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不成求助北京,楼市竟成为牺牲品!

美联储加息不成求助北京,楼市竟成为牺牲品!
2016年09月24日 11:15 财经咨询

房地产具有居住、投机和抵押物的多重属性,房价调控问题之难,就难在这里。尤其是在房产的抵押物属性里,房价下降会导致抵押物贬值,金融机构会形成大不良和严重的信贷紧缩效应,所以房价不能降。不能降,只能不停地升,所以房价整体处于上升的态势。持续升下去,也不是个事,毕竟经济还是要发展。前期华为离开深圳的传闻沸沸扬扬,是地产业挤压实体经济的一个注脚。

如何破房地产的局,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很多,但并无广泛认可的办法。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洪言微语)看来,可能要分长期和短期两个层面解决这个难题,长期看要去除地产的质押物属性,短期内则可能不得不饮鸩止渴,需再造一个泡沫。

高杠杆的实质是高负债,先来聊聊负债。经济体中有四个部门,国家、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和居民,金融企业负责资金的融通,可大致看作借贷发生的中介平台,非金融企业是负债方,居民是储蓄方。

我国是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银行是放贷的主体。银行归集居民储蓄资金,自主进行放贷,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所以,贷给谁、不贷给谁,基本由银行的信贷偏好说了算。而银行的信贷偏好则由其风险政策说了算,银行的风险政策特点是什么呢?偏好抵质押和担保。所以,大量的资金贷给了重资产行业,如钢铁、煤炭等能源企业,房地产企业,贸易类企业等等。不难理解,土地、房产是主流的抵押物,资源、大宗商品是主流的质押物。

国际经济危机以来,大宗商品价格起起伏伏,整体是大幅下行的趋势,导致侧重于大宗商品质押的行业先后曝出高不良,典型的如贸易融资(钢贸、煤贸等)、资源型行业(煤炭、钢铁等行业)。相反,土地、房产基本是一路升值的,所以侧重于不动产抵押贷款的行业整体可正常还本付息,成为贷款追逐的香饽饽。

钢贸行业的风险自2013年左右开始暴露,引发银行业局部不良的大爆发,最终以对贸易融资制度的重构告一段落。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联保互保也大范围出现问题,使得很多银行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客户的雄心止步不前。业务总是要做的,贷款开始向能提供土地和房产抵押的行业集聚。

我们企业家更关注制度问题,为什么?因为制度决定了企业家的生存余地。比如说,我们前几天去参观了珠海的通用飞机公司,这是他们当年代表国企从美国收购了同类公司的,但现在也面临制度问题,因为中国的空中管制,低空不开放,所以小型飞机是卖不出去的,在中国没有市场。

中国政府必须把这个制度放开,才有可能让小型飞机进入家庭,一两百万美金的价格,对于有些需要的人来说,并不是买不起。它去年卖了380多架飞机,但是大部分是销往国外,国内的小型飞机基本上只用于农业和科研,根本没法进入民用的领域。但其他国家为什么可以?

归根到底,如果不在制度上进行改革,类似于佳兆业或者其他一些问题,都会变成表面的经济现象,但背后的原因其实和经济没关系。制度问题解决了,经济自然就上去了,制度问题不解决,经济自然就上不去。

2、其他方面不开放,经济增长只能依赖房地产

蒋保信:有人说,现在政府把房地产当做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为了使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保持在7%左右,必须让房地产坚挺。您怎么看这样的观点?

任志强:我觉得不对。因为在其他制度不开放的情况下,只能靠房地产。但如果把其方面放开,不靠房地产也行。其他方面的改革暂时跟不上,不靠房地产靠什么?

因为房地产是和民生联系最密切的,它关系到的产业链非常长。但是如果其他方面开放,比如允许民间投资去开采石油,也允许石油投资,经济立即就上来了。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不就是因为市场开放吗?

中国发展不了,是因为不开放。制度不开放,资源也不开放,比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哪个开放了?假定其他领域都开放了,还用依赖房地产吗?现在只有房地产开放了,只能靠它。

笔者豪天(威信:htbj98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