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保芳3.62亿美元对晶澳私有化,低于最初报价25.9%

靳保芳3.62亿美元对晶澳私有化,低于最初报价25.9%
2017年11月18日 12:30 能源一号

《能源一号》为国内外领先的能源自媒体,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独家、原创、重磅内容平台,致力于向投资者、行业人士及政府部门提供最有深度的精致内容,目标是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能源情报站。“能源一号”,为你而来。

在美上市的中国第三大光伏公司---晶澳太阳能(JASO.NSDQ,下称“晶澳”)11月17日宣布,正式与晶澳控股等达成了一项最终协议和合并计划:上市公司将以3.62亿美元的全现金交易方式被收购且实现私有化,买方恰为晶澳董事长兼CEO靳保芳,及他所控制的一家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企业晶龙集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一交易价相比2年多前首次提出的私有化报价要低25.9%(即交易成本降低了),但此次晶澳的整个私有化进程已比竞争对手天合光能要迟缓1年左右。而面对A股同行凶猛的股价涨势,晶澳未来将如何重启上市之路,也给靳保芳这样一位业内有着强大号召力和高水准上市公司治理能力的老大,带来了新的考验。

公司私有化几经波折

以收入排名来看,2016年晶澳157.37亿元的营收仅次于晶科能源(JKS.NYSE)、保利协鑫(03800.HK)等,名列中国光伏前三强。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阿特斯太阳能(CSIQ.NSDQ)和韩华新能源的收入高于晶澳,但没有进入前三排序?原因在于,这两家公司并非中资(或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国籍),因此并不能计算在中方的光伏公司排名之内,这也是晶澳成为国内前三的主要理由。

能源一号从晶澳最新公布的这份私有化协议中看到,每股晶澳普通股可换1.51美元现金,每份ADR可换7.55美元的现金。与2017年6月5日(私有化修改报价日)的收盘价相比,7.55美元溢价18%。

据了解,此次晶澳的买方(即靳保芳及其公司)打算以债务和股权相结合的方式为私有化提供全现金的收购资金,瑞士信贷等将据相关条款提供给买家总计1.6亿美元的贷款。该交易还需要至少三分之二的股东代表批准,预计将在2018年第一季度完成。

这家著名上市企业的退市可谓是几经波折,历时长达2年多。2015年6月,该公司曾收到了靳保芳的私有化要约,报价9.69美元,企业估值约4.891亿美元。晶澳当时称,公司董事会有意组成一个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特别委员会来考虑这一提议。时间在不停流逝,私有化之事却似乎一直被束之高阁,迟迟没有下文。

直至今年6月5日,上市公司晶澳再次获得了一份修改过的、仍来自靳保芳提议的私有化邀约,交易报价为6.8美元。一经公布,公司股价当天下跌了2.59%至6.39美元。而如今最终成行的7.55美元协议价,或许就是靳保芳、相关高管、独董、贷款方及银行等综合考量的结果。

与6月5日股价表现相反的是,昨日晶澳公司大涨8.52%,报收于7.45美元。从股价表现来看,修改后的方案似乎让投资者较满意。7.55美元的最新收购价要比2015年6月5日晶澳所宣布的首次私有化交易价低出25%。这也意味着靳保芳减少了上市公司的退市成本。

(上图为晶澳董事长兼CEO靳保芳)

尽管收购数字下降了,但时间上则显得有些迟缓。在2015年靳保芳宣布这一决定时,另一家美股公司天合光能尚未提出私有化。然而2016年8月,天合光能就已达成了最终交易,并在今年3月完成退市,总耗资11亿美元。如果按照晶澳所计划的明年1季度完成私有化的这一时间节点来看,公司的整体退市进程要比天合光能晚了1年左右。

而随着晶澳的退市,目前留在美国市场的还有刚刚做过资产剥离的昱辉阳光(SOL.NYSE)、晶科能源以及阿特斯等基地位于中国的光伏企业。其中李仙寿领导下的昱辉阳光已变为只关注中小电站尤其是分布式业务的独立下游服务商,所有组件等生产设施及资产全部转出。阿特斯及晶科等依然还是多元一体化的新能源公司。

 业绩攀升但股价呈现“V”型走势

事实上,在晶澳宣布私有化直至最终达成协议的这2年多时间内,公司的实际运营业绩在攀升中。

2015全年,晶澳出货量4GW,同比增长28.8%。当年,晶澳的净收入为135亿元,毛利率17%。2016年,该公司的总出货量继续高企,5.2GW(包括4606.6兆瓦组件,313.8兆瓦电池片等)的数字高于前一年的1.2GW左右。同期,晶澳的营收为157亿元,毛利率14.6%;营利9.03亿元,同比前年的8.65亿元大幅增长,而公司7.2亿元的净利数字也同比提升了1.05亿元。

然而,股价走势与公司的实际运作背道而驰。2015年4月底,晶澳股价一度高涨至10.59美元,而在大股东首次提出9.69美元的私有化建议后,资本市场表现令人失望。2年多的时间内,受美国光伏股价整体萎靡、尚德退市等多方影响,晶澳股价从最初的10美元跌至2017年2月的4.63美元,今年下半年才终于重回7美元以上,由底部慢慢爬升了出来。

 回A势在必行

 从晶澳的现有情形判断,靳保芳本人可能更希望尽快完成美股私有化,推进A股上市进程,2017年多次提交退市方案的动作就可见一斑。

首先,就算美股股价大幅回升,但晶澳3.6亿美元的总市值远低于A股和H股同行,与自己的盈利能力和市场运作情况大相径庭。假设不能到A股或更利于市值表现的资本市场上来实现价值互换,既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晶澳及管理层、骨干员工的价值兑现。

其次,A股的IPO及并购交易等多个政策正在收紧。目前如果通过IPO上市的话排队至少数年时间,尽快找到合适的壳公司实现并购也需花费一定时间。在壳资源紧缺且价格水涨船高、国内主板上市同行股价攀升的现实面前,私有化交易也显得更为迫切。

一旦登陆A股,晶澳应成为具有影响力、投资价值凸显的公司,所以回A势在必行。多位行业分析师表示,去年以来,受到国内光伏政策的鼓励、国家电网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光伏电价补贴到位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再加上A股市场的全面回暖,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市值都有大幅增加,这对晶澳而言是具有参考意义,但同时也存在更多的挑战。尽管未来国内仍有大量光伏项目持续推进,分布式业务也在迅速扩展中,但今后是否还能创出2017年的行业高盈利和高估值,也是有争议的。

当然,从晶澳目前的整体表现来说,这家企业的投资价值看似并不小,业绩可圈可点。最新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未审计财报显示,晶澳出货1640.9MW, 同比上扬30%;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4.3%;毛利率为11.8%,同比下降200个基点,环比下降110个基点。

靳保芳也表示:“第三季度的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本季度组件总出货量增加超过30%至约1.6GW,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关键市场需求,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围绕美国和印度正在进行的贸易案件中,我们看到一些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在中长期内影响全球的太阳能需求。此外,行业内加速的产能扩张也在重塑竞争格局。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我们平衡的全球覆盖和灵活的商业模式将使我们能像过去的周期一样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国内及海外扩张布局深远

 作为一家从事高性能光伏产品制造,并擅长商业及地面光伏电站发电系统的企业,晶澳在靳保芳及核心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已走过了12个年头,在美上市长达10年,良好的战略布局和长远的发展眼光,确立了一流光伏组件供应商的地位。

目前,晶澳已发展成为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电站业务的垂直一体化全球光伏领军企业,国内外拥有11个生产基地,硅片产能3GW、电池产能6.5GW、组件产能7.0GW,累计出货超过23GW。

 一方面,该公司用了2年的时间做了整体战略调整,从一家电池占比较高的公司,逐步过渡到电池组件占比较大的光伏企业。目前其组件和电池的比重已变为9:1(第三季度看组件占比甚至更高)。

第二,国内产业布局完整。其电池线主要设在河北、江苏;电池组件放在了上海、安徽及河北,硅片则集中于江苏及河北等。产能扩张上,位于宣化区京张奥物流园区的晶澳1GW组件项目达产后,将以张家口为中心,把销售辐射至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预计年实现销售额40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带动光伏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第三,海外布局展开。晶澳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谢健曾在接受能源一号采访时透露,公司十分看好南美、东南亚市场等发展,未来这两大地区也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上图为晶澳全球布局)

以南美为例,晶澳已动作频频。今年6月13日,晶澳宣布成立巴西分公司并进一步开拓巴西市场,为客户提供及时的物流支持及各种定制化服务。另外,晶澳也会重点维护与国际化能源公司如Engie,Multi Aquecimento,Faro Energy和Enel等关系。据能源一号了解,此前晶澳与相关公司也探讨过在巴西建设新生产基地一事,一旦达成也将是晶澳在海外设立的第二家工厂。今年3月,晶澳也已成立了墨西哥分公司,与一些大型地面电站公司和分销商建立联系。

而2015年马来西亚工厂的落地,也进一步确定了晶澳于东南亚市场的长期发展目标,同时可减少或规避实时发生的各国“双反”影响。

晶澳太阳能副总裁曹博表示:“晶澳向位于马来西亚槟城的生产基地投资了1.63亿美元,配备全自动产线生产单晶和多晶电池片,年产能达1000兆瓦。从中马关系角度来看,马来西亚市场发展迅速,是我们共享科技、投资建厂的首选。”就在今年7月,公司宣布为马来西亚首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独家提供50兆瓦组件,对当地新能源产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6月28日,马来西亚能源、绿色科技与水务部部长马克西姆斯·翁基利亲自到项目现场视查,对所用组件和工程现场的安装以及给予肯定,并预祝项目能够尽快顺利并网发电。

(上图为晶澳副总裁曹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