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与投资者战争:合不合并山穷水尽才有定论

共享单车与投资者战争:合不合并山穷水尽才有定论
2017年12月15日 15:22 新融街

新融街12月15日讯 共享单车已经跑到了下半场,一番洗牌之后二三线玩家纷纷进入寒冬面临随时倒闭的危机,只剩下头部的摩拜和ofo还在各领风骚,哈罗单车也在资本的支撑下勉强生存。不过它们现在也有不小的问题,就是无穷无尽的烧钱大战已经让投资者厌烦,投资者与创始人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对于投资者来说,头部资源合并无疑是竞争的最优解,这也并非没有先例,滴滴、快的合并,美团、大众点评合并,百度外卖与饿了么合并,都是一种在资本推动下的行业优化,那么摩拜与ofo的合并在投资者看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早在今年6月26日,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前,ofo创始人戴威与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的合影流传开来,业界关于两者合并的猜测一下强烈起来。不过之后ofo和摩拜快速对此进行否认,表示两者并不可能合并,不过资本却看到了这个合并的前景,开始不断造势。

投资了ofo的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从9月开始前后三次呼吁,摩拜和ofo应该合并。12月9日,他再次表示,“战局已经比较明朗化,再打消耗战就没有意义了,对双方损耗都很大,需不需要再打?”朱啸虎说,目前ofo和摩拜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95%,投放量已经过量饱和,如果想要盈利,两家合并才是合理的。

此外,投资了ofo的天使投资人王刚也对外表示,从资本驱动的角度来看,ofo和摩拜合并肯定是最好的选择,摩拜就应该做国际市场,ofo做中国市场。

除了ofo的投资方,摩拜的投资方也开始出现合并的声音。摩拜投资方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会合伙人周逵近日表示,当(摩拜和ofo)二者份额都不太增长的时候,是合并的时机。这也被外界理解为倾向于合并。

摩拜的第二大股东、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刘二海12月13日在参加36氪举办的Wise大会时,在接受36氪专访时第一次表态说,他对两家单车公司合并持”开放态度“。但他有个条件:“我不反对合并,但我反对合并的公司为一家大公司所控制,这是不可接受的。”

投资人的态度倾向于合并,但身处漩涡之中的两家当事公司的态度,却是这场仗还有的打,他们认为两家公司的效率和产品的生命周期都不同步,完全没有合并的可能。摩拜CEO王晓峰不久前在公开场合表示,“不觉得有任何合并的可能。”ofo的官方口径是不予置评。

12月9日在2017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表示,“任何一个企业合并都很复杂,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包括投资人、创业者、股东、用户,要平衡各种各样的声音,这里面很多的利益不是那么容易平衡的。没有打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合并)这是需要大智慧、大格局的,任何两个企业要合并的前提,就是这些股东有没有这样的智慧、有没有这样的格局。”

“没有打到山穷水尽”,这或许是摩拜和ofo团队反对合并的关键点。

从摩拜、ofo在7月份相继宣布完成E轮融资之后,双方就再也没有融资落地。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二三线公司迎来行业寒冬,倒闭、跑路、挪用押金成为行业关键词。

从今年6月悟空单车宣布倒闭开始,引爆了一场共享经济的倒闭潮,在共享单车第三梯队的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相继倒闭或停运;第二梯队的小蓝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先后面临押金风波。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摩拜单车的总投放量已经超过800万辆,如果按照平均单价1000元的价格计算,其车辆制造、采购的成本就高达80亿元。这还不包括运营维护和海外推广的费用。

2017年11月,就在小蓝单车陷入“挪用”押金、运营困难的舆论漩涡时,多家媒体报道称,摩拜被曝资金链告急,挪用用户押金填补缺口。12月4日,摩拜CEO王晓峰接受采访时表示,摩拜押金肯定是合理合法合规地在操作,保证用户随时退押金。

当然,摩拜和ofo一旦合并,对投资人是利好,对消费者则有待观望。当年,滴滴和快车合并,接受了Uber中国业务,并在与顾客、司机的三方博弈中,成为绝对主导者。运营价格的提升、补贴的减少,顾客和司机只能接受。

这也是当下共享经济面临的普遍难题——用高投入扶持出来的市场无法长久,消费者和一线运营者早期所享受的所有福利,最终要连本带利还给投资者,否则,资本游戏就无法继续玩下去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烧钱仍将继续,战争也将继续,现在远远不到结束的时候。对此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表示:“我估计今年是共享经济的倒数第二年,明年是最后一年,预计到2020年,大家也不会有太多的资金投到共享经济里面去了。最后成功的可能就那么几个,死掉的会特别特别多,都是陪练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