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谈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改革:更加体现市场供求关系

官方谈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改革:更加体现市场供求关系
2017年09月29日 13:51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9日电 在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表示,坚持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总的思路,还是要保留基本的政策框架,但要增加政策弹性,要让价格更加准确地体现市场供求关系。但无论怎么改,必须要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须要保障农民种粮的基本收益。

  今年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每斤分别下调了3分钱、2分钱、5分钱,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与2016年持平。对此,韩俊解释,就是要发出信号,稻谷已经是出现供大于求的问题。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图片来源:中国网

  他称,在三大粮食作物当中,小麦供求基本平衡。2016年数据显示,小麦供求基本平衡,有200万吨左右缺口。今年小麦供求基本平衡,大概有5、600万吨供大于求的剩余。现在,政策性小麦库存拍卖财政不用贴钱,没有价差损失补贴,其购销关系在三大粮食作物中是比较好的。而稻谷收购价格从今年开始做出调整,是因为现在我国稻谷供大于求的压力越来越明显。稻谷不像小麦可以存那么长时间,也不像玉米产业链那么长,所以库存压力非常大。

  据介绍,玉米价格2016年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对农民进行生产者补贴。之所以这么改,是因为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不断提高,2014年达到1.2元/斤,玉米定价太高,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都不用国内玉米做原料,导致政策性玉米库存越来越庞大。韩俊认为,过去1.2元/斤的收购价是不可持续的,而实施改革后,农民种玉米的基本收益可以得到合理保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小麦和稻谷要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

  “今后怎么改,我们正在研究。总的思路,还是要保留基本的政策框架,但是要增加政策的弹性。也就是说,要让今后价格更加准确地体现市场供求关系。如果价格信号过度扭曲,将来就像玉米一样。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基本政策取向是稳定政策框架,增加政策弹性。”韩俊说。

  他还表示,无论怎么改,必须要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须要保护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必须要保障农民种粮的基本收益。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中新经纬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