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才入市!老百姓养命钱的收益连通胀都跑不赢?

不得已才入市!老百姓养命钱的收益连通胀都跑不赢?
2017年03月01日 15:34 彩贝财经

人社部今日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表示,2016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是2.84万亿元,总支出是2.58万亿元,当期结余是26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3.67万亿元。针对大家关心的养老金入市问题,人社部回应称,2016年年底正式启动养老金投资运营实施工作,首批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约的是7个省,涉及资金3600亿元,目前资金在划拨过程中。但养老金投资运营并不意味着入市,进入股市只是养老金投资的一种选择。养老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最主要考虑的还是基金的安全。

养老金入市的慢慢长征路

养老金投资股市自去年开始就被频繁提及,一方面冷清的A股市场可关注的热点本来就少,另一方面“韭菜们”也需要强心剂来不断慰藉自己受伤的心灵。而养老金入市近日再度出现在公众的视线是2017年2月25日,一家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人士表示,养老金投资的资金已经到账了,到位的组合已经开始投资了。市场开始猜测,养老金入市的慢慢长征路是不是要开启新篇章了?

构想期(2011-2014)

证监会研究中心从2011年开始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入市的中国版“401K计划”,力主通过调整养老金制度结构,推动养老金入市;2011年11月,时任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表示:如果能将我国的地方养老保险金投资股市获取收益,将对个人、政府和资本市场大有好处。

(小贴士:美国401K计划是美国养老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养老金入市部分借鉴了美国的401K计划。美国的401K计划在1970年代最初提出,标志是1978年的税法规定的401K条款,1980年代401K计划逐步落实,1990年代401K计划进入高速发展期。)

试点期(2012-2015)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经国务院批准,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受托投资运营广东省和山东省各1000亿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并取得较高的收益水平。

立法期(2015-2016)

主要明确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以及运营机构。投资范围: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拓宽了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规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运营机构:16年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通过法律的形式授权全国社保理事会运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实施期(2016至今)

2016年11月,公布养老保险基金的4家托管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2016年12月,评审出21家投资管理机构(14家基金公司、6家保险公司和1家证券公司);2017年1月6日,广西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400亿养老金委托投资合同。(参考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整理)

养老金为什么要入市?社保基金是个好榜样

养老金投资股市的道路虽然荆棘,但追溯养老金入市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缓解“空账”缺口的迫切任务这几年一直摆在面前,而想解决这一顽疾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

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公布利息收入等信息综合分析,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基本维持在2%左右。若按照2%投资收益,减去通胀水平,实际收益率基本为负,2000年到2015年间的平均实际投资收益约为-0.25%,年均贬值约为72亿。套用人社部的话来说,这养老保险基金真是太安全了!而相较而言,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收益则明显跑赢通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此前公开透露,全国社保基金年化平均收益率为8.4%。

分析养老金入市之后的投资风格,其实也可以借鉴社保基金的投资路线来研究。根据测算,最近两年社保基金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在12%-13%之间,由于养老金的风险偏好更低,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将略小于社保和保险。具体到操作经验,社保基金主要配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风格上偏好主板及大盘股,结构上价值股中最偏好银行、公用事业、化工,成长股中最偏好医药、传媒、计算机。

入市不是托市 投资者要有颗平常心

养老金投资股市其实更多的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分析全局后的一种判断。人社部也特别强调,养老基金的投资实施是个逐步过程,是由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基金结余状况和结构状况,做好基金中长期测算工作,制定委托计划。所以,具体到启动实施,各地并不是一个时间点整齐划一地来实施的。言外之意,看待养老金入市应有颗平常心,投资者切勿盲目跟风鼓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