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未来中美经贸合作仍需互利共赢

白明:未来中美经贸合作仍需互利共赢
2017年11月10日 15:00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10日电(刘雪滢 张芷菡)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下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行中,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成为重点议题。而在两天时间内,中美经贸合作的金额已经达到2535亿美元。

  特朗普此次访华签订大额订单预示着中美贸易怎样的发展方向?中美经贸合作又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就此,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专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中美两天创纪录签经贸大单2535亿美元

  商务部部长钟山在11月9日下午中美企业家对话会上表示,中美两国企业创造了奇迹,经贸合作的金额达到2535亿美元。这既创造了中美经贸合作的纪录,也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史上的新纪录。在同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特朗普此次访华期间,中美两国企业还会有不少合作协议。

  此前根据相关报道,在特朗普及其商贸团落地仅2小时后,中美企业家就已经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签署19项商业合作协议,涵盖生命科学、航空、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总计约90亿美元。

  对此,白明认为,在经贸合作中一定要体现出互利共赢。他说:“虽然现在还无法获知2535亿美元经贸合作的单子中涵盖哪些行业较多,中美双方哪方购入较多、卖出较多,但是我认为在合作中一定要体现出互利共赢。”

  根据公开信息,此次中国对美进口的订单,大多集中在能源、大宗商品和基建领域。比如,中航材与波音签署了300架飞机采购协议,总价370亿美元;中国承诺在2017—2018年度,再向美国进口总价50亿美元的美国大豆;此外,中石化等还要帮助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开发液化天然气资源,涉及430亿美元,或创造1.2万个岗位。

  能源合作体现为互利共赢红利共享

  此次特朗普访华的随行商贸团中,有大部分成员来自能源和大宗商品企业,在29人中有11人来自能源环保企业,其中包括污水处理公司Viroment、污水处理公司Drylet、环境监测企业I.M。系统集团、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供应商Digit集团的高管等。基于此业内分析认为,在能源环保领域,中美的合作有望迈上新台阶。

  白明认为,中美双方在能源环保领域的合作体现为互利共赢、红利共享。“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而美国伴随着页岩气革命、新能源开发越来越向能源出口大国迈进,这就使得中美双方的供给和需求能够匹配,从而达到贸易的最佳效果。”他说。

  白明进一步指出,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红利可以具体体现为五类,除了在能源方面表现为红利的共享,还体现为红利的创造、互动、延伸以及扩散。

  中美间的贸易发展要出现新的结构

  根据11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前10个月,中国对欧美日东盟等市场进出口均较快增长,均较高于进出口总值15.9%的增长。其中中美贸易总值为3.21万亿元,增长17.2%,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2%,进口累计同比增长15.6%,出口累计同比增长21.9%。

  同时可以看到,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服装、鞋类、纺织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2.55万亿元,增长8.6%,占出口总值的20.5%。

  关于中美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白明指出:“外贸的增长关键是要有可持续性。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很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这种产品逐渐会被替代。在目前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加快转变贸易的发展方式,从而形成新的优势。中美间贸易发展要出现新的结构,中国出口的产品也要向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转变。”(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