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抛弃次新股的时候,它用130%的收益教你做人

在你抛弃次新股的时候,它用130%的收益教你做人
2017年07月03日 18:29 彩贝财经

长期以来,次新板块一直都是A股投资者最喜爱的投资标的之一。

一方面,A股上市门槛较高,核准制下的上市公司在投资者看来,质地有一定的保障,同时A股目前退市概率较低,两个因素的叠加使次新股成为高风险收益比标的。

另一方面,次新股由于盘子相对较小、不存在套牢盘、大股东限售期等因素造成股价拉升相对容易、抛压相对较小,所以市场资金的关注度极高。加之A股市场的散户占比较高,整体风险偏好相比海外资本市场更高,次新股享受的估值溢价自然更高。

但今年以来随着市场监管趋严,次新股也因为题材炒作降温而出现杀跌,不少个股更是一度遭遇股价“闪崩”的情况。与此同时,上半年A股市场在经历IPO急速去库存之后,市场对次新板块的投资价值也开始重新审视。

中小投资者在次新板块大幅杀跌的情况下,更是叫苦不迭。次新板块真的应该彻底被遗弃吗?

小白给大家看一个今年1月1日成立的组合,

这个次新股组合自1月以来,虽然整体波动较大,但大多数时间的收益率都是“完爆”沪深300指数的收益。截止今日,130%的收益相信很多投资者根本不敢相信这是从A股的次新板块中优选出来的组合。

其实券商策略团队早就表示,次新股的这一轮杀跌并非是一棍子打死,板块内个股的分化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新趋势。根据公司业绩体量、增长情况、行业地位等因素,一些保持较高增速的优质次新股不应被“错杀”。

如何挑选真正有价值的次新股?

说到次新中的绩优标的选择,彩贝财经的机器人开了个好头。

据此,小白为大家梳理新一轮次新股标的优选的几大要素。

次新股的择时

首先,新股的特征为上市初期容易受到资金关注,上市不满1月的次新股表现机会较明显,而上市6月以上的次新股反应明显迟缓。

其次,次新股受到资金追逐的程度和新股的发行节奏有直接关系,适度新股供给会引发市场大量资金追逐少量的新股,从而带动次新股估值上行,反之,次新股的股价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

最后,次新股有较为明显的业绩周期,往往上市当年的业绩颇为亮眼,未来业绩逐步走下坡路。因此,利用好次新股的年报效应也是重点之一。

次新也要看重质地、选龙头

过去的次新股行情龙头,往往看重的是市值小、股本小、筹码集中,而对于实际经营情况、成长力,没有过多的判断。自去年IPO加速以来,反而是总市值较大的次新股涨幅更高,即使剔除银行和非银金融次新股,大市值组的次新股涨幅也远高于小市值组的次新股。这一变化在2017年更加明显,很多没有业绩的新股,上市不到五个交易日便分分开板。

随着注册制的渐行渐近,新股将不再是稀缺资源,只有质地好的才会更受到资金关注。

估值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

以TTM市盈率为标准,将2016年以来上市的已打开涨停的次新股进行划分,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低市盈率组的次新股涨幅要显著优于高市盈率组。当次新股市盈率超过70时,相较大盘已无超额收益;当次新股市盈率超过130时,相较大盘超额收益率约为-15%。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进行划分,次新股板块中涨幅较高的行业是金融、交运、钢铁、电气设备、公用事业等,均是传统估值较低的板块或预期盈利有所改善的板块。

以上只是小白对于当前次新板块的一些浅析,每个投资者可能对次新股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但目标应该都只有一个——获取收益。与其纸上谈兵,不如来彩贝财经试试机器人的量化组合,或许比你想象的更好。

更多智能优选,关注彩贝财经微信公众号(icaibei)。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