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年底即将触底,或短时间内难以反弹

中国经济年底即将触底,或短时间内难以反弹
2016年10月31日 00:57

 "中国经济经过6年回落以后,现在非常接近底部。估计2016年下半年或者2017年上半年会触底。"4月1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在"新供给2016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指出。

 豪海认为,总的来说一季度这些指标看好。虽然有短期因素扰动,但最近出现了一个高点。根据模型分析,高点可能会回落,需要观察第二个落点会不会比第一个落点更低,如果更低的话经济还会继续下行,如果没有更低或者比较接近,中国经济很可能在构造一个新的底部。

 ”触底后中国经济不会大幅度反弹。触底的含义就是不会更低了,最可能的形态就是一个大L型,L型的底部有一个小W型,即一些小波动。中国经济可能在这个平台维持5-10年的时间。”。

 房地产投资若触底,三只靴子基本落地

 豪海认为,过去6年,经济处在转型的过程中。所谓寻底,其实就是在寻找中速增长的一个新平衡点。从需求侧讲,过去三十多年主要特点是高投资,消费基本比较平稳。高投资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基础设施占比20%,房地产占大约25%,也有说30%,制造业占比30%以上。这三项合起来构成中国总投资的85%,剩下15%是农业和其他。

 制造业投资本身直接依赖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所以,高投资要触底就是三只靴子要落地。

从目前的情况看,基础设施投资的最高点在2000年左右,最近几年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政府稳增长的工具,有时候波动比较大。出口过去保持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去年是负增长。出口的回落,主要还是由国内要素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相对下降导致。所以,这种回落也是有规律的。

 出口方面,最近两三年有个特殊的情况,全球范围来讲,所谓的贸易投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这对出口的增长有一定影响。

 就房地产领域投资,有不同的判断,有些人认为是周期变化,但本人判断它就是一个历史性拐点,原因是构成房地产投资70%左右的城镇居民历史需求峰值大概是1200-1300万套左右,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房地产的历史需求峰值相当于一个天花板。

 “去年8月份以后,房地产单月投资同比已经出现了负增长。我估计什么时候这个负增长能够基本稳下来,甚至由负转正,整个中国经济基本就触底了。”他称。

  去产能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速

 豪海认为,从供给侧看,需求侧供给应该相应调整,但是供应的调整比较慢,于是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最突出的是煤炭钢铁,这些行业基本上过剩在30%以上。钢铁已有和在建的产能估计在12亿吨左右,去年产量8亿吨,出口1亿吨左右,国内7亿吨左右。煤炭已有和再建的产能在50亿吨左右,去年的产量是36.9亿吨,过剩在30%以上。

 这种严重的产能过剩,一方面导致了所谓的通缩。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48个月负增长,最近为-5.9%,2月份以后略有回升,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反弹,现在估计为-4.9%。

 第二个相关联的重要结果就是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从2014年8月份以后,超过一年多的时间里,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一直是负增长,煤炭、钢铁、铁矿石、石油、石化、建材等五六个过剩产能问题最突出的行业在其中。这些产业对PPI下行贡献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剔除这几个行业,整个工业的盈利状况还是可以的。工业企业利润的负增长主要是由于这些过剩产能。

 要解决该问题,需要实质性地去产能。他称,如果把过剩的产能去掉,就目前已有的规模,钢铁行业今后还有发展三四十年的潜力。

 此外,豪海认为,去产能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他指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生产,基本上是按需生产的,而且这些行业至少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一直在去库存。所以,把过剩产能去掉后,对当期产量没有太大影响。

作者:豪海老师

声明:本人从事金融行业,对各种投资都深有研究,平常喜欢自己写文章倘若觉得此文对你投资学习有一定帮助,欢迎收藏转发!(微ID: h343759483)转载请注明出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