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发烧的房地产,谁还在煽风点火?

已经发烧的房地产,谁还在煽风点火?
2016年09月30日 06:58 老肖聊财经

刚刚过去的周末,深圳6平米叫价88万的鸽笼房,引全国人民的关注,不少人表示涌入售房处不是为了购房,只想看看6平米的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这种房子太挤压人的尊严了,就像北京早晚高峰时期的地铁一号线,把生而为人的最后那点尊严都挤没了”,有些人不屑地说。然后,就在这些人还为那点残余的尊严犹豫时, 9套鸽子笼已被抢购一空

这几日,对房价高企的热议高潮未退。前天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失去奋斗,房产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然而再怎么呼吁,恐怕在“早买一套房胜过奋斗十年”的事实面前也苍白无力,而且如今许多人又陷入了恐慌之中,“房价越涨越要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动能推着房价上行?上周讨论了需求端和中介这边的情况,这次不妨看看供给端是如何猛烈拉升房价的。

在上海,赏股走访了多个住宅项目发现,随意涨价现象较为普遍。如在位于上海嘉定区的“碧桂园•嘉誉”,一位购房者告诉赏股,6月开盘之前,售楼人员一直坚称单价在每平方米2.3万元左右,但开盘后直接飙到2.9万元。目前,该楼盘9月的销售单价已达到每平方米3.2万元。另一位已经认购的买房者告诉赏股,由于该楼盘价格远超之前的报价,他不得不放弃认购,但碧桂园逾期仍未退还其认购金。

在济南,一些热门楼盘的定价也十分混乱。如在购房者交纳“认筹款”时,开发商并不会明确告知楼盘价格,只是有个意向区间。随着房价不断上涨,最终价格基本都高于这一区间,引发购房者。

楼市疯狂的直接原因,是大量热钱的涌入:在需求端,购房者自己在砸锅卖铁,银行、中介不吝向他们贷款;而在供给端,各种融资手段也异常活跃,各显神通汇集到房地产开发商这里,包括各种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打了个地基就要来的首付、承建商的垫资等等等。昨日《金融现货之家》的公众号刊发了一则新闻,关注的是有“影子银行”之称的信托公司这个渠道,称“前8月房地产信托规模1549亿元,明股实债成楼市躁动推手”。

目前“饥饿营销”也已经满足不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胃口,部分企业违反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公然进行“恐慌式营销”,捂盘、搭售、无证卖房乱象频频直接推高了楼市预期。笔者认为房屋预售价必须“一房一价”“明码标价”,让房价公开、透明是房屋预售价格制度的作用之一。此外,要加强监管执法,防止开发商“浑水摸鱼”推动房价非理性过快上涨,开发商举债太容易,楼市太容易赚钱,市场怎么会不发烧?有关部门确实该行动起来了。

专注财经原创,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国际经济宏观大势,大宗商品行情走势分析。作者:微//信ID:LW50583376文/赏股论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