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租房能上名校?新政是否会让房价下跌?

通过租房能上名校?新政是否会让房价下跌?
2017年08月18日 14:04 新融街

新融街8月18日讯,非京籍子女可租房上学!非京籍子女可租房上学!非京籍子女可租房上学!好消息要说三遍!8月17日,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符合在同一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该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的,其适龄子女可在该区接受义务教育;承租人为非本市户籍家庭的,可根据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的信息,以及北京市关于非京籍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具体规定,依法申请办理其适龄子女在出租住房所在区接受义务教育的手续。

但也有专家担忧,对于此类租赁市场来说,如果确实可以落户以及让非京籍子女享受入学机会,那么租赁市场可能发生租金随意或过度上涨现象,所以,对于此类风险需要提高警惕;此外,从供需关系来看,需求量上升确实会带来供需不平衡的现象,这样就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所以如何引导需求流向其他区域,同时增加供应端的数量尤为关键。

然而,老百姓真正的关心的两大问题如下(附解读政策)

一、通过租房能上名校?

并不能保证,和购买学区房是俩概念

根据征求意见稿,对住房租赁予以一定赋权,符合条件者租房即可入学。这是否意味着,未来通过租房,就可以上名校?

北京市住房保障专家组相关专家举例说,比如说以前延庆户籍家庭,子女可以在延庆上学;或在西城买了房子,其子女在西城上学。未来该无房家庭如果在西城租房,并满足在西城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等条件,其子女就可以在西城接受义务教育。

不过,这和购买学区房是两个概念。在西城区租房上学并不意味着可以上西城名校,只是说可以在西城区内调配,这里是“区”,而不是“学区”。另外还要看西城区的学位情况,如果学位满了,会协调到其他学区,具体办法由各区制定。

二、新政是否会让房价下跌?

专家称对于抑制投机、平抑房价有作用

征求意见稿明确租赁房屋在学区划分、社会事务办理上也享有与购买的房屋同样的“权益”,还加强了租赁市场供给,这是否会让房价下跌?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池秀认为,新政对于抑制投机、平抑房价,是有作用的。因为以后通过租房就可以实现孩子上学的问题,大家就没必要买房。供求决定价格,房价就很可能平抑,房地产市场可以平稳健康发展。

顾云昌认为,规范房屋租赁市场,促进房屋租赁与房屋销售经济效益平衡是大趋势。他认为,规范租赁市场,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增加租赁房源,推动机构租赁房屋进入市场,实现“人人有所居”,而不是“人人有其屋”。

对于各地纷纷跟进“租购并举”政策是否会对房价产生进一步影响,顾云昌认为,各地政策实施方面有所不同,还不好通过实施方案判断市场走向。不管是房屋销售还是租赁行情,其实都将依据供需关系的变化来变化。从各地出台的政策可以发现,在提出“租购并举”的同时,也强调了租赁房源多渠道增加供给。

【延伸阅读】

“租售同权”的权是哪些权?

“租售同权”中的“权”大体包含哪些内容,这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7月18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等9部委发布的文件《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是:

“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承租人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凭登记备案的住房租赁合同等有关证明材料申领居住证,享受相关公共服务。”

可见,9部委文件并没有明确指出租售同权的“权”包含哪些权利,只是笼而统之地称之为“相关公共服务”。

更进一步讲,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

“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等八个领域的81个项目”。

其中,“公共教育”位列首位。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大环境下,公共教育也成为附加在产权房上最关键的公共服务。

以至于全国首次提出“租售同权”的城市——广州市政府在《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具体措施的第一条即是“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并且,这一措施的责任部门直接由市教育局牵头。

由此可见,尽管“租售同权”的“权”是指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权利,但相对于其他公共服务,子女教育权无疑是购房群体最为关注的“权利”,这也是购房者与租房者差异最大的权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