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等知名蓝筹为何落选MSCI成分股

格力电器等知名蓝筹为何落选MSCI成分股
2017年07月02日 09:34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 陈绍霞

6月21日,明晟公司(MSCI)在官网发布年度市场分类审议结果,决定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初始纳入规模为222只大盘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的是,在MSCI发布的222只A股成份股名单中,一些为投资者所熟悉的知名大型蓝筹股格力电器、万科A、云南白药、中国神华等纷纷落选。

格力电器、万科A等蓝筹股 长期停牌落选MSCI成份股

根据MSCI随后公布的选择机制,MSCI以现有的国际中国指数为基准,排除对外资准入和资本流动有担忧的个股。所谓“资本流动有担忧”,是指股票在最近一年里曾长期停牌。MSCI今年3月更新的选取标准中,其中一个标准是:“选取非连续停牌股票,剔除1年内累计停牌超过50天的股票。”

MSCI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成份股要求80%的可交易频率,也就是说单只股票停牌不得超过20%的交易日,考虑到1年的交易日大概在250天,单只股票1年内停牌不得超过50个交易日。

格力电器、万科A、云南白药等知名蓝筹股在最近一年都因重大资产重组而长期停牌,且停牌时间超过了50个交易日,中国神华目前正处于停牌期间,因此,未能入选本次MSCI指数成份股名单。

MSCI将股票流动性作为入选条件之一,这反映了海外机构投资者对股票流动性有较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这对A股一些长期停牌的大型蓝筹股具有警示意义,也有利于推动A股市场停复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不仅机构投资者关注股票的流动性,个人投资者也关注股票的流动性。笔者注意到,在去年格力电器长时间停牌期间,多位个人投资者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呼吁格力电器尽快复牌,一些个人投资者因全仓持有格力电器、无法变现而陷入财务困境,并影响到其家庭生活;去年5月格力电器决定继续停牌后,一些投资者则呼吁格力电器尽快实施现金分红方案,以缓解其资金困境。在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上,其他长期停牌的公司页面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留言。

可见,在A股个人投资者也有类似的流动性需求。如果说,在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的呼声微弱,常常被上市公司漠视,那么,随着本次A股纳入MSCI指数,A股市场一些大型蓝筹股、尤其是一些本次已入选MSCI指数成份股的蓝筹股在决定是否停牌以及停牌时间上会更加审慎,避免因滥用停牌规则而被MSCI剔出指数或丧失进入MSCI成份股的机会。

A股市场停牌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股票停牌,主要是为了防范内幕交易,公平信息披露,避免因尚未发布的重大信息而导致股票交易价格的异常波动。但是,近年来,A股市场一些上市公司滥用停牌规则、任性停牌、长期停牌乱象丛生,长期停牌甚至成为一些上市公司规避股价下跌、乃至操纵股价的工具。

A股停牌乱象最极端的情形出现在2015年7月份的股灾期间,当时为了应对股价的连续下跌,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将停牌视为躲避股价下跌的手段,纷纷以“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等理由申请停牌,A股市场一度出现了千股停牌的奇观,停牌公司数量一度占到上市公司的一半以上,大量公司停牌导致市场失衡,股票指数失真。

笔者当时曾经做过统计,2015年7月7日,A股市场全部上市公司为2776家,其中停牌家数为761家,占比27.41%;更奇葩的是,2015年7月7日晚上,又有600多家上市公司申请停牌(不包括继续停牌),理由大多是“筹划重大事项”等。截至2015年7月7日23:20,A股市场共有1429家上市公司申请停牌,停牌公司数量占比超过51%,被称为A股上市公司停牌史上的“千股奇观”!

股灾期间的停牌乱象有其特殊原因,但即便在市场正常运行状态下,也有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规避股价下跌而长期停牌。以A股市场故事大王乐视网为例,该股因常常精准停牌、躲避股市大跌而被网友戏称为停牌王,因经常处于停牌状态而屡屡受到质疑;该股近期以重大资产重组为由,自4月17日停牌至今,停牌已逾两个月。

实际上,“精准停牌”虽然能规避股价暂时的下跌,但并不能改变股价长期运行趋势。还是以乐视网为例,2015年12月5日至2016年6月2日,乐视网曾停牌半年之久,并因此成功躲避了2016年初的股灾,复牌后乐视网股价在经历短期的高位震荡后就步入下降通道,股价由停牌前的58.8元下跌至2017年4月14日的30.68元,跌幅高达47.8%,远高于同期创业板指数11.9%的跌幅。

事实上,过去数年来,A股市场的停牌乱象影响到了A股加入MSCI的进程。此前,A股曾三度申请加入MSCI未果,原因之一就是因为A股市场股票停牌比例过高、停牌时间过长、且停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等。

去年5月,针对A股上市公司随意停牌的乱象,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和《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备忘录》,加强了对上市公司停复牌的监管。停牌制度的修订,以及A股市场此前先后推出了沪港通和深港通,使A股市场今年得以成功加入了MSCI。

申请加入MSCI,倒逼A股市场停复牌制度的改革。去年停牌新规实施后A股停牌比例显著降低,但与其他资本市场相比,仍处于高位。据报道,MSCI指数中其他市场平均停牌比例仅为0.2%;截至6月23日,A股市场共有3261家上市公司,6月23日处于停牌状态的A股公司为242家,停牌比例达7.42%,远高于其他资本市场。

笔者认为,A股市场停牌比例远高于其他资本市场,既有上市公司滥用停牌规则的原因(典型的如虚构停牌理由、忽悠式重组等),也有停牌制度方面的原因。

以深市上市公司万科A为例,万科为A、H股同时上市的股票,在去年万科A长期停牌的相当长时间里,在香港市场的万科H股却处于正常交易状态,这显然是由于深、港两市停牌制度不同所致。

考虑到A股市场当前上市公司停牌比例远高于其他资本市场,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配合二级市场股价炒作,甚至虚构停牌理由。笔者认为,沪、深交易所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停复牌制度,并对一些上市公司滥用停牌规则、乃至虚构停牌理由而长期停牌的行为进行查处。

A股市场指数编制应借鉴MSCI的经验,提升指数的公信力

MSCI在选取指数成份股时,将股票的流动性纳入选取标准,并将其作为红线,即便像格力电器、万科A这样的绩优蓝筹股也因触及这一红线而落选。考虑到当前我国A股市场停牌乱象丛生,笔者认为,A股一些主要指数的编制标准应借鉴MSCI的经验,引入流动性指标,对一些长期停牌的公司说“不”,一方面,可以督促一些上市公司审慎停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指数的公信力。

笔者注意到,A股市场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指数成份股处于长期停牌状态,且基本面明显恶化,却一直保留在成份股中。一些成份股可能成为地雷,一旦复牌,股价跌幅可能远高于指数同期的跌幅,使投资者因此蒙受损失,并因此损害指数的公信力。

以上证50成份股信威集团为例,2016年12月23日《网易财经》刊载“信威集团隐匿巨额债务,神秘人套现离场”一文,质疑该公司业绩造假,信威集团因此收到上交所问询函;此后该公司以回复问询函为由长期停牌,今年4月26日信威集团回复上交所问询函后,又发布重大事项公告,以“筹划资产收购重大事项”为由继续停牌至今。

笔者注意到,信威集团自去年12月26日停牌至今,长期停牌近半年之久,且该公司自遭遇业绩造假质疑以来,公开披露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今年一季度信威集团业绩大幅下滑,出现了自2014年借壳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而该股停牌时市值仍高达400多亿元、市净率高达4倍多。今年以来,上证50指数表现良好,持续上涨,但考虑到信威集团基本面恶化的现状,一旦复牌,其股价走势很可能与上证50指数相背离,出现大幅下跌,使买入该指数相关产品的投资者因此遭受损失。

今年5月31日,中证指数宣布调整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指数样本股,其中,上证50指数样本股调出5只股票。令人费解的是,长期停牌近半年之久、遭遇业绩造假质疑、且基本面显著恶化的信威集团仍保留为上证50指数样本股,信威集团同时还是上证180、沪深300指数样本股,本次调整后,信威集团继续保留为上证180、沪深300指数样本股。笔者前文提及的另一只长期停牌的股票乐视网是沪深300指数样本股,尽管该股长期停牌、且去年下半年以来深受资金链紧张困扰,本次指数样本股调整中,乐视网仍然保留为沪深300指数样本股。

今年以来,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表现良好,不少投资者想投资一些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相关的基金产品。笔者的建议是,指数相本股中的个别股票处于长期停牌状态、且股票基本面明显恶化,有可能是尚未引爆的地雷,一旦复牌,可能股价大幅下跌,并因此蒙受损失;如果看好该指数,可以自主选择其中15~20只股票,建立一个投资组合,而不是购买相关指数产品。

笔者认为,一些长期停牌、且基本面恶化的上市公司,一旦复牌,其股价走势可能远远弱于相关指数的表现,使投资者因此蒙受损失,这些股票继续保留在指数成份股中,有损相关指数的公信力。A股市场指数编制机构有必要向MSCI学习,在指数样本股选取标准上,引入流动性指标,设定红线,将一些长期停牌的公司剔除出指数样本股,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指数的公信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