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牵动着谁的神经?

苏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牵动着谁的神经?
2017年02月16日 09:55 中新经纬

  作者 苏剑(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受供需结构变化和全球货币宽松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期迎来新一轮快速上涨。主要大宗商品中,国际油价持续震荡盘整,铜价则先跌后涨,伦敦市场铜价一度创下19个月来的新高。世界银行在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场前景》报告中预测,2017年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将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其实,早在2016年年初时大宗商品价格就结束了约1年半时间的下行走势,开始触底反弹,其价格上涨对于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渐显现。随着我国对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原材料需求快速增加,对外部资源的依存度不断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正成为外部经济因素冲击中国经济的重要来源。2017年1月12日,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5.5%。中钢协数据也显示,2016年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也超过了85%。

  以工业原料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显著影响不可忽视。作为工业产业链中上游行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工业原材料参与经济的投入产出过程,并通过产业链的传导影响下游行业的生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首先影响国内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随后沿着产业链扩散到实体经济的其他相关部门,最终产生国内经济波动。

  以下以原油为例详细谈谈其影响。原油是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提升,当原油价格向上波动的速度和幅度超过正常水平时,宏观经济状况就会受到较大影响。从历史来看,2014年下半年的原油价格大幅下降以及2016年年初开始的显著反弹,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已明显显现。主要体现为,2015年宏观经济面临的通缩压力,以及2016年后半年显现出的“滞涨”迹象。以2016年的上涨视角来看,原油价格显著上涨增加了宏观经济的脆弱性。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压低经济增速。原油作为基础性能源,需求弹性较低,在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原油价格上涨将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影响国内经济。从消费角度看,原油价格上涨,以原油为原材料的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居民真实收入下降,国内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从投资角度看,原油价格的升高导致企业利润减少,削弱了企业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削弱投资意愿。从对外贸易角度来看,国际油价上涨将会给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带来压力,致使全球有效需求收缩,导致国内出口需求受到负面影响。另外,油价上涨还将进一步恶化国内传统加工贸易行业的比较优势,致使出口加工贸易继续下滑。同时,随着进口额因原油价格上涨而增加,国内贸易顺差将存在减少的趋势。根据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测算结果,国际原油价格上涨10个百分点,将导致GDP增长率下降约0.04个百分点。

  第二,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相比较于国内经济增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价格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国际原油价格变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影响国内物价。首先,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作为输入性通货膨胀因素,直接推动相关国内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其次,通过生产成本途径拉高通货膨胀率。能源价格是基础价格,由于石油能源产品通常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其价格上涨将以原材料和生产要素上涨的形式,通过产业链进一步传导,从产业链的上游传导到石化产品生产的中下游,致使企业生产成本普遍上涨,进而扩散至社会生活中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上升。再次,通过物价上涨的传导效应引发全社会商品价格上涨。由于与原油价格相关的生活资料(如水、电、天然气等)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所占的权重较大,原油价格上涨将通过生活资料渠道传导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引发宏观经济通货膨胀压力。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经过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框架定量测算发现,国际油价上涨10%,通货膨胀率将上涨约0.26个百分点。

  第三,通过预期途径影响经济活动。原油价格不确定性增加,将导致企业和消费者推迟原来的投资和消费决策,这种预期效应可能导致投资和消费信心受到冲击,影响真实的或者预期的经济活动,导致需求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第四,加剧国内经济的金融风险。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从经济基本面和投机两个渠道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股票、债务和外汇等市场,进而拉升国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具体来看,首先,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加大国内相关企业成本压力,利润空间被压缩,企业经营风险上升,并沿着产业链传导至各个行业,对石油板块和非石油板块的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不同程度的负向效应,冲击国内的股票市场。其次,原油价格波动导致国际资本流动频繁,跨境资金频繁流动导致外汇储备波动较大,提升外汇市场风险。尤其是当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时,将恶化国际收支,导致外汇储备下降,致使人民币贬值压力和资本外逃风险上升。再次,引起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是投机性资金的炒作,这种资本市场的投机气氛将传导至国内,造成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进而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增加。(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苏剑,美国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国际经济学与金融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欢迎转载,注明来源“中新经纬”,即视为已获转载授权。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