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张图看懂谁才是真正的“吸血之城”!

7张图看懂谁才是真正的“吸血之城”!
2017年11月06日 07:05 米筐投资

▲米筐投资提醒:本音频大小1M

前言:

“吸血之城”的说法早已有之,但这几年来越发引人关注。关于谁是最能“吸血”的城市的讨论满屏皆是,“吸血”的做法也被人诟病。

谁是真正的“吸血之城”?“吸血”造成的一城独大真的全错了吗?

1

吸的什么血?

何谓吸血?

在所有的讨论中,没人能下个定义。他们认为,一个大城市“鹤立鸡群”于周边的小城市,其发展是建立在小城市的“痛苦”之上的,“榨干了他们的血和汗”,造成一城独大。

被拿来讨论最多的例子是北京。环北京的贫困带、河北多个城市的资源、制造业为北京“打工”等说法不一而足。比如下面这段:

“北京将高污染的产业迁入河北,但是这些企业的人事、税收关系都在北京,只把生产车间放在河北排放污染。因此经济收入算北京,而治理污染的费用则靠地方。”

如此“吸血”,真是让周边小城市没有生存之地啊。

还有人将北京与其他世界大都市作比较:

大多数现代化国家的首都周围,都形成了一个富裕地带,从而与首都一起形成大都市区。“大伦敦”、“巴黎都市区”、“大东京”,莫不与周边地区共享繁荣。唯独北京,富饶的大城市周围却环绕着一条贫困带,对比鲜明。

这位同学恐怕要多读读历史了。你敢说伦敦、东京在历史发展中从没拿过周边的资源?从没吸引过周边城市的人口?

每一个现在都是历史的重复上演。世界城市发展的轨迹向来如此,一城独大的现象从没停止过。你拿西方城市发展200年后的结果,与刚刚起步的北京做对比,未免有点欺负人了。

而能证明“吸血”的,还是观察政策倾向、资源吸收、资本流动、人口流动等因素。

从这几个指标分析,谁是“吸血之城”?

2

人口在向哪流动?

还是先看“人口首位度”这个指标。首位度,是指该区域的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注意:不是人口规模第二的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

首位城市,在中国一般都是省会城市,但几个省份例外,如山东的青岛、江苏的苏州、福建的厦门等,也可视作首位城市。这里将几个城市一并列入,提供另一个视角,

▼2016年省会及主要城市人口首位度

这个图相信大家不再陌生,这里作简单解读:

1、 海口相对于三亚,常住人口优势明显,首位度排第一。

2、 银川、成都排第二、第三,也是常被大家认为的最能“吸血”的城市。

3、 福州的首位度是要远高于厦门的,毕竟厦门受地形限制,人口较少。

4、 青岛则远高于济南,苏州要远高于南京,与目前的城市地位基本一致。

5、 广州稍高于深圳,两者落差并不大。

6、 首位度前5名,均为中西部城市,处于高速发展中。

但首位度的历史变化趋势,更能看出一个城市是否在持续“吸血”壮大。

▼按增幅排序的城市人口首位度

▲注:红色为持续增高,绿色为持续降低。

其中:

1、 2000年以来,一众二线城市开始发力,28个城市中,首位度持续增高的有16个,下降的有5个,其余则有起伏。

2、 海口、银川、成都的增幅最大,对省内城市的优势逐步拉大。

3、 只有沈阳、济南、广州、杭州、南京、福州的首位度在下降。

4、 福州的下降,对应的是厦门的崛起,如今厦门影响力高于福州。

5、 广州的下降,对应的是深圳的赶超,2017年的GDP比较,深圳或将超越。

6、 济南、南京、沈阳的下降,与青岛、苏州、大连的强势有关,经济中心影响力超越行政中心。

7、 中部城市中,郑州增幅最大,其次是长沙、合肥、武汉。郑州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之快,远超省内的洛阳、开封。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造成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小城市的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是确定无疑的大方向与趋势。人在迁徙时,就近原则仍是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

▲一线城市从全国人口抽血盛况

▲准一线城市抽血地图(图片来源:城市数据团)

比如上图中的强二线城市的人口“抽血”距离都在300-400公里左右,而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口吸引距离都超过或接近600公里,大城市越是发达,“抽血”的距离越远。

而现状是,省内人口最多的城市,往往经济不强。比如河南的南阳、山东的临沂,这些城市将为省内大城市发展提供“燃料”,造成“吸血”的现象。

3

经济地位有啥变化?

另一个可参考的重要指标自然是城市GDP占全省的比重。

▼2016主要城市GDP占比

其中:

1、 银川占比最高,超过宁夏GDP的一半。西宁排第二位,占比也接近一半了。宁夏与青海没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周边城市的“落后”体现出省会城市的“独大”。

2、 然后是东北的三个城市,长春、哈尔滨、大连,占比都接近40%。东北重工业的没落,让大庆、鞍山等城市“一蹶不振”。大连依靠港口优势,经济大幅超过沈阳。

3、 成都、武汉、西安,中西部三大重镇,在这一轮的经济崛起中,率先享受政策、人口、技术、商业等红利,GDP占全省比重超30%。

4、 占比超30%的还有海口和兰州。

5、 深圳和广州只有0.1个百分点的差距,超越是迟早的事。

6、 中部几个城市中,郑州相比武汉、长沙、合肥,占比有些低了,只有19%。

7、 苏州高于南京,青岛高于济南。济南和青岛占比都不高,体现出山东经济的平衡,但济南占比过低排在了最后一位,要加油了。

与人口首位度一样,更重要的是观察变化趋势。

▼按增幅排序的城市占GDP占比

其中:

1、 银川、大连、合肥、西宁、成都增幅最大,都超过了6个百分点。

2、 西部城市中,兰州、贵阳的占比增幅比较明显。

3、 中部城市中,合肥、长沙、郑州增幅较大,反观武汉,由于占比一直较高,增幅不大。

4、 济南、南昌、苏州、厦门则是占比下降的几个城市。

5、 南京正在挤压苏州的比重,江苏的首位城市正在崛起。福州也正拉大与厦门的差距,旅游业为主的厦门有所下滑。

6、 济南与青岛的差距又拉大了一点。

4

“一城独大”是否合理?

“吸血之城”真的让周边城市毫无生存之地了吗?

其实不然。对比以上数据你会发现,在中西部的不发达省份,能获得的资源、人口红利本身就比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少,因此,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城市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反观东部沿海的“小城市”,温州、莆田、潮汕等四五线城市,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甚至发展得比西部省会要好。

与“先富带动后富”有着类似的道理,中西部省份只能选择“先有后好”,先把一个大城市发展起来,再考虑带动其他周边城市。当然也和这个城市自身的努力分不开。比如三万老师之前谈到的成都,超前的政府服务意识、宣传意识等,是必然要超脱于其他城市的。

其实所有大城市对周边都是吸血的,因为现代城市化的规律,资源向成本洼地积聚,越集聚成本更加低,形成正反馈。

另外,城市也是有功能性的,一个城市不可能发展所有的产业链,他总得舍弃一些产业,重点发展适合它的产业,这时候,一个强大的超级城市,它的周围就会自然形成一个产业链互补的城市群。这是自然的经济规律。

一城独大的现象不是永久性的,将会逐步改善,毕竟大会提出了新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将是重点解决的问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