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副主席为万能险正名:本身没有问题

保监会副主席为万能险正名:本身没有问题
2017年02月22日 17:02 中新经纬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 来源:中国网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指出,社会上对万能险的看法较多,甚至对其污名化、妖魔化。黄洪表示,万能险是一个成熟的产品,并没有问题,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万能险监管制度,监管标准高于欧美。同时黄洪指出,我国万能险业务存在一些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

  发布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黄洪,针对近年来被部分中小险企借以迅速做大规模的保险产品万能险,以2700余字的大篇幅,逐一解答了这一险种的种种问题。

  近年来由于受少数保险公司举牌的影响,万能险广受社会的热议。黄洪指出,一个金融产品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广泛地受到热议,恐怕在我们国家的金融发展史上也不多见。社会上对万能险各种观点、看法、说法多,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的人甚至对万能险污名化、妖魔化。

  对此,黄洪表示,万能险是一个成熟的产品,万能险本身并没有问题。万能险进入我国是2000年,到2016年,我们国家的万能险占总保费的份额是31.4%。黄洪强调两点,一是万能险是一个保险产品,它具有风险保障功能,而这个风险保障功能正是区别于其他金融产品的内在本质属性。二是万能险不能理解为万能的保险,或者是保万种风险的保险。

  黄洪指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万能险的监管制度,监管标准高于欧美国家。这可以从风险保额、产品期限、最低保障利率、最低现金价值、资本约束五个维度来看。

  黄洪表示,我们国家万能险业务发展平稳健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到2016年,万能险业务占市场份额31.4%,与普通寿险、分红险形成了三足鼎立、均衡发展的局面。总体来看发展是健康平稳的,风险是可控的。

  同时,黄洪指出,少数保险公司在万能险经营中确实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一是少数保险公司万能险业务一险独大,而且期限普遍偏短。这个问题有可能导致的风险点就是业务的大起大落,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性。二是短期负债配长期资产,形成资产负债错配,这有可能给公司经营带来现金流承压的风险隐患。

  对此,保监会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完善了万能险监管制度。从精算定价到产品设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强化了万能险负债准备金的监管,以确保公司有能力兑付未来到期的债务。二,建立了万能险业务规模、期限结构宏观调控机制。三,开展了全行业现金流压力测试,尤其是加强了对重点公司的日常监管,对一些重点公司都有风险预案。四,加大了对现场的检查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一些公司在万能险业务发展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

  黄洪指出,对万能险业务的监管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一是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保险业姓保更加凸显,2012年到2016年,我们国家寿险业保费平均增速为30.4%,但是同期我们国家寿险风险保额平均增速达到了69%,保费的增速是风险保额增速的2倍多,说明我们的风险保障增长远高于我们的保费增长。

  二是负债成本明显降低。在维护客户合理预期的前提下,去年年底到今年初,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比2016年上半年的时候大致下降了1个百分点,我指的是结算利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三是万能险的负债期限不断拉长,整体寿险业的负债期限也在拉长。我们三年期以上的产品占整个保费的比例是81%,也就是说三年期以下的占19%。四是现金流充足,风险总体可控。2016年,全国寿险行业现金净流入达到了14564亿元,近1.5万亿,同比增长了95.8%。

  媒体反映,有人担心近年来保监会对寿险公司负债出台了一系列监管组合拳,这些寿险公司能不能承受得住,会不会形成新的风险?黄洪指出,今年1月份,全国寿险保费达到了7579.6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期缴保费同比增长了49.3%,1月份寿险公司的净现金流入达到了3412亿元。从这个意义上看,有人担心的这个事情目前还没有发生。(中新经纬APP)

(欢迎转载,注明来源“中新经纬”,即视为已获转载授权。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