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半年多收罚单10件,杭州银行真能“混”!

上市半年多收罚单10件,杭州银行真能“混”!
2017年06月22日 20:06 钱涨贵

杭州银行未上市之前还鲜有人关注,上市成功之后,一切都被放大来观察。内部严重管理不严,马虎成风,各种问题百出,杭州银行看来想要在城商行的银行之争中混出“名堂”还有距离。

10件处罚 金额超446万元 

近日,杭州银行就证监会要求反馈意见进行逐项回复。其中包括回复了媒体报道的杭州银行首发上市后,因多项业务违法违规遭受到的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等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

杭州银行表示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整体稳健、风险可控,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整体上是有效的、不存在重大缺陷。对上述行政处罚,申请人或其分支机构已全额缴纳了相关罚款,同时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整改报告,就上述处罚事项,申请人均已积极进行整改,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

据悉,杭州银行在2016年10月27日上市后至2017年5月31日共计受到行政处罚9件,罚款总额达396万元。此外,杭州银行还收到银监部门的行政处罚告知书1件,拟罚款50万元。两者合计超446万元。这些行政处罚主要涉及外汇业务管理、反洗钱风险管理、贷款业务管理、票据业务管理及税务合规管理等方面。

管理不严是“一贯作风”

杭州银行管理“不咋地”好像已然是该公司的一贯风格了。不仅上市之后管理出现各种问题,还在上市中,杭州银行都曾经出过差错。

2016年10月27日,杭州银行登陆上交所上市。然而在2016年9月22日公告的《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摘要中把募资额的“亿”写成了“万”。招股说明书摘要显示,其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376658.25元”,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361056.2元”。事实上,这两项数据应该为“376658.25万元”和“361056.2万元”。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曾表示,一家即将上市的银行出现这样的错误,暴露出相关人员的不敬业的态度以及不专业的素养,会损害其在投资者心中的信誉。他表示,杭州银行把“37亿”写成“37万”,表明其在多个环节出现问题。首先,财务人员在提供原始数据时可能就存在问题;其次,保荐人券商需要承担责任;再者,招股书发布之前,都要经董事会审议。有投资者表示,在关键时刻出现如此重大错误,极度不尊重披露规则,有漠视投资者与股东权益之嫌。

上市首份年报“不漂亮”

除了风控“马虎”外,杭州银行本身的不良率也考验着投资人的“信心”。

4月19日,杭州银行发布的年报显示,2016年杭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出现双升。年报显示,报告期末,按五级分类口径,公司后三类不良贷款总额为40.04亿元,较年初增加10.67亿元,不良率1.62%,较年初上升26个基点。

平安证券研报测算指出,2016年杭州银行加回核销后公司不良生成率1.6%,比2015年末上升34个基点,公司不良资产加速暴露。另外,其去年拨备覆盖率为187%,同比小幅下降6%,拨贷比为3.03%,同比上升40个基点,未来拨备计提仍有一定压力。

“虽然公司持续加强和完善风险内控管理,强化信用风险‘降旧控新’,但受经济增速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期内公司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所增加。”杭州银行在年报中如是解释。

不良贷款连续五年“双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是杭州银行上市后的首份年报,但杭州银行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不良率上升的问题,而是连续五年都出现了不良率上升。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2012年末、2013年末、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杭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7.54亿元、14.82亿元、20.59亿元、23.50亿元、29.37亿、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59%、0.97%、1.19%、1.20%、1.36%、1.62%。 

到今年一季度,杭州银行不良率较去年年末再度有所提升,不仅如此,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也出现了下滑。2017年一季报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5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6%;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18%。资产质量方面,截至3月末,不良贷款率1.61%,拨备覆盖率189.29%,拨贷比3.05%。

城商行竞争激烈,想“出名堂”?难!

种种问题考验证杭州银行,未来想要“出彩”,路途漫漫。

事实上,早在2007年,杭州银行就申请过上市。是年,以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为代表的城商行闯关A股成功,组成了A股上市银行的三支城商行阵营。此后的很长时间,A股大门紧闭,再无银行扣响A股的上市之门,杭州银行上市的进程一度搁浅。

然而当时杭州银行不仅错过了一次上市机会,更是错过了一次黄金发展期。当时第一批上市后的三家城商行借助资本市场筹资和资产规模扩张迅猛成长,扮演着上市银行队列中“黑马”型选手,资产规模早已突破万亿元,在当前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增速下滑行情中依旧维持着盈利较快增长,更是远远地将其他城商行甩在身后。

以今年一季度数据来看,虽然杭州银行远远超过同期新上市的常熟银行、无锡银行、江阴银行、张家港行、吴江银行的总资产在1000亿元上下的规模,但仍不及不及第一批上市的“老三家”。从净利润上来看,杭州银行离北京银行更有不小的距离。

如果杭州银行“马虎”不改,未来的追赶之路恐异常遥远。

链接:

10次罚单内容

1、2016年11月1日,因杭州银行桐乡支行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存在逾期未代扣代缴企业促销赠送礼品个人所得税的行为,桐乡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以桐地税稽罚[2016]6000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杭州银行桐乡支行处以应扣未扣税款1,032,610.12元百分之五十的罚款计516,305.06元。 

2、2016年11月23日,因杭州银行绍兴分行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作出绍银罚[2016]第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杭州银行绍兴分行被罚20万元。 

3、2016年11月25日,因杭州银行绍兴分行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国银监会绍兴监管分局作出绍银监罚决字[2016]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杭州银行绍兴分行被罚30万元。 

4、2017年1月10日,因杭州银行金华分行2013年12月存在对外赠送礼品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金华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以金地税稽罚[2017]2号《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杭州银行金华分行处以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税款百分之五十的罚款计24,619.50元。 

5、2017年1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作出浙外管罚[2017]5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就杭州银行办理经常项目资金收付、未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决定责令改正、并处30万元罚款;就杭州银行违反外汇账户管理规定,决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 

6、2017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以杭银处罚字[2017]10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杭州银行的下列行为分别给予行政处罚:因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处以3万元的罚款;因违反财政性资金及国库税款管理规定,处以20万元的罚款;因违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定,合计处以7.5万元的罚款;因违反人民币管理规定,合计处以2万元的罚款;因违反国库经收管理规定,处以2万元的罚款;因违反征信管理规定,处以20万元的罚款;因违反反洗钱规定,合计处以40万元的罚款。 

7、2017年3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乐清市支行以乐银罚字[2017]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杭州银行温州乐清柳市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未经授权查询企业信用报告的行为,处以罚款人民币5万元。 

8、2017年4月12日,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以浙银监罚决字[2017]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杭州银行萧山支行的下列行为分别给予行政处罚:因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处以罚款人民币20万元;因贷款资金回流转存,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提供质押担保,处以罚款人民币20万元;因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处以罚款人民币30万元;因违规保管客户物品,处以罚款人民币30万元。 

9、2017年4月24日,中国银监会宁波监管局以甬银监罚决字[2017]1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杭州银行宁波分行的下列行为分别给予行政处罚:因与同业业务相关的重要凭证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等内部控制事项,处以罚款人民币20万元;因票据业务贸易背景不真实事项,处以罚款人民币20万元;因项目贷款初步设计和设计调整的批复等文件的复印件系变造问题,处以罚款人民币20万元。 

10、2017年5月26日,中国银监会深圳监管局以深银监罚告字[2017]8号《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对杭州银行深圳分行授信业务中没有及时发现和揭示虚假资料的行为,拟作出罚款人民币50万元的行政处罚。杭州银行表示截至本反馈意见回复报告出具之日,该行深圳分行尚未就此收到正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