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向松祚:地方债没有违约风险

专访向松祚:地方债没有违约风险
2017年07月16日 10:56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6日电(罗琨)近期债券通的上线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进展,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不过,有一些声音指出,在债市不断吸收境外投资者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而与此同时,一些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市仍抱观望态度。如何看待这些质疑的声音?

  在15日-16日召开的“2017国际货币论坛”间隙,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接受了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专访。他指出目前中国债市评级虽然存在问题,但地方债不会出现违约风险,债市开放不会削弱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反而更有助于央行调控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主办方供图

  地方债不会出现违约风险

  一直以来,国内很多债券评级虚高现象严重,超八成以上的债券评级不是AA就是AAA,且同一公司债券在国内外评级的差距巨大,这也成为很多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市仍踟蹰不前的原因之一。这些评级虚高的债券是否也隐含着巨大的违约风险?

  向松祚认为,中国的利率债实际上是政府信用(担保)的。“其实中国政府的债,不需要有任何的担心,不会出现违约,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券。因为中国是个统一的政府,即使某些地方政府出现问题,中央政府一定会bail out(救援),去承担这个风险,所以利率债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当然对收益率或者是价格方面,风险肯定是存在的,这种风险哪个市场都有。”

  而至于信用债,向松祚则明确提出这些债券当然会有违约的风险。他进一步指出,现在提倡打破刚性兑付,让投资者或者和发债人双方承担这种风险。“如果打破刚性兑付,评级方面的问题我相信会有很大的改变。”

  他也同时指出,城投债肯定是有风险的,但城投债的多数都是有政府在背后担保,和民营企业发的债的风险相比仍然是比较小的。

  债市开放更有助于央行调控货币政策

  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The Impossible Trinity),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那么债市开放是否会削弱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向松祚指出,货币政策独立性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他指出,货币政策独立性意味着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工具调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包括利率。“在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即使是海外的投资者占有中国债券市场的份额特别高,甚至超过三分之一,我认为他更有助于央行调控货币政策。实际上现在央行越来越多地转向利用货币政策在债券市场来调节流动性,管理市场的利率预期,所以这个开放对货币政策本身的完善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短期之内不会倒逼国内市场利率下行

  此前有市场分析指出,中国债券市场一旦与国际市场接通之后,国内企业、金融机构的发债走向国际市场,其利率水平自然会被逐步拉低,这有利于倒逼国内资金利率的下行。

  向松祚认为这一情况短期之内不太会发生。他分析称,海外很多机构预测可能每年有1000亿美元左右会进入到中国债券市场,但是实际上这与我国本身十万亿美元的余额相比并不算很大。

  “如果未来流动性变得越来越好,特别是海外的投资者的占有份额越来越高的话,那当然会对国内市场的利率稳定,特别是国债收益率的稳定是有帮助的。”向松祚说。

  外资机构无需担忧监管规则变化风险

  债券通开放后,一些外资机构仍旧保持观望态度,有分析认为部分机构担忧国内监管规则的变化将导致其前期投入白费。向松祚认为这一隐忧实际上并不存在。

  “在债券通开通之前,香港金管局和人民银行外管局包括中债登做了大量的监管方面的对接工作,我认为监管的问题不会引发投资者的担心。当然北向通在投资者的资格、资金的往来、做市商的机制安排等方面可能还会有些细节方面会要完善,但其实在7月3号开通之前已经做了非常细致的测试,所以我认为外资不太会有这方面的担忧。”向松祚指出。(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