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来袭?这一大波物价上涨已引起经济学家注意!

通胀来袭?这一大波物价上涨已引起经济学家注意!
2017年02月21日 18:40 中新经纬

“2017年通货膨胀压力不可小视,甚至已经有专家认为会出现滞胀。”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的观点引发舆论关注。至此,这一波物价上涨已经成功引起经济学家的注意!

1

 物价上涨 通胀来袭? 

食品、家电、白酒、纸张……,这些行业近期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涨!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来看,也在反应出了这一趋势。

2017年1月份, 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去年12月扩大0.4个百分点,创下2015年1月以来的新高。PPI上涨6.9%,涨幅比2016年12月份扩大1.4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创逾五年新高。 

资料图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对经纬君(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去年以来,随着各级政府对房地产投资的限制加大,一些进入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受制于政策会陆续转移到其他领域,从而引起物价上涨。但出于炒作的物价上涨对经济增长没有实质性好处,也不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就很可能会产生经济滞胀的效应。

尹中卿近日对媒体指出,中国现在的货币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的压力始终存在。去年四季度以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PPI大幅回升,这是很少有的。“所以,2017年通货膨胀压力不可小视,甚至已经有专家认为会出现滞胀。”尹中卿说。

不过,《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15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通胀压力不会加大。文章援引专家观点指出,1月份CPI涨幅受春节等因素影响有所扩大,若剔除这些特殊因素,物价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且依旧处在合理区间。 

   

这一判断与国开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杜征征的观点有些相近。他对经纬君(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目前CPI相对温和,2月份CPI涨幅预计在1.7%左右,或达全年最低点,在中性条件下,全年CPI同比上涨预计在2.4%左右。“只要在3%以下,就问题不大。且PPI的低基数效应会在下半年逐步减退。”

2

央行首提“稳健中性” 货币政策释放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货币政策迎来拐点。近日,央行发布了《2016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对货币政策的描述,一改以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首次采用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的表述方式。

在宏观经济展望部分,央行特别提到通胀预期有所上升,未来变化值得关注。

报告指出,未来物价涨幅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状况和供求相对变化,当前经济运行总体较为平稳,既有上行动力也有下行风险,基数因素可能使未来一段时期同比物价涨幅放缓,这些都有助于物价形势保持相对稳定,当然也存在不确定性,须继续密切关注。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组指出,这里的用词是“预期上升”,而不是实际压力上升。这表明央行对通胀仍有保留态度,还不认为目前进入了高通胀环境,也因此不会贸然紧缩。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指出,央行对未来物价持相对放心的态度,且认为目前的PPI回到高位存在一些利好,因此货币政策不太可能过紧。

3

如何避免高通胀风险?

“之所以要把经济增速稳下来,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治理通货膨胀的条件会更加充足一点。”尹中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通货膨胀是2017年的一个风险。如果经济在增长,那么通货膨胀的问题还小一些;如果经济在下行,物价上行,这种滞胀的趋势更加危险。

杜征征认为,“虽然目前处于温和通胀,但值得密切关注。”

他指出,要避免高通胀,需要从三方面进行风险防控:一是房价仍需调控,不仅是限购,还应该运用综合调控手段;二是要高度重视工业品价格上涨幅度,供给侧改革需持续推进;三是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平稳运行阶段,更要注重对政策松紧度的把握,“从总量上把控好流动性大闸门”。

杜征征同时提醒说:“但要充分考虑供需平衡,不能出现因为供给严重短缺带来的原材料或者是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否则成本会逐渐传递到中下游。”

 这些热门文章你或许也喜欢! 

马云称与百联合作是“自由恋爱”,阿里新零售版图怎么画?

四大证券报同日论“再融资新规” 这些上市公司将受影响!

指出京东“白拿”涉嫌违规的机构有多牛?合规是2017年主基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