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奇人”鲁冠球传奇结束 留下盈利百亿万向帝国

“乡土奇人”鲁冠球传奇结束 留下盈利百亿万向帝国
2017年10月26日 11:47 新融街

导语:新融街10月26日讯,10月25日上午,第一代浙商大佬鲁冠球与世长辞!当日,新华网发文《万向创始人鲁冠球逝世 曾创造中企多个第一》,这是官媒给予这位浙商传奇的最高评价。1969年7月,鲁冠球带领6位农民,集资4000元,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厂。如今这个农机厂已经发展成为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直接或间接控股十家上市公司,涉及制造、能源、金融、农业、资源等领域的大型跨国集团。他还是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乡土奇人”鲁冠球的传奇画上了句号

1969年,24岁的鲁冠球接管乡镇企业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一手将之塑造成如今横贯汽车、能源、房地产、金融、农业等产业的跨国企业集团。

沧桑巨变中,商业明星交替登场,产业周期冷热轮回。创业48载的万向集团成为中国商界难能可贵的一棵“常青树”,鲁冠球也被尊称为浙商“教父”,曾获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等荣誉。

  尽管风光无限,但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业者而言,风浪无处不在。熟悉中国商业史的人都清楚,产权切割是第一代乡镇企业家的“命运分割线”,而机敏的鲁冠球是产权意识最早苏醒的企业家之一。1992年,鲁冠球提出“花钱买不管”,与政府明晰万向产权,获得了企业的绝对控制权。

“这个产权设计外部边界清晰,内部边界却模糊。鲁冠球没有为自己争取个人股份,他聪明地绕开了最敏感的地带,却为日后的渐变留下无限空间。通过这次产权界定,鲁冠球获得了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而又没有丧失集体企业的性质。”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这样评论。

如果要追寻这个“铁匠”的初心,可以追溯到他的“造车梦”。鲁冠球多次在公开场合说:“我这一代造不了汽车,我儿子也要造。”

在商业实践中,伴随着一次次国际化的并购,万向已从一个万向节厂家跃变为从零件到部件,再到系统模块供应的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企业,并具备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一个农民企业家的智慧是如何炼成的?鲁冠球写过一篇讲业余时间如何利用的文章:“我每天早上5点10分起床,6点50分来公司,晚上18点45分回家吃饭,19点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20点处理白天没有处理完的文件,21点左右开始看书看报看资料,大约到22点30分感到疲倦的时候,冲个澡再继续学习,到零点上床睡觉。”

一位浙江商界人士对记者说:“鲁冠球有一种如影随形的危机感,以及刻苦谦卑的学习态度、灵敏过人的商业嗅觉。”但最让浙江商界动容的一件事是,2006年浙江商人陈金义遭遇资金困局,鲁冠球向对方发去了一份传真:“陈金义同志:我心痛!事至此,先了结。要多少?来人拿!”但同时也提醒了对方:“进行企业战略调整要选择企业形势良好的时候,如果本身经营困难,所有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鲁冠球商业帝国的崛起,离不开资本与产业的双轮驱动。1994年万向钱潮上市后,万向系逐步将万向钱潮、承德露露、万向德农、顺发恒业4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并参股华谊兄弟、新和成等30多家A股、港股、新三板挂牌公司,斩获了除券商之外几乎所有的金融牌照。

尽管如此,鲁冠球的实业情怀根深蒂固。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万向系4家上市公司中,唯一由鲁冠球挂帅的公司就是万向钱潮。

记者多年前曾参加过万向钱潮的股东大会,聊天时鲁冠球很和蔼。会上,有个投资者提问:“万向的股票怎么老不涨?”鲁冠球用浓重的萧山口音说:“还是等分红好。”

在浙江商界人士眼里,除了企业经营有道外,鲁冠球的另一过人之处是早早完成了权力交接。万向钱潮上市的1994年,在基层锻炼了多年的23岁的鲁伟鼎被父亲推到了台前,担任万向集团总裁。其后万向发起的多宗并购,鲁伟鼎亲力亲为扮演了主要角色,并在商业实战中逐步完成了对企业的全面接管。

【焦点关注】

万向钱潮:鲁冠球持55.78%股份 继承人未办妥股权继承

万向钱潮今早公告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鲁冠球10月25日逝世。鲁冠球持有公司股份55.78%,继承人尚未办妥股权继承手续。

10月25日,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鲁冠球因病医治无效,于当天在浙江杭州去世。

鲁冠球生前构建了以万向集团为核心的资本帝国,参、控股10余家上市公司,旗下产业横跨汽车、金融、农业、能源四大产业。

目前,“万向系”员工人数超过4万名,总营收破千亿,盈利超百亿,还拥有遍布亚、美、欧、非的庞大非上市产业集群。

在2016年胡润富豪榜上,鲁冠球家族以550亿元排在汽车富豪榜首。

鲁冠球1944年12月出生于浙江萧山。他曾经向友人表示,冠球这个名字来自于他的父亲,“父亲是个乡间郎中,给我取了冠球这个名字。我的家庭是科学与迷信的复合体。父亲开过店,又靠自己的摸索懂得了不少医道,做了游方郎中。他从业的严峻和治家的节俭,留给我的印象极深。”

【友人悼念】

郭广昌发文悼念鲁冠球:老鲁是企业家精神最好的案例

我刚刚从纽约回到上海,一落地就收到上海浙江商会党委书记陈爱莲发来的信息,说我们非常尊敬的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先生猝然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震惊和悲痛。因为老鲁才72岁,其实还很年轻;而且我知道他这几年虽然身体不是太好,但仍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奋斗着、创造着。

我第一次看到老鲁的故事,是大一时候他被《半月谈》评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老鲁和他的万向作为浙江一家小小的乡镇企业,牢牢占领了国内“汽车万向节”这个零部件的大部分市场。这让我这个小老乡也挺骄傲的。

后来我自己也创办了复星,和他在一次浙商的会议上相识。近距离观察后,最大的印象就是老鲁浓重的萧山口音,浙江人都不太好懂;但一谈到自己的企业,他总会滔滔不绝、神采奕奕,让人感同身受。

再后来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虽然他一直说我们是平辈相交,但我更愿意把他视作一位良师。因为每次向他请教、与他交流,老鲁都会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甚至教训拿出来说,像如何同全球的大企业做生意、质量对产品是多么重要、科技研发对企业的重要性等等,到现在都让我获益良多。

我觉得,我们一直在提倡中国的“企业家精神”,老鲁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案例。我相信,老鲁已经影响了一大批中国的民营企业工作者,而他的创业故事还将值得更多年轻人去学习。

所幸,他一辈子最看重的事业已经有更年轻的一代来继承。像“创二代”鲁伟鼎,早已带领着万向在传统汽车相关产业的基础上,向着更前沿的新能源、FinTech和区块链技术等等创新领域快速发展。而且他还完全继承了老鲁热心肠、讲责任的性格,在上海浙江商会的浙江青年人才联合会中担任着主席,在支持和帮助更多的年轻浙商不断成长。

可以说,这企业就是老鲁生命的延续。

悼念老鲁!也愿各位亲属节哀!

——郭广昌

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经济学家悼念】

吴晓波:鲁冠球告诉我 战士的终点就是坟墓

我第一次见老鲁,是1991年,那时候他46岁,已是非常著名的企业家,而我则是刚从大学毕业的青瓜蛋子。回来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名字是《中国企业界的常青树》,人们对老鲁“常青树”的称呼,就是从那篇文章开始的。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常常会跑去调研,亲眼看着这家企业由“杭州万向节总厂”,一步一步变成了 “万向集团”。

与老鲁相交半生,相逢寥寥,可以回忆的细节却很多。如果说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点,就是他极其浓厚的乡土情结。他从一个自行车轮胎维修站开始创业,以其沉稳而富有远见的风格,将这家乡镇企业做到了全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汽配公司之一。但半个世纪以来,万向集团的总部,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当年创业的那个地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许多农民工被辞退驱逐,我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没想到这位老大哥还特地打电话给我,我从他的语调中听出激动:晓波,谢谢你替我们农民讲了一句话。

老鲁的文化水平只有小学毕业,可是终其一生,他都保持着学习的习惯。他有一位秘书,每天专门为他准备剪报和资料。他也时不时打电话给我,与我这个后辈讨论国内的经济形势、国际的环境变化。

我和老鲁最后一次通电话,是去年下半年,那时候他刚从美国回来。昨天,突然在手机上收到他去世的噩耗,对我而言,真的太过意外。我曾问他,打算什么时候退休,而他告诉我:战士的终点,就是坟墓。

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再也接不到那支,突如其来的鲁冠球的电话。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