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罚34.7亿,“哪里有鲜言,哪里就有罚单”?

被罚34.7亿,“哪里有鲜言,哪里就有罚单”?
2017年03月31日 21:18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作者 景楚

昨日(周四)晚间,证监会发文,开出史上最大罚单,而罚单的主角则是因屡创“奇葩”新闻、频抢汪峰头条而“闻名”资本界的大佬鲜言。而提到鲜言,就免不了要提及两家ST公司,一家是*ST匹凸(原名多伦股份,证券代码600696),另一家则是ST慧球,有趣的是因为鲜言,两家公司都曾因“奇葩”事件而走进舆论的旋涡,比如多伦股份就因更名匹凸匹而被上交所问询,ST慧球则因“1001项奇葩议案”而受罚。有趣的是,*ST匹凸的股票从3月23日起连续下跌,而从3月30日到3月31日,更是连续两日跌停,虽然鲜言已经离任*ST匹凸,但本次连续跌停难说不是受此消息影响。ST慧球则因处于停牌状态而避免了连续跌停的命运。

闲话休提,我们来看看证监会这惊爆眼球的巨额罚单到底是怎么回事。根据证监会网站的消息,本次对鲜言的罚单合计金额高达34.7亿元。这似乎是目前为止证监会对个人开出的最大罚单。从内容来看,这份罚单中,鲜言的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操纵“多伦股份”的行为,鲜言实际控制、使用“刘某杰”“鲜某”“夏某梅”证券账户以及14个信托账户共计28个HOMS交易单元(以下称“账户组”)。而这些账户组交易资金来源于鲜言、鲜言控制的公司及14个信托计划,交易MAC地址高度重合。

鲜言采用多种手段操纵“多伦股份”股价。其中有通过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买卖操纵“多伦股份”股价,利用信息优势控制信息披露节奏及内部操纵“多伦股份”股价,通过在自己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操纵“多伦股份”股价,通过虚假申报操纵“多伦股份”股价等方式。对此,证监会责令其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5.78亿元,并处以28.92亿元的罚款,合计金额34.7亿元。

另一项违法行为则是信息披露违法行为。2014年1月17日至2015年4月3日,香港多伦和账户组合计持有的“多伦股份”持股比例变动两次超过5%,鲜言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未向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也未通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对此,证监会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除了经济上的处罚,证监会还给鲜言开出了中国证监会市场禁入决定书,对鲜言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自宣布决定之日起,在禁入期间内,不得在任何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如此大的罚单,如此严厉的处罚确实罕见,证监会整顿资本市场的决心可见一斑。

对于鲜言的“奇葩”事迹,让大家记忆犹新的是多伦股份改名为“匹凸匹”一事。早在2015年4月底,多伦股份实际控制人鲜言因信息披露不及时以及公司不配合交易所监管要求的行为,被上交所公开谴责并被暂停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资格。而在此后不久的2015年5月11日,其对外公告,多伦股份表示基于业务转型的需要,为使公司名称能够体现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公司还公告更改了公司章程,拟变更业务经营范围,将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金融许可业务除外)、金融软件研发和维护、金融中介等业务。

更名公告后,2015年5月11日至6月2日,“多伦股份”可交易日共计6日,股价连续6日涨停,涨幅为77.37%;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6.75%,中证互联网金融指数涨幅为29.58%。而正是媒体在讨论这次更名活动之时,鲜言却通过诸多手段操纵股价,赚得盆满钵溢。鲜言控制账户组在上述事项披露之前连续买卖“多伦股份”。

账户组在2015年4月21日至5月10日期间(4月15日至4月28日“多伦股份”停牌,4月29日复牌后至5月10日共6个交易日),除4月29日当天没有交易“多伦股份”外,其余5个交易日连续净买入“多伦股份”,合计17889746股,交易金额202077118.46元,日均净买入约3577949股,远大于2014年1月17日(账户组首次交易“多伦股份”)至2015年4月20日期间(账户组净买入“多伦股份”的交易日共计110个)日均净买入量965936股。

2015年5月11日、5月12日,账户组在涨停价买盘远大于卖盘的情况下,大量以涨停价申买“多伦股份”,并频繁撤单然后再申报,明显不以成交为目的,以虚假申报方式制造涨停价买单等众多假象,影响投资者判断,两天实际买入量均为零。

而另一项关于鲜言亮瞎钛合金眼的事件则数ST慧球“1001项奇葩议案”的事件了,对于这个事本身,媒体报道比比皆是,这里不再详述。不过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媒体报道指出,在ST慧球“1001项奇葩议案”中,鲜言与ST慧球实际控制人顾国平在2016年4月签订协议,购买其持有的“慧球科技”(现“ST慧球”)6.66%股权。然而,鲜言向顾国平支付了4亿元后,并未如期获得公司控制权,仅出任公司的证券事务代表,并派出3名董事实际控制公司经营权。鲜言未能获得控股权,但拥有实际控制权,而深圳瑞莱嘉誉投资企业后续通过二级市场购买ST慧球股权,以期获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2016年9月,该公司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慧球科技”股权达10.85%,成为公司控股股东。鲜言方面刻意抵抗,于是便有了这份奇葩“1001项议案”事件。

另有报道指出,鲜言及其团队核心成员对抗调查意识强,经常直接拒绝调查或是刻意隐瞒,甚至无所不用其极,胡搅蛮缠。即使是调查组在当地警察配合下开展工作时,被调查对象仍采取软对抗手段,暴露出涉案人为所欲为、狂妄嚣张的气焰。为此,在证监会对慧球科技信息披露违法等8起案件作出的行政处罚中,其中的7起信息披露违法行为,1起市场操纵违法行为,均受到证监会的顶格罚款。

更有意思的是红刊财经记者发现,鲜言及其控制下的*ST匹凸遭证券监管机构处罚记录,几乎都成编年体大事件了:

从2013年到2016年,在4年的时间里,多达7次的的处罚记录,再加上本次对鲜言的巨额处罚,这是“奇葩”实在是名副其实。对此,有朋友调侃说,哪里有鲜言,哪里就有罚单。

对于这样奇葩的管理者,其管理下的企业,经营状况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从2014年到2016年,*ST匹凸营业收入分别为1005万元、2105万元和5046万元,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除了2014年有1882万元的盈利外,2015年和2016年分别亏损了1亿元和1.96亿元,这也使得“匹凸匹”在今年披星戴帽变成了“*ST匹凸”。当然,虽然2014年有千万元的盈利,但实际上,其现金流却非常糟糕,当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额却高达-1.31亿元,而接下来的2015年和2016年也分别净流出2.18亿元和3.59亿元,这样境况之下,企业的未来着实令人担忧。

虽然,目前*ST匹凸控股股东已经由鲜言变为上海五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但之前鲜言给公司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恐怕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ST匹凸尚需且行却珍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