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是当前市场主线

地产是当前市场主线
2016年08月14日 09:58 红刊财经

编者按:沪指年线在3132点且缓慢下行与前高3097-3069点构成双重阻力。以目前的成交量难以形成有效突破。从时间周期看,5178-3684-3069点三个顶是7个月的时间对称。3186点(2010年11月)-2270点(2013年9月)-3069点三个顶,是34(斐波那契数字)个月的时间对称。因此下周逢高减仓是上策。从二级市场看,地产无疑是行情主线。本周中线股票调出华帝股份,调入益生股份。

深振业A(000006)

 地产、国企改革双题材 

 推荐机构:山西证券

 投资要点:1,公司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营业务。拥有广西振业、湖南振业、天津振业、西安振业等多家所属企业。公司先后开发了振业大厦、星海名城、振业城、翠海花园、振业花园等代表性项目,产品类别涉及普通居民住宅、商用物业、Town house、别墅等多种类型。公司的振业国际商务中心位于深圳市深南大道与前海路交汇处,项目地处珠江口前海湾中心,距广州中心城区88公里,距香港维多利亚港36公里。 

 2,5月下半月开始,中央频繁提及国企改革,市场关注度明显提升。各地出台国企改革细则包括混改、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及其配套政策,各省陆续公布混改和10家员工持股试点。上市国企有望加快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和并购重组步伐。上海、广东、北京、山东是国企改革推进最快的地区,有望加大国企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混改的力度,加快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组组建试点。公司的控股股东是深圳市国资委,深振业A有望成为深国资注入的平台。

万通地产(600246)

 区域型地产龙头

 推荐机构:大同证券

 投资要点:1,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从事房地产开发与商业物业运营,具备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式为自主开发销售,商业物业运营经营模式为自主物业运营和合作物业运营相结合。公司业务范围集中在北京、香河、天津、上海、杭州、成都等地。公司商品住宅开发以中高档类住宅产品为主,公司目前已运营商业物业主要包括北京万通中心D座和逸兰国际公寓。

 2,2016年8月,嘉华控股以4.30元/股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7.33亿股,持有35.66%公司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嘉华控股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改变公司主营业务或对其主营业务作出重大调整的计划。但为增强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改善万通地产的资产质量,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尝试对其资产、业务进行调整的可能。嘉华控股目前的业务领域主要包括地产开发、体育产业、科技、现代农业、节能环保、会展服务、矿业投资等业务板块。

当“宝万之争”遇上恒大资本快车

本刊记者 赵康杰

  “搅局者”恒大来了,动作之快让人猝不及防。8月4日,恒大旗下中国恒大突然公告称,已在二级市场上收购万科A5.17亿股,占其总股本的4.68%。8月9日,恒大增持万科A股至占其总股本的5%——由此完成了对万科的首度举牌,前后总耗资约99.6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A并非恒大入局的第一只地产股。在入局万科股权大战之前,恒大已经多次举牌廊坊发展,以及实现了对嘉凯城的绝对控股。中国企业家投融资俱乐部秘书长乾泉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在恒大入局嘉凯城和廊坊发展的背后,除了扩张地产版图、巩固其在国内地产市场中的地位之外,或许还有其回归A股后方便“借壳”的考量。对于截至去年底总资产超过7570亿元、总营收超过1331亿元、净利润173亿元的中国恒大来说,回归A股势必会创造新的市值之最。

宝万之争遭恒大“搅局”

恒大控股万科难于登天

 从去年12月17日王石在内部谈话中宣称“不欢迎宝能成为万科大股东”并向“宝能系”宣战以来,这场备受关注的“宝万之争”已经历时近一年,而如今恒大的突然“搅局”让这场股权暗战再次掀起波澜。 

 8月4日,港股中国恒大突然披露《须予披露交易—收购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的公告,表示通过旗下附属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收购共51.7亿元万科A股,占万科A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68%,此次交易斥资逾91.10亿元。仅五天后的8月9日,恒大再度增持万科,《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恒大通过昱博投资等7家子公司持有万科A股数量已达5.52亿股,占万科A总股本比例达5%——一套“增持组合拳”之后,恒大耗资百亿完成了对万科的首度举牌。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披露,恒大买入万科股票的理由是“认可万科A的投资价值”。这一说辞显然没有得到外界认同,市场上关于万科、恒大两大房企巨头合并的猜想开始流传。甚至有观点认为,两者合并后,将催生中国地产行业的“巨无霸”。 

 这些猜想存在的明显问题是,恒大已经没有可能透过二级市场增持达到吞下万科的目的。目前,“宝能系”、华润集团等前十大股东持有万科股权的比例合计约为72%。同时,市面流传的恒大与宝能、华润接触欲接手这两家公司的万科股份,也没有任何一方给出肯定答案。 

 尤其是万科“老东家”华润集团,几乎不存在转卖股票的任何可能。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是主管单位国资委不会放行,二是华润集团也不愿与民营企业纠缠在一起。

 由此种种不难判断,恒大想要控股万科难于登天。

恒大“围猎”地产股

一手土地 一手“借壳” 

 恒大因为卷入“宝万之争”,也让其豪掷巨资扫货A股房企的动作空前曝光。实际上,在入局万科之前,恒大已完成控股嘉凯城,以及对廊坊发展的接连举牌。

 今年4月,中国恒大发布《须予披露交易—收购嘉凯城集团的股份》公告称,公司以3.79元每股的价格,斥资36.1亿元从浙商集团、杭钢集团和国大集团手中收购嘉凯城约9.52亿股股份。收购完成后,恒大将拥有嘉凯城52.78%占比份额,从而成为嘉凯城的控股股东。对此,中国恒大表示,收购嘉凯城的原因在于看中其丰富的土地资源,通过收购可以增加恒大一二线城市项目的数量占比,同时,恒大将拥有A股的上市平台。 

 在成功收购凯嘉城之后,恒大又瞄上了廊坊发展,并谋夺其控制权。不过,恒大的入局遭遇原控股股东廊坊控股的强烈反抗,廊坊控股一度以重大资产重组为由实施停牌阻止恒大的继续增持。 

 对此,有观点认为恒大意图收购廊坊发展主要看中的正是其优质的“壳资源”。根据廊坊发展披露的2016年半年报,公司负债极低,没有银行贷款以及其他短期借款,仅有一笔由中国建行发放的为期两年、总额1.5亿元、利率为9%的大股东借款。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笔高达1.5亿的借款也仅为补充企业流动性资金所用,并未有实质性用途。

 那么,已经在港股上市的中国恒大“乐此不疲”地在A股市场疯狂扫货为哪般?乾泉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认为,恒大疯狂“围猎”地产股的背后,除了借“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扩张地产版图、巩固其在国内地产市场中的地位之外,或许有方便自身“借壳”的考量。

或为拆分上市做准备

 有媒体认为,结合恒大在香港市场回购股份的加速,恒大入局并控股国内上市房企表明恒大将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回归A股,其在香港“私有化”的步伐也将逐步提速。

 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4年,恒大回购股票的战略就初现端倪。资料显示,2014年间,恒大以约58.50亿港元回购了17.63亿股;2015年,恒大再度出手,先后回购股票约19.23亿股,涉及回购资金102.99亿港元。通过回购,恒大持股比例已近75%。因此有观点认为,恒大距离“私有化”仅一步之遥。

 不过,对于恒大通过“私有化”回归A股的方式,中恒星光金融控股董事韩毓祥并不认同。“对于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来说,由于受到相关法规限制,私有化难度较高,而拆分回归则相对容易。”韩毓祥对《红周刊》表示。

 记者了解到,出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考虑,并受香港证监会《收购守则》和港交所《上市准则》约束,港股“私有化”难度较大。资料显示,香港市场较为常见的私有化方式有“要约”和“协议安排”两种,但无论是要约还是协议安排,都需要满足参加股东大会的独立股东75%以上批准、反对票不超过全部独立股东10%的条件——如何获得足够的中小股东支持,将是港股“私有化”的难点与障碍。因此,拆分上市也不失为中国恒大回归A股的最好选择,这也就不难理解恒大目前大肆追求“壳资源”的原因。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内房股与A股地产股估值差距较大。以万科A与绿地控股为例,两者的市盈率分别为14倍与17倍,而中国恒大市盈率不足7倍,低估明显。由于内地投资者对于包括恒大在内的大型内地龙头企业认可度高,回归A股有助于估值提升、回归合理。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在业绩表现明显优于其他房企的情况下,恒大有可能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上市房企。

 值得注意的是,拆分上市的手法对于恒大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去年11月6日,恒大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恒大淘宝也因此成为“亚洲足球第一股”。恒大将旗下新产业拆分上市,加快轻资产化进程,对恒大专注地产业务大有裨益。

欢迎关注红刊财经微信号(hkcj2016),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