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借296亿给融创收购自己?怕是有妖!

万达借296亿给融创收购自己?怕是有妖!
2017年07月11日 19:37 钱涨贵

什么是土豪?两位白衣男子,喝着一块钱一瓶的水,点点计算器,就做成了600亿生意。这是昨天的解释,然而今天万达给出了新解释,借钱给别人收购自己……

7月10日上午,万达商业、融创中国联合发布公告称,融创中国以295.75亿元收购13个万达文旅城的项目股权,并以335.95亿元收购万达旗下的76个酒店。此次交易总金额近632亿元。

对于这笔巨额收购,网络上一片热议。

但是事情有这么简单吗?

10日,孙宏斌对外强调,上述交易所涉资金全部源自融创自有资金。

11日早间的公告披露的交易支付方式为:框架协议签署当日,融创房地产向万达商业支付25亿元作为定金;2017年7月31日或之前,万达商业应配合融创房地产完成对目标项目公司和目标酒店资产的尽职调查,并且双方签署正式协议。正式协议签署后3日内,融创房地产累计支付至合作事项总价款的20%,即人民币126.34亿元,这是第二笔付款;正式协议签署后,万达商业开始准备目标酒店资产转让过户前所需的所有手续,融创房地产推动尽快取得股东在其股东大会的审批,并在90天内支付转让价款累计至335.95亿元,这是第三笔付款。

重点在第四笔。据公告,万达商业收到第三笔付款后5个工作日,万达商业通过指定银行向买方发放贷款296亿元,期限为三年,利率为银行三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融创房地产收到该贷款后2日内,向卖方支付剩余295.75亿元。

也就是说,

万达是通过指定银行向融创放贷296亿收购自己!

孙宏斌如此频频大手笔收购不禁令人产生疑问,融创真的那么有钱吗?频频并购也让资本市场担忧其负债高企。2017年以来,招商国际、中银国际、SWS等券商又先后给融创“卖出”评级。

根据融创中国2016年年报披露的数据计算,其长、短期负债分别为802亿元和326.44亿元,账面现金约698.13亿元,股东权益354.11亿元,以此计算出的净负债率达121.52%。

而据一财网报道,融创中国目前净负债率已达200%,资金来源为融资和加杠杆,香港市场人士忧虑融创负债率高。

自2016年以来不断扩张,融创负债持续上涨,公司净负债率在2015年底只有75.9%,这也预示着融创盈利能力在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融创在2016年还发行了100亿元永续债。若把永续债归至债务栏目下,券商SWS估算融创的净负债率将高达208%。

注册会计分析师李芸表示,伴随着融创2017年激进并购的推进,公司负债率下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似乎自信心满满,他对记者表示,收购万达资产的资金全部来自融创自有资金,公司账面有900多亿元现金。

那万达王老板又真的是“跳楼价”甩卖优质资产?

从目前披露的消息看,万达此次出售的是优质资产,业内称,出售价格便宜到“跌破成本”,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而融创中国仅有577亿市值,它在资本市场不断出击,源源不断的钱,又从何而来?由于涉及各方都是超级大腕,精彩、神秘、莫测等集于市场一身,顿时风声四起。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梳理,万达此次出售的13个文旅项目总投资约5400亿元,其中包括被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寄予厚望的万达城。王健林曾放话“要让迪士尼中国在未来10-20年都无法盈利”。

业内人士称,如此说来,万达此次出售的是优质资产,出售价格也便宜到“跌破成本”。仅广州万达城项目,预计全部投资可达500亿,而万达此次仅以295.75亿的价格出售万达13个文旅项目,用跳楼价来形容毫不夸张。万达怎么了?“廉价”出售资产背后有何隐情?

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浩志表示:这意味着万达逐渐退出中国房地产,其实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减少开发量,第二个阶段就是现在出售资产。万达的原来的发展方向已经到头了,开始将一些过时过剩的业务进行剥离,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商业需求其实越来越少,很多万达广场其实都处于亏损的状态。

而可以看到的是万达出售的只是商业项目,文旅项目中的住宅其实万达仍然自己持有,中国现在的住宅市场没有问题,主要是酒店、商业等出现问题。万达的资金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也有业内人士称,万达此次出售的也并非全是优质资产,比之文旅项目,万达76个酒店项目的出售,则早有伏笔。

在万达集团年初召开的2016年年会上,王健林透露到,2016年年内,万达共开业了18个高端酒店,其中14家五星级酒店,客房6333间。

2017年上半年,万达新开业酒店4个,同时签订6个输出酒店品牌管理新项目,包括马来西亚兰卡威万达嘉华度假酒店。

但酒店板块其实早就是万达的“后腿”。万达酒店去年的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该公司年度收益约为3.742亿港元,同比减少82%。

且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实从去年开始,万达就一直在寻找酒店业务的接收方。

其实早在2014年时,就有媒体曝出,2013年11月时,万达欲整体打包出售其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酒店项目,作价2.5亿元。但3个月之后——这个项目在主动降价到1.8亿元,并两次延期公开拍卖后,依然无人愿意接手,最后只能发出终止公告。且在2014年时,除了该项目,万达在成都合作的酒店万达索菲特大饭店也传出了转让消息。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官网显示,目前万达旗下拥有四个自营酒店品牌,分别是奢华品牌—瑞华,高端品牌—文华,豪华品牌—嘉华和中端品牌—锦华。其中官网上披露的万达在大陆的自家酒店项目有64个,海外有5个,且在大陆的这部分酒店过半位于三四线城市。

有酒店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很多万达的酒店都是万达广场拿地时候的政府硬性要求、必须配套,但这块业务并不赚钱,甚至许多万达广场的配套酒店都不用自家的酒店品牌,而是选择和国外品牌合作。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把酒店部分卖出去,对于万达来说是减负荷,76个项目收购价是335.95亿元,但事实上这部分项目相对应的债务也是巨大的。因为中国五星级酒店的平均房价是逐年下跌的,这个行业已不景气好多年了。

——————————————————————

链接

 孙宏斌究竟是何许人也?

  蹲过监狱。这大概是他身上最受关注的一个焦点。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被北京海淀警方刑事拘留,10天后被正式逮捕,案由是挪用公款。1992年,孙宏斌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罪名是挪用公款13万元。案发前,孙宏斌是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的经理。

  1994年3月,获得减刑的孙宏斌刑满释放。2003年10月,法院改判孙宏斌无罪。

  孙宏斌在1994年出狱后,投身于房地产领域,而此时,轰轰烈烈的中国城市化建设运动也即将拉开序幕。他赶上了这一段历史并随即成功。从联想到牢狱,再到地产,在坊间流传着关于他的各种传闻,而当年入狱及其与柳传志的关系最受关注。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作者宁肯在他的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一书中提供了一种说法。在1990年春天,柳传志召开了一期干部培训班,表面上是讨论“联想到底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的问题,但实际上要解决企业发展部经理孙宏斌的问题。下文故事,即从那年春天说起。

  作者 | 宁肯 

  1990年春天的紧张

  “我不能开除他们”

  1990年春天,柳传志召开了一期干部培训班,表面上是要大家想想“联想到底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的问题,实际上柳传志要解决企业发展部经理孙宏斌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关村一角。图片来自光明网。

  在开班的讲话中,柳传志谈到了震动全公司的企业部自己办的《联想企业报》,批评企业部经理孙宏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此前柳传志从《联想企业报》上看到了宣扬企业部经理具有诸如聘人、裁人、任命分公司经理的权力等提法。培训班上柳传志坚决地说,企业部不能有自己的章程,只能有总裁室批准下的管理制度。

  但孙宏斌并没感到危险的来临,甚至对批评颇不以为然。孙宏斌功勋卓著,企业部在公司也地位显赫、非同寻常,应该说孙宏斌有理由骄傲。培训班结束后柳传志去企业部给孙宏斌及其下属训话,孙宏斌正好不在,柳传志先是肯定了孙宏斌的成绩,但也批评管理上有帮会成分,缺少“大船”意识,而有“造小船”的潜在意识。结果让柳传志吃惊的是,刚说到这里,下面便有几个人站起来说,柳总,我们不是帮会,你说我们有帮会成分,能不能具体说一下?我们直接归孙宏斌领导,孙宏斌骂我们爱听,这与总裁何干?柳传志真没想到。

  一个人说完了,便有另外的人跟上,秩序一时混乱,会议也就无法持续,竟是戛然而止。柳传志非常吃惊,意识到问题性质已经不同,仰天长叹。

  叹什么呢?叹自己不完全是一个帅才?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不是别人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必须当机立断,痛下杀伐,否则对公司将大不利。企业部如此犯上,说明了什么?自己太宽怀了事实上反而会害了下属,这是严峻的一课,很及时。

  柳传志找来孙宏斌,要孙宏斌把那几个下属开掉,试试水。

  我不能开除他们,孙宏斌说。

  果然如此。柳传志已不意外,柔和地对孙宏斌摊牌道:小孙,你是要我,还是要他们几个?这话相当厉害,一竿子到底,口气上很亲切,还是过去的“战友”,却是最后通牒。

  孙宏斌说:我要他们……

  过了会儿才解释道:我要是把他们开除以后,我在这个部门威信何在?我没法管了,我干不了。如果他们真有问题,我肯定会开除他们。

  又说:我对他们评价不坏,你并不了解他们,他们不过是给你提了点意见就被开除恐怕不合适吧?你再想想。

  勺园餐厅聚会事件

  “不必了,我走。”

  孙宏斌比杨元庆来联想早,1988年就到了公司。那时柳传志忙着香港的事务,他在提着30万元港币到香港成立合资公司之前,特意对北京的几位管理层负责人发了话:联想从现在开始不仅要大量招聘年轻人,而且要大胆提拔年轻人,提拔错了不是错,但是不提拔、不培养是大错。

  柳传志着眼联想的未来,于是一大批刚刚毕业不久或者还没有毕业仍在实习的年轻人加入了联想,随着联想的飞快成长他们也飞快成长,从1988年到1990年出现了一批“娃娃官”,其中分量比较重的是杨元庆、郭为,第三个便是孙宏斌。

  1990年,孙宏斌被破格提拔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的经理,主管范围是他在全国各地开辟的18家分公司。这个过程,联想的老人们没有参与,分公司的头头脑脑基本上都是孙宏斌任命,因此孙宏斌在分公司拥有很高的威信。但是联想集团分公司除了听从孙宏斌的管制,同时应该协调好与集团各个部门的关系,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然而集团管理层发现集团对分公司正逐渐丧失应有的权威,管理层开始向柳传志报告孙宏斌的情况。

  最后以一纸孙宏斌权力太大、结党营私、分裂联想、联想要失控的理由将柳传志从香港请回了北京,也才有了那期干部培训班。

  柳传志回到北京之后马上进行了调查,发现问题确实不是空穴来风:外地分公司的人由孙宏斌选任,财务不受集团控制,甚至有人希望孙宏斌带领分公司独立出去。柳传志开始并没把这事看得太重,虽然孙宏斌有些失控,但他也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柳传志相信如果将孙调到自己可监控的范围之内,自己有办法让他成熟和聪明起来,如果他继续不识抬举,再对付也不迟。

  孙宏斌也是一个棱角分明,个性顽强,江湖气浓重的人,这柳传志不是不知道,而柳传志的一个信条就是:如果有两个人可供选择,一个是平庸的好人,一个是能干但有毛病的人,他不会选择前者,而会选择后者。甚至,柳传志宁愿找一个人看着后者,也要用后者。用危险的人是一种本事,柳传志这样以为。

  孙宏斌超出了柳传志的想象,再爱才如命,自己也必须检讨了

  孙宏斌拒绝了柳传志,第二天,孙宏斌的企业部在北大勺园餐厅开会,听说要开除人,属下情绪激烈,群情激愤,孙宏斌喝了酒也十分激动。有人说应该卷款走人,有人说赶紧独立,把货款转移走。

  企业部毕竟还是联想的,还不是孙宏斌的一统天下,有人将此事报告给了尚未痛下决心的柳传志。

  柳传志最后一次召见孙宏斌。孙宏斌企业部办公的地方在中关村大街,与四通在同一栋楼里,以往有什么事都是柳传志到企业部,这次柳传志没有,而是传令孙宏斌到科学院南路老联想办公楼来。孙宏斌到来的时候,柳传志并不知道孙宏斌的几个下属也尾随到了总部,双方都有准备,只是各自不知对方做了准备。总裁办公室只有柳传志一人,没有其他元老,一对一,紧张,张力十足。孙宏斌推门进来,阳光瞬间射入,随着门关闭,又瞬间消失。

  电影《教父》(1971)剧照。

  让人想到《教父》的某个场景。中国的现实什么都不缺,但却缺失在文艺作品中。

  柳传志直言不讳,告诉孙宏斌,他已经知道勺园餐厅聚会的事情。孙宏斌也毫不隐讳地承认。

  “不过这不是我的想法。”孙宏斌说。

  “我已经领导不了你,你单干吧。”柳传志说。

  柳传志让孙宏斌随便挑一个分公司,愿意去哪个都行。

  “不必了,我走。”孙宏斌说。

  两人都够义气,也够江湖。语言背后有太多东西,两位谁都知道不是说的这么简单,答应与拒绝都不简单。

  最后的辉煌

  “起立!”

  4月7日下午,柳传志出手,集合企业部全体人员宣布:开除“勺园发难”最激烈的两个人,封存企业部下属的分公司账号,请公安局的人保卫公司安全。柳传志亲自任企业部经理,孙宏斌即刻离开原职,到业务部去。

  这是类似“紧急状态”下的决定。会场气氛肃杀,已宣布被开除的人同企业部所有人一样,把胳膊抱在胸前,以一种姿势朝着柳传志。室内香烟缭绕,许多人吸烟。孙宏斌大喝一声:把手放下!抱着的手放下了。又喝一声:把烟掐了!又都一同灭了烟。又喊:起立!都起立了,像斯巴达方阵。

  不能不佩服孙宏斌的“带兵”能力,能把一个部门带成像斯巴达方阵一样,整个集团绝无仅有,也难怪他成绩斐然,战功卓著,心高气盛。

  当然,这是最后的辉煌。

  第二天柳传志再次得到密报,企业部有人打算“卷款潜逃”,提醒柳传志防范。柳传志已了解到,孙宏斌领导的下面的分公司掌握着至少1700万元的资金,倘若“卷款而逃”的事情真的发生,必将置公司于巨大财务危机和信誉危机之中。柳传志向中国科学院保卫局报告了情况。显然,这件事已经不再是公司内部的纠纷,有触犯刑律之嫌,因此柳传志又向公安局和检察院报了案。同时派出20多个人星夜兼程,分赴各地查封分公司账目。这些日子联想专门为柳传志请了一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子做贴身保镖,时刻不离左右。

  一切准备停当,这天集团继续开会。孙宏斌还在为自己辩解,嘴硬,一直到听到“停职反省”的决定之后,被带出公司。开始是在西苑宾馆,至少有两个人看着。孙宏斌能吃能睡,看守孙宏斌的人并非完全开玩笑地对他说:看来你还真是个人物,还吃嘛嘛儿香,呼呼大睡。

  孙宏斌说:“我是累的,天天都累,难得清闲。”

  几天后,孙宏斌的几个人得到消息,来到公寓楼。看守者和拯救者手持家伙对峙,一场冲突就要上演,孙宏斌站在房门口厉声呵斥下属,要他们马上离开。下属听话,默然离开。

  变阶下囚

  平和、冷静,像个哲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1990年5月28日,一清早,孙宏斌被北京海淀警方刑事拘留。10天后正式逮捕,案由为挪用公款。公安调查发现孙宏斌曾将公司的资金转移到另外一家公司,且数额不小。孙宏斌辩解说自己绝无“化公为私”的企图,只是因为公司财务制度僵化,手续复杂,才要留下一笔流动资金,以便为公司做生意时“用着方便”。

  检察机关也的确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显示孙宏斌对这笔钱有贪污迹象,但尽管如此,擅自挪用公款也已构成法律问题。1992年8月22日,在海淀看守所经过漫长的27个月后,孙宏斌接到了法院的刑事判决书,他因挪用公款13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叱咤风云的孙宏斌变成了一个囚犯,他住的牢房最多时住了30多个人,他见识了另一个社会。每天的生活就是画掉一个日子,一天一天地画,因为他是清华大学的硕士—那时硕士还少,特别又是清华的硕士—人们惊异他会进来,因此他在号子里面挺受尊重,也学了不少黑话。四年后,1994年3月27日,孙宏斌刑满释放,走出监狱的大门时,他看到了自由世界的第一抹阳光。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1994)中的“囚徒”哲思。

  在监狱中他得到的一切是:平和、冷静,像个哲学家一样思考问题。他出来后没有在北京逗留,没有与那些期盼和他见面的人喝酒、聊天,讲述监狱中的生活。他已告别过去,当天就回到了天津。

  在狱中他就想好将来出去做房地产代理。办执照时费了一番周折,不过这难不倒他。公司名字最终确定为“顺驰”,英文意思是姓孙的人的公司。还是在孙宏斌走出监狱前,孙宏斌就与柳传志在监狱外见了一面。那次监狱里的一名教官派孙宏斌出去买个电脑软件,孙宏斌找了个人与柳传志联系,说是想见一面。

  东山再起

  在房地产市场腾飞

  四年了,柳传志也没忘记孙宏斌,在新世纪饭店楼顶上一家川菜馆,柳传志见了孙宏斌。没带任何保镖,没做任何防身准备,四年没见,两人相视片刻,目光里两人之中既没有总裁,也没有囚犯,只有时光与人。孙宏斌告诉柳传志自己准备做房地产代理,柳传志平淡地问孙宏斌有什么优势,孙宏斌同样平淡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酒打破了某种东西,孙宏斌也说出了自己的悔恨,碰了一下柳传志的杯:我原来有一个误区,我如果不那样做,就不是我了。

  喝了一口,看着当年自己的顶头上司:后来再想想,才觉得情况不是这样,其实你不需要改变你的性格,你只是要把环境分析得清楚一点,把事看得更明白,就有可能不至于把事情搞糟。柳传志轻叹,碰了一下孙宏斌的杯。孙宏斌说,三年十个月的牢狱生活里他天天在想这件事,现在有机会见面可以说说了。

  听上去像是道歉,又像倾诉。像是渡尽劫波仍是亲人。

  这是不可思议的场面,无论在柳传志还是孙宏斌的一生中都绝无仅有。两个人一个才30出头,一个已年过50。柳传志对孙宏斌感叹地说,能在监狱里面挺过来,不容易。

  “宏斌,你记住我说的话,以后,什么时候你都可以对别人说,柳传志是你的朋友。如果需要什么帮助的话,我个人,包括李总,包括张总,我们都可以提供,入点股也行……”

  但孙宏斌婉拒了柳传志,也婉拒了所有愿出钱帮他东山再起的朋友。他要从零做起。果然,没几年孙宏斌便东山再起,在房地产市场做得风生水起。柳传志佩服孙宏斌,孙宏斌是个山峰,也是险峰。柳传志看得清楚明白,他不惧险,但尽量避险;他欣赏华山,也曾亲临,但更愿坐在泰山上。

本文综合编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