盈利点,而是继续投资于依赖性很强的产品,这将进一步放大产品单一带来的风险。同时,一旦本次募集资金项目达产,泰达新材能否消化新增的产能也成了重要问题,因为泰达新材现有的产能利用率也尚未达到饱和状态,从2013年到2015年,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60.49%、77.24%和72.03%,显然,这样的产能利用率并不算高,也没有大幅提高的趋势。尽管泰达新材在招股书中解释,产能未完全释放是由于新设备调试还有厂区发生火灾,但面对连续三年都不算很高的产能利用率,这样的解释就未免太牵强了。再加上2016年不那么体面的经营业绩,其募投项目的必要性也就很值得商榷了。

注:上文中相关财务数据均来自泰达新材招股说明书和2016年年报。

文内相关图表详见红刊财经微信公众号(hkcj2016)!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