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起诉日产汽车,中国市场会再度避开吗?

韩国起诉日产汽车,中国市场会再度避开吗?
2017年02月18日 12:05 财经杂坛

文/财经杂坛(微信公众号caijingzt) 

造假车全球喊打,但在中国市场却能“独善其身”。

2月14日,韩国交通部表示,最近对进口汽车的调查显示,日产汽车在2016年向韩国政府报告里程数据时,将其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夸大了3.4%。据悉,韩国政府已经向首尔中央地区检察官办公室控诉日产韩国及其两名前任和现任高管。韩国交通部也在因为潜在错误里程信息调查宝马汽车和保时捷汽车。

日产韩国发言人称,该公司去年在认证文件中向韩国政府报告了一些不恰当的问题,称这些错误是该公司一名经理的不当行为所造成。

可以预见,一旦韩国方面调查取证后,日产汽车将会面临高额罚款。甚至会陷入于德国大众汽车“尾气门”一样泥潭。

2015年9月18日美国监管机构披露,大众汽车在所产车内安装非法软件,故意规避美国汽车尾气排放规定,而部分车辆的实际污染物排放量最高可至法定标准的40倍。这一行为,使大众汽车可能面临最高达180亿美元罚款。

此后,尾气门事件不断发酵。目前,德国维权网站Myright宣布将代理2万多客户起诉大众,要求大众全额返还购车款。Myright已经在布伦瑞克(Braunschweig)和慕尼黑法院分别提交了两个起诉,将在2018年底提交全部的起诉书。同时,由于尾气门造成的高昂开支,大众将进行集团历史上最大的改革重组,计划节约开支几十亿,裁员不可避免。

震惊世界的大众“尾气门”发生后,中国南北大众迅速发布声明,表示均未卷入其中,在华销售和生产车型绝大部分是汽油车。问题只是出在大众进口上,大众中国随后宣布召回1950辆进口柴油汽车。同期,大众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100万辆涉事柴油车。大众在中国,幸运躲过一劫。

最新消息是,欧盟向28个成员国发布新指南,内容是关于如何有效地控制如今被大肆使用的“尾气排放作弊装置”,其中最轰动的莫过于大众“尾气门”丑闻事件,该公司借助作弊软件通过欧盟的尾气排放规定。

事实上,游离于政策法规之外的造假,是汽车圈的潜规则,也是节省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大众“尾气门”之前,现代起亚2012年在北美也遭遇过“油耗门”,即,购车清单上的油耗标定比实际使用油耗要高。现代起亚支付3.95亿美元,与集体诉讼车主达成和解。现代起亚“油耗门”涉及车型多款在华有售,但整个事件,中国市场被“避开”。

不仅如此,历史上多次重大的全球性召回,同样未见中国身影。2015年10月,丰田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650万辆汽车,涉及卡罗拉、RAV4、汉兰达等多款车型,以解决点火隐患,唯独不见中国的身影。在更早的时候,无论DSG,还是高田气囊,中国市场都成功“置身事外”。“专为中国市场研发”被誉为最佳挡箭牌,进可争取中国消费好感,退可用来避开全球性事件。

这次日产燃油数据造假,会“合理地”地避开中国市场吗?同时,国内汽车制造商们是否该好好把自己车的数据也检查一下,防患于未然。

(想知道更多财经新闻独家分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aijingzt,此文系新浪财经头条【财经杂坛】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 更多财经内参,欢迎关注“财经杂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