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遇冷,配股融资“蠢蠢欲动”?

定增遇冷,配股融资“蠢蠢欲动”?
2017年06月07日 20:05 飞笛智投

文/飞笛资讯研究员 李双良

以下内容来自于飞笛资讯产品:风口策略

自今年2月份,刘士余任证监会主席以来,就频频放出组合拳收紧再融资,再融资金额和募集资金投向上都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一度火爆非常的非公开发行(即定向增发)。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6年两市定增规模再创新高,全年融资近1.7万元,大约是IPO融资的10倍。

但再融资新规出台后,无论是参与定增的上市公司数量还是募集的资金量,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叠加近期的减持新规,定增融资再次受到冲击,有市场声音认为,以定增为一枝独秀的再融资方式结构性问题有望得到缓解,配股、可转债等融资方式或受青睐。

(图片来源:飞笛资讯研究院)

(图片来源:飞笛资讯研究院)

终止定增的上市公司中频现“配股”动作

今年以来,已有18家A股公司披露了配股预案,其中华意压缩配股已发行完成,并已于5月31日开市起复牌,但有意思的是,在参与配股的上市公司名单中,不少是终止了定增后再转战配股融资的,如新奥股份、健康元、国轩高科等,健康元甚至在终止定增当天就发布了配股预案,对于终止定增的原因,它们几乎都只作出了模糊的回应“综合考虑了再融资政策法规、资本市场环境、融资时机等因素”,但实际上,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审核遇阻和价格倒挂难发。如健康元,2016年11月25日推出定增预案,到今年5月12日终止定增,股价从11.09元/股跌至8.65元/股。

今年以来18家A股公司披露了配股预案

(图片来源:飞笛资讯研究院)

不少股票定增出现“价格倒挂”

(图片来源:飞笛资讯研究院)

配股发行回暖,但成为再融资主渠道恐有难度

从目前上市公司的积极性和监管部门的核准速度来看,配股融资成为比较受追捧的再融资方式,但由于配股融资的门槛较高,发行成功率受上市公司基本面、中小股东认购意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要成为主流的再融资渠道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中证网援引券商人士,“如果不调整相应的发行条件以及加快监管审批速度,那么配股发行最多只是再融资新政下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过渡方式,而无法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流途径。”

首先,配股融资存在认购率不足而发行失败的风险。根据规定,只有上市公司原股东认购股票的数量达到拟配售数量的70%,配股发行才算成功,这对公司的基本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取得中小股东的欢心以保证认购率成为大股东们迫切的问题,有不少公司控股股东甚至开出了各种承诺以力保发行率,如阳谷华泰控股股东王传华承诺,“将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根据公司2017年度配股方案获得的配售股份,并承诺用于认配股份的资金来源合法合规。若本人在公司取得本次配股所需的全部授权和批准后未实际履行上述认购承诺,由此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本人将承担赔偿责任”。但对于大股东来说,需要一次性缴纳足够的资金来认购新股,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

再者,不参与配股投资者或面临损失。配股是原股东拥有新股的优先认购权,股东即可参与认购,也可以选择放弃,但如果不认购又不及时离开,就会面临经济损失,因为不参与配股的原股东同样面临除权,持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除权后股票价格的减小会造成亏损。以华意压缩为例,配股价格为4.69元/股,而公司停牌前的股价是8.58元/股,以实际配股比例进行除权计算,如果不参与配股,亏损比例超过8%。

总的来说,Wind资讯统计显示,2007年以来,最近10年通过配股完成募资的上市公司仅有107家,合计募资3221.96亿,平均每年仅10家,平均年募资额为320多亿,与定增的规模无法相比。

Wind数据显示,2006年到2016年,配股募集资金合计才3233.02亿元,平均每年仅9家,但定增光2016年当年的融资额就达到15174.11亿元,所以无论是融资规模还是上市公司参与度,配股和定增都不在同一个量级上,目前来看配股更像是再融资收紧,定增处于风口浪尖上时期时的一个过渡方式,要想成为再融资主渠道,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