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的步伐越来越近

突破的步伐越来越近
2016年07月24日 09:29 红刊财经

《红周刊》特约作者 国金证券 张波

  7月已过大半,但行情似乎陷入泥潭,无量、无热点、无方向,局部的脉冲上攻只是赚指数不赚钱,浮躁的心态开始蔓延。

行情何时发起攻势

  后面还会不会有行情?我们先来看看最新几组数据:

 一,持仓数变化。本周中国结算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持仓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总数占比仍超过七成,但人数却在持续减少。而持股市值超过1000万元的投资者数量正在稳步增加。这说明目前市场仍以散户为主,他们正在离场。而大资金有抄底的动作,散户卖在底部,追高在顶部的例子比比皆是,当这种背离情况的发生,绝对不会发生在顶部区域。

 二,资金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融资余额是判断场内风险偏好的重要指标,去年10月到12月融资余额从9000亿元放大到12000亿元,放大三成推升指数上行600点,而今年上半年融资余额一直保持在低位,而7月以来两融余额开始稳步攀升,从8500亿元上到8900亿元,半个月增长400亿元,保持这种势头对打破目前多空双方的弱平衡将起重要作用。

 三,沪港通资金又来了。从去年下半年沪港通资金几次精准制导看,其流入流出预示大盘的短线底部和顶部,从上周四起,在指数一直震荡盘整时沪港通资金却连续7个交易日净流入,在目前点位,大资金并没有恐惧。因此,笔者依旧认为:反弹行情未结束,继续看好后市,耐心等待指数的突破。

  从盘面来看,我们看到主板指数近期有个非常明显的规律,6月27日、7月4日、7月12日指数三次收出中阳线,大家都预期会连续拔高,但实际上并没有如预期运行,反而通过横盘,等待下面的短期均线上移后再启动,有点龟步前行的感觉,但这种缓行是在没有资金配合下最稳健的走法,强行拉高很容易导致卖盘的打击,使得行情提前夭折,后期预计将延续这种走势。这种震荡走势只需注意下方支撑,就是20日均线不能被有效击穿,20日均线是技术上的短线的强弱分水岭,跌破就预示着行情的结束,目前该线在2990点附近。

  目前我们更多是关注指数上方压力位的突破。从技术上看短线压力位在3050~3100点,该点位是今年4月高点所在,它被突破预示着指数后续将会不断走出的新高,该点位意义非常重要,同样压力也非常大。要实现突破必须要充分蓄势,目前就是我们预期中的蓄势阶段,近期主板指数连收5根阴线,从图形上看摇摇欲坠,但仔细分析5天调整空间不到50点,幅度很窄,即使盘中跳水恐慌盘也没有杀出,显示持股心态正在好转,同时先行指标中小创指数保持强势格局。要突破关注两点:1,权重股一定是本次突破的主力,在重要压力区间是它们显身手的时候。2,量能要跟进,突破中必须要有量的堆积,无量无行情。目前多点耐心是必须的。

两条主线挖掘机会

  行情将向纵深发展,结构分化也是必然,未来在权重股带领突破后,更考验投资者挖掘和捕捉机会的能力。两条主线应有不错的表现。

  1,中报业绩预增个股。中报作为重要报表,机构可以通过对半年的业绩考察,对年初调研的公司做出更客观的判断,去伪留实,所以中报操作主逻辑是真增长,次逻辑是高送转,与年报操作有所区别。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整体中期业绩预增公司不到一半,中小板和创业板预增公司数量达到60%。但从业绩增速看,中小板增速强劲,创业板有回落趋势。从板块看,国防军工、农林牧渔、食品饮料、有色钢铁、智能制造增速不俗。其次中报预披露高送转的公司数量不多,若要挖掘难度不小,其筛选标准是高业绩、高公积金、高股价、流通股本低,同时年报没有高送转的公司。结合政策预期,数据分析,中报行情更看好军工和智能制造板块。

  2,国企改革。近期宝钢和武钢停牌筹划重组,国旅集团整体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中纺集团整体并入中粮集团,中航地产出售资产给保利集团,可以看出国企改革提速明显,有进入加速通道趋势。而且从政策面分析,本次扶持力度大,持续性强,资金运作的时间至少贯穿今年下半年。需指出的是,本次国企改革与预期有所不同,去年国企改革是希望吸引更多民企资本加入,来增强活力,但近期全是整体合并为主,所以选股思路上应从两方面入手:1,央企是重点,地方看上海、广州区域。2,各领域看电力、建筑建材、地产、钢铁是重点方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