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快到了,双十一包裹还没到?唯品会物流遭质疑

双十二快到了,双十一包裹还没到?唯品会物流遭质疑
2017年12月06日 18:35 新融街

新融街12月6日讯:双11的喧闹刚刚结束,双十二也就在眼前。2017年有超过3.4亿网民参与双11,无数业绩记录被打破。然而,双十二就要来了,你的双十一的快递收到了吗?近日,不少网友反映称,双十一在唯品会购买的商品,至今还未收到货。

物流电话打不通 消费者质疑:明年的双十一才能送到?

刘女士双十一那天在唯品会上网购了价值五百多元的美妆类商品,“都快一个月了,还没送到”,物流信息显示,14号该商品已经打包,正派发给承运商西南新疆品骏系统,并预计将在3天内到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配送中心,“22号到达乌鲁木齐,29号从乌鲁木齐发往阿克苏,此后物流就没再更新了,是不是明年的双十一才给我送到? ”刘女士说。

刘女士告诉新浪广东快投诉,“物流电话根本打不通 ,期间多次联系唯品会客服,让帮忙催一下,但仍没有结果。”11月28日,刘女士联系唯品会客服,当时客服回复称,会为其优先配送,7天到达。“7天已经过去了,今天还是没收到货。”

当刘女士再次联系客服时,客服称,他们也不知道物流那边,并让刘女士继续等或退货。

“唯品会客服只是官方的回答我,说会催促,至于具体多少号可以送到,客服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刘女士称,“如果我退货了,那我这么多天的等待就白费了。”

难道是因为新疆比较远吗?刘女士说:“室友双十一也在唯品会上买了东西,比我下单晚几个小时,她们的货七八天就收到了。”

另有网友@我想去不到的远方也遇到与刘女士同样的问题,其双十一购买的商品,15号已经由西南新疆品骏系统接收,预计送达时间显示为11月20日,但至今也没有收到。

唯品会品骏客服:新疆地区物流紧张,目前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

为何新疆地区的快递这么久还没到呢?为此新浪广东快投诉致电唯品会品骏物流客服。品骏物流客服称,此前因区域物流政策的原因积压了一定的货物,唯品会双十一的促销开始的比较早,新疆地区的物流一直很紧张,再加上路程比较远,仓库的货量大,货物分拣慢。

当新浪快投诉问到“为何同一天下单,同一个收货地址收到货物的时间会差这么多”时,品骏物流客服说:“的确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分拣的仓库不一样,可能会上到不同的运输车辆,就算是同一个用户下一个单,分开配送也可能不会同一时间到达。”

针对消费者的遇到的问题,品骏物流客服表示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如果消费者需要补偿的话,可以跟唯品会商家协商,品骏物流这边目前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

为此,新浪广东快投诉联系了唯品会官方客服,客服了解情况后表示确实双十一遇到物流紧张的情况,至于“如何处理双十一网购的消费者还未收到货物的情况”,客服未能提供解答,但客服表示已将情况记录了下来,反馈给公司让相关人员进行解释,但截至稿件发布时,唯品会方面还未有回应。

双11购物热下的冷思考

2017年有超过3.4亿网民参与双11,无数业绩记录被打破。这个人造的线上购物节似乎与传统商家的节假日集中打折促销活动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互联网的巨大聚合效应,双11的社会效应不可小看,它对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需要深入反思。

首先,我们应该问双11在哪些方面和多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福利?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第一,双11的集中购物模式是否真的提升了生产和流通效率?这个可能性较小,因为双11本身与科学技术进步基本无关。但人为制造的高峰需求的负面效应相对显然,由于需求大幅波动,会导致生产无序,库存增加,成本升高,交通阻塞。仅以跨境电商数据为例,今年双11期间海关审核(验放)的票和货值都是远高于平时;广州海关共审核(验放)255.4万票,是去年同期的3倍,平均每小时审核(验放)10.6万票,是平时的24.6倍。可见高峰流量的确比平时大很多倍。由于羊群效应,而传统上跟双11无关、甚至对双11有抵触的企业,也被迫加入这场大战。

对厂家而言,这样人为制造的需求高峰,会导致旺季产能供不应求,淡季资产闲置,造成成本上升。虽然双11期间订单量增加,但厂家利润并不会提高;相反,由于这期间各项成本的上涨,再加上打折售卖,利润反而被压低。此外,集中在一天的低价促销方式也给物流配送等领域的从业者造成巨大的负担。据说这期间快递员的业务量是平时的3到4倍。集中销售伴随订单暴增而来的还有商品损耗率的提高。例如,某家具企业平时的配送耗损率控制在3%左右,而双11期间的损耗率会有所提高,因为需要大量增加临时工,专业程度不够。

如果说电商促进了商品流通过程和商业模式的改进,带来规模效应、交易成本降低,这与双11的集中购物没有必然关系。因此,双11本身对生产和流通效率的额外贡献仍然是个问号。

第二,双11究竟扩大了需求,还是仅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需求转移,提前释放了冬季消费需求和来自传统销售渠道?答案并不显然。尽管线上交易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让利给顾客,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但人为制造的集中购买的负面影响也很显然:冲动消费、“捆绑销售”和凑单规则所产生的额外购买其实使用价值极低,不仅不是真正的需求,反而在一定程度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三,双11对节省资源和环境保护有什么影响?这个答案反而相对明确。如果按业内每个包装箱0.2公斤的通常标准保守估算,今年双11期间15亿件快递,将至少产生超过30万吨的垃圾。其中纸板、塑料袋、气泡垫、编织袋等数量有明显增加;再加上快递垃圾分类不到位,给处理带来难度,焚烧炉中燃烧产生的黑胶会对炉壁有影响,增加清理成本。有的清洁焚烧中心进场垃圾处理超过设计能力,例如北京某清洁焚烧中心本来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800吨,而这段时间每天进场的垃圾均超过2000吨。我国每年由快递包裹带来的包装废弃物达到百万吨,很多都是直接送垃圾场焚烧或填埋,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巨大。

第四,双1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双11为消费者带来了购物便利和实惠,但足不出户是电商的目标或是理想的生活方式?笔者在家里也看到过电商单件配送过来的层层包装中的袜子。大学校园里通常有多个食堂和全日餐厅,服务相对物美价廉,但每天中午依然有大批送餐的电动车穿梭其中。据说某一天的中午,中关村某写字楼的一个电梯里10个乘客中居然有8个是身穿各色制服的快餐配送员。每份快餐都有少不了塑料包装和一次性餐具,有多少人想过,为了自己的一点便利,值得去这样破坏环境吗?坐在电脑前工作的白领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行走运动也被取代了。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市场。今年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7万亿元,增长了29.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了14%,同比提升了2.3个百分点。这个比例多高合适,是越高越好?目前部分消费者似乎有过度依赖电商现象。

针对双11的各种潜在负面效应,我们的社会需要反思,需要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双11参与各方需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和物流企业何时才能开始提供绿色消费的选择?例如,快餐是否使用环保包装,可回收和易降解材质,提供消费者为环保包装买单和免除一次性餐具的选项?在双11赚得盆满钵满的平台企业更是有义务做更多的公益广告,教育消费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