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上任第一把“火”:银监会掀起同业监管风暴

郭树清上任第一把“火”:银监会掀起同业监管风暴
2017年04月12日 09:29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电(罗琨)金融圈尚未从项俊波落马的震惊中缓过来,一不留神又迎上了银监会“当头一棒”。新官上任三把火,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上任一个月后将第一把“火”烧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身上。

4月10日,银监会下发《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6号文”)。与此同时,银监会官网亦发布文章《银监会加大监管处罚力度》,一口气公布了25项行政处罚信息的详情,更耐人寻味的是,文中还提及:目前,又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已经立案,正处于行政处罚调查审理程序中。

4月10日晚间,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获取的文件显示,金融圈内流传着一份银监会近期发布的《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剑指三大金融套利行为,措辞之严、规则之细均超过市场预期。

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一场监管风暴已经掀起,一切可能才刚刚开始。 

6号文“摸底”意味明显信号意义不容忽视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发布的“6号文”摸底意味明显。

国内一名大型基金人士指出,该文是监管当局注重“实质重于形式”和“穿透原则”的延续,是有史以来对同业条线最严的一个监管文件。“不过,由于该文件每一条细则前面都加了‘是否’两字,因此更像是一个监管当局对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方面的摸底调查文,要求各银行首先进行自查并汇报。”上述人士称。

不过尽管如此,银监会动作频频背后的信号意义仍不容忽视。“这一次可能只为摸底,处罚和后续的监管文件还在路上,对监管风险的释放,不要太有信心。”富滇银行理财银行部投资经理谭松珩称。

谭松珩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不管‘6号文’要不要严格执行,会以多大的尺度去监管和处罚,从意义上说,中央已经对金融市场的套利和空转表示不满了,这种信号本身就需要重视。”

华创债券分析师周冠南也指出,监管收紧只是开始,应警惕更全面的协同监管政策落地。“近期各监管部门政策落地速度加快,对于过去两年内快速膨胀的同业链条及其资产端高速增长的债券投资从严监管的态度明确,未来杠杆操作、同业扩张、监管套利等行为将受到约束。如果说此前MPA考核是宏观审慎监管的大框架,那么未来直接针对同业链条的监管政策将逐步落地,这些政策对于债券市场的影响会更加直接和严肃。”周冠南指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指出,在今年防控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从货币政策环境到金融监管都有收紧的趋势,监管大体趋势是对存在的风险点进行逐一排查,并在一定期限内逐步整改。

银监会此次发文涉及银行业务范围很广,既包括信贷业务,也包括近年来发展很快的非信贷业务,如债券投资、同业业务、理财资管等。一名银行业人士认为,银监会的目的之一是防止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交叉感染,杜绝其对金融秩序造成的冲击。

曾刚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监管部门会按照这些要点在要求银行进行自查的同时强化监管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步整改。 

短期利空明显,长期影响市场存分歧

曾刚分析称,总体来讲,监管环境总体收紧,银行原来很多灰色业务模式在未来会受到越来越严厉的约束,过度发展的势头有望得到控制。长远来看,这有利于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短期内,来自于套利的收益会有所下降,但中长期的潜在风险将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套利空间的消除,也有助于银行回归正常、健康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轨道,这对银行业的长远稳健发展是有利的。”曾刚称。

龙江银行首席分析师蒋书彬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指出,“6号文”的下发,一方面表明监管放松的短期性不可期待,另一方面监管以自查为主,雷声大雨点小的可能性存在,总体可能对市场影响有限。“监管保留了惩戒空间,如果后期杠杆仍然居高不下,监管可能会杀鸡儆猴。所以,短期可能造成利空影响,长期影响尚待观察。”蒋书彬指出。

华创债券分析师周冠南则认为,对于债券市场而言,监管利空可能才刚开始,“利空出尽”远未到来。“监管的严格执行将使得银行被动去杠杆的速度加快,未来会有更多的银行出于监管压力收缩同业链条,资产端也将同步收缩,带来债券市场的抛压。从我们的调研中可以发现,近期银行委外产品已经出现收缩趋势,未来收缩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周冠南称。 

同业存单临大考,后市降温?

近期,同业存单量价齐升的局面也引发了市场众多关注。由于债市信用风险集中爆发、资金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同业存单+理财”模式盛行。据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统计,目前已有416家商业银行公布2017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合计规模逾14.56万亿,超过去年全年12.99万亿的实际发行量。2017年3月上旬,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已达7454.9亿元。

吴琦指出,由于同业存单对同业存款替代效应,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因此受到商业银行的竞相追捧。由于之前同业存单未列入同业负债,不受MPA广义信贷增速考核,商业银行可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绕开监管,滋生了大量违规行为,其过大的规模和过快的增速也进一步放大了金融体系杠杆。

部分银行过度依赖同业存单来进行套利的行为已经引发监管层警觉。“6号文”明确指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的依赖度”、“督促同业存单增速较快、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比例较高的银行,合理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 近期下发的通知附件也提出要整改同业存单套利行为:“是否通过大量发行同业存单,甚至通过自发自购、同业存单互换等方式来进行同业理财投资、委外投资、债市投资,导致期限错配,加剧流动性风险隐患;延长资金链条,使得资金空转套利,脱实向虚。”

吴琦判断称未来银监会或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项目,进而通过MPA考核来进行规范控制。

对于同业存单的监管也让众多金融机构感慨:监管当局越来越专业了。“银监会真是与时俱进,以前非标出来了三年才开始出来监管,现在,同业存单套利才玩半年就出来管了,郭主席虽然只是摸底,但至少对金融市场怎么玩,算是门儿清。”一名业内人士称。

在监管收紧和利率上行的环境下,同业套利的空间也已经在收缩,同业存单后市是否会降温?曾刚预计称:“市场本身也有回调需求,在监管约束和利率上行的环境下,同业存单发行速度可能会下来。”

他同时认为不宜将同业存单妖魔化。“长远看,我仍然看好同业存单作为主动负债工具在银行业转型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应把所有罪责压到同业存单身上,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不过,谭松珩认为,存单降温的唯一条件是之前配置的资产到期,资产没到期,负债只能接着滚,或者把资产抛售。(中新经纬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