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公投在即,历史走向何处,中方屏息注视

脱欧公投在即,历史走向何处,中方屏息注视
2016年06月22日 16:09 环金融

文/筱蕾品金

  1973年,英国加入欧盟,而今年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将于6月举行脱欧公投。英国与欧盟“相恋”了43年为何突然提“分手”?一旦脱欧对全球经济有何影响?英国和欧盟“分手”后还能否做“朋友”?

为何要脱欧?

  1)纠结过去:疑欧情绪一直存在。英国历史上号称日不落帝国,在政治、经济上均处于霸主地位,英国人的主权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一直存在。近年来欧盟对各成员国政策限制越来越多,英国则希望获得更大的自主权,追求独立性的愿望越来越强。

  2)担忧未来:欧盟多“病”缠身。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等背景下,欧盟通胀在0值附近徘徊,负利率刺激效果渐弱。而英国经济好于欧盟,感到被拖累,成为脱欧的导火索。

首先,北京希望借助与英国日益密切的关系影响欧盟的对华政策。

在亚洲受到美日压力之下,中国越来越朝向欧盟寻求经济机遇,这一转变是"一带一路"战略背后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此背景下,中国着力发展与英国日益密切的政经关系,希望将其打造成自己在欧盟内的首要伙伴和支持者。若英国脱欧,将对北京借英国协助影响欧盟的计划造成沉重打击。对中国来说,这也会削弱欧盟作为潜在经济和政治伙伴的地位。

其次,英国为中国进入庞大而难以打入的欧洲市场提供了关键通道。

许多中国企业投资相对自由的英国经济,以此作为基石打入拥有5亿多潜在消费者的监管严厉的欧盟市场。近年来,此类战略性投资变得愈加重要,因为中企开始向价值链上端攀升,且在投资其他大经济体时因安全等理由面临限制。自然,若英国脱欧,中国就丧失了借道打入欧盟市场的途径。

再次,伦敦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处于关键。

伦敦作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为中国在亚洲以外推动人民币提供了绝佳跳板。人民币国际化是北京的重要目标。它将使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催生金融推动的增长、摆脱对外国货币依赖。更根本的是,它将使中国成为可影响世界金融的真正大国。若英国脱欧,伦敦是否仍是人民币国际化雄心及在高端金融发挥更大作用的计划的良好媒介,将变成未知数。

除了上述这些大的战略原因,中国还担心近期影响。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英国脱欧将对欧盟及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削弱未来一两年的全球增长。中国是以出口为主的国家,经济本来已减速,脱欧影响将是个挑战。

总体来看,英国脱欧的可能性并不高。

首先,英国如果脱离欧盟,可以获得更高的独立性,在政治上是胜利的,但在经济上却是失败的。脱欧后将对英国的贸易、投资、劳动力市场均产生影响,威胁经济的长期增长。

其次,欧盟在今年2月份达成协议,决定给予英国“特殊身份”,在移民控制、移民福利、主权、英镑地位等问题上给予英国更大自由,这些措施对挽留英国会起到一定作用。

再次,大多数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脱欧的比例都低于50%,也说明英国脱欧可能性不高。

但仍然要警惕英国公投结果的“黑天鹅”效应。

从英国宣布要公投开始,英镑就在大幅贬值。如果英国公投决定留在欧盟,那么英镑很可能会出现大幅反弹。如果英国决定离开欧盟,英镑则可能继续下挫。 所以无论英国是去是留,公投结果都可能导致市场的大幅波动。

事实上,根据2009年的里斯本协定,一旦英国决定脱欧,也需要大概2年时间才能正式退出。在此期间将启动一系列磋商,讨论退出安排以及重新界定未来英国与其它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此外,英国还需要与第三国重新界定未来的经济、贸易关系。 如果英国和欧盟真的“分手”,究竟如何影响英国、欧盟甚至全球经济,还是决定于未来的关系界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