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改方案即将落地 在京布局的医药股迎来机会

北京医改方案即将落地 在京布局的医药股迎来机会
2017年04月07日 19:36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 刘晓旭

随着北京市关于《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调整期限的临近,相关医药类主题不断发酵,以华东医药、国药一致为代表的在京布局的医药股有明显表现。

4月8日起,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落地

2017年3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和相关部署,2017年4月8日起,所有在京公立医疗机构都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可自愿申请参加。目前参与改革的医疗机构已达3684家。

此次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方案是围绕“医药、医疗、医保”进行“三医”联动改革。从核心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有以下四项:1,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降低药占比。2,实施药品阳光采购。落实药品购销“两票制”(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鼓励和规范集团采购、医疗联合体采购和区域联合采购,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在药品集中采购中的参与度,降低药品、耗材价格。3,规范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完善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4,加大医保保障和支付方式改革力度。通过完善医保付费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等,减轻参保患者负担。

就第一条和第二条而言,相关研究人士指出,在京药品购销实行“两票制”,建议关注政策受益在京有业务布局的商业企业:国药股份、嘉事堂、上海医药(科园)、九州通等。此外,因通过招标采购环节来压缩药品价格,缩小药品价差也成为实现医药分家的重要环节。招标采购方面,建议关注刚需、招标降价压力小的优质处方药企业,如华东医药、长春高新、华兰生物、恩华药业、人福医药、通化东宝等。

而对于第三条,业内人士同样也指出,本次北京“医药分开”医改文件的发布是全国的医改的风向标,通过对药品流通销售和医疗服务价格的双重调节,腾笼换鸟,实现医院收入结构的合理化改造。当北京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后,未来医院药房将变为成本部门,预期医院药品市场有望转移到零售药店终端,而这将短期利好医院旁边药店,如国药一致等在医院附近布局的医药公司值得关注。

两条主线把握北京医改机会

在药品端,北京《医改方案》要求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到2017年底,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力争降到30%左右。取消药品加成是医药分开、破除“以药养医”的重要一步,药房也将逐步由医院的利润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在《方案》的催化下,药品处方外流的第一步已经迈出,药房托管、GPO模式、药房子行业或成为受益者。

在医疗服务端,《医改方案》要求设立医事服务费,根据医院等级及医生职称来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推动分级诊疗。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慢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4类慢性疾病稳定期常用药品,统一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采购和报销目录,符合条件的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享受2个月的长处方便利,有序分流三级医院门诊量。目前医保支付还是按项目来付费,未来将探索以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等多元化医保付费方式。随着医保基金收入增速放缓,医保控费将是常态,在医保基金总额控制、药占比考核的压力之下,由此判断,1,医疗机构预计将会调整药品使用结构,强化刚需用药,提升优质仿制药的使用比例。2,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进度加快,预计医保支付标准等配套文件有望推出。长期而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有利于国内优质专科药进口替代加速,利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优先通过企业。

对于北京医改带来的投资机会,兴业证券认为,医药分开是个逐步的过程,中长期来看,医药分开对医药商业、优质处方药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建议关注两条主线:1,关注受益于两票制,在京有业务布局的商业企业:国药股份、嘉事堂、上海医药(科园)、九州通、国药一致等。2,建议关注刚需、招标降价压力小、受益于进口替代加速的优质处方药企业,如华东医药、长春高新、华兰生物、恩华药业、人福医药、通化东宝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