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松绑影响甚微,无惧黑天鹅

股指期货松绑影响甚微,无惧黑天鹅
2017年03月17日 18:35 私募排排网研究院

主持人:看财经 周媛

圆桌对话嘉宾:

平安证券商品对冲团队负责人  何修诚

品今(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晓冬

上海双隆投资有司CEO  马俊

上海千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陈斌

山东圆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贵  开伟

主持人:几位业界的大佬都已经就坐了,还是按照惯例,请每位大佬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公司,让大家了解一下各位的风格,每个人一分钟的时间,请何总先来。

何修诚:各位在场的业界的同事大家好!我是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的量化团队的负责人,我们的策略主要是中心市场策略,在2015年我们又推出了商品期货的中心市场策略,去年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的夏普率大概是2.98,收益回撤比大概是5倍,去年在这个市场上做得还蛮好的,所以今年我们希望能够再接再励。

刘晓冬:其实我们的公司是一个平台化的私募基金,是通过我们的集团的资金以及我们机构资金和我们个人客户资金作为内部FOF,我们已经孵化了一些团队,包括从海外千人计划回来的成员做量化对冲的,有公募基金的投资总监级别,还有专户部的投资总监,包括原来的富国基金的督察长,他是做债券的。所以孵化团队是非常大的。目前我们的策略涵盖了包括股票、债券、量化、管理期货等多个方面,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的桥水。

马俊:我们从成立那一刻便专注做量化投资,这十年来我们一直专注于做量化,用八个字概括:不忘初心、鼎力前行。我们的策略已经覆盖整个二级市场,将来我们会更专注于做量化,把这个标的做到极致。谢谢大家!

陈斌:各位投资人和朋友大家好!我是上海千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伙人陈斌,我们是国内一家专注于做量化对冲领域的私募基金,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将近3年时间,目前给很多投资人发行了很多不错的产品。因为我们觉得未来十年时间国内的整个量化对冲领域的舞台非常大,我们希望我们能给投资人带来好的产品,能为投资人带来好的收益。谢谢大家!

贵开伟:大家好!我是山东圆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贵开伟。非常感谢主办单位提供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圆融投资是2008年成立,一直秉承着共赢的经营理念,是让投资者赚钱,而不是赚投资者的钱。目前的投资范围主要是国内的二级市场。在策略方面,期货端是量化对冲和品种对冲;证券端是股票对冲和交易型货币基金的套利。

主持人:谢谢刚才几位老总的介绍。接下来首先的话题是聊一下对股指期货的松绑,我们今天已经可以正式地谈到一下,我们知道2月16号中金所下调了保证金和交易费。现在我们也想了解一下在股指期货松绑以后,你们觉得对于自己的公司或者在你们的策略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请何总先聊一下。

何修诚:我觉得这个题目选择非常好,因为到昨天刚好一个月,所以今天刚好是一个非常适合讨论效果的时间点。我个人觉得这个松绑其实对市场、对我们的策略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真正有的效果可能是对我们的监管单位在信心上有一个提升。因为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过去这个月,在IFIC上面,交易量是有明显的显著的提升,大概增加的50%、30%、20%左右,持仓比例也是增长了1.3倍、1.4倍左右。这个告诉我们,在这一个月,因为这个松绑,所以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者的参与度已经明显提升了。同时,我们却没有见到有明显的股市下跌的情况,整体的波动率也都是稳定在一个很稳定的区间里面。过去这个月这个指数也才涨了大概20多点,其实整体上来讲,我觉得这是第一次松绑,这个松绑是为了要回到正常的第一次尝试,而这个尝试是成功的。这对我们的监管单位来讲会给他一个很大的信心,在未来可能在一个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他们会更愿意尝试多放开一点。我也希望监管单位真的能够回应我们业界的期待,能够尽量去尝试,尽量去渐渐放松限制。

 主持人:也就是说起码来说它有一个好的信号,代表未来会逐步地再放松。我们来听一下刘总,你怎么看待这个影响?

刘晓冬:其实我们公司策略跟股指期货相关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做阿尔法,还有一类是做主观趋势的。股指期货的受限对商品期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现在股指期货虽然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一些限制,但其实还没有完全恢复,包括现在成交量还没有到当时2014、2015年的水平,还是一个负基差的水平,更不利于做阿尔法策略,所以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目前这个影响还没有解除。对于做投机、做趋势的策略来看,影响会小一些,因为所谓做趋势无非就是看各类资产的趋势。因为在资产分类无非就是商品、债券和股票,如果股指受限的话就少了配置的品种。原来我们做产品的时候也在做股指期货的趋势投资,但实际上会发现成交量太小了,下单根本下不进去。但是现在会好一些,但是也没有达到我们需要的水平。如果你的产品规模是千万级的话,你股指期货下单的单子会非常小,你的盈利额的体现非常小。何况是上亿级的产品就更难做了。所以目前虽然股指期货有所恢复,但还没有那么好。

主持人:既然您觉得不是那么好,您目前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做呢?

刘晓冬:不做呗,我们还是做商品,不做股指期货。

马俊:我想首先这应该是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股指期货有两大功能,一个是价格发现,一个是套期保值。在2015年9月份限仓以后两大功能都有所缺失,毕竟日内的开仓手数限制了它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时在没有对手盘体现流动性的情况下套期保值功能也有所缺失。但是从上个月放开开始,我觉得监管侧逐渐重视到这一现象,希望股指期货恢复它的两大功能。我觉得正常情况下应该将来会把成交持仓比逐步从之前的0.5左右恢复到2倍左右,这应该也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同时,随着恢复到一个合理水平,股指期货的贴水我觉得会有所收敛,对市场中性策略会有所提升。

陈斌:我觉得这次股指的放松还是一个形式上的信号的意义大于它的实质上的意义。因为就我们实际的观察下来,从股指放松之后,我们预期它的成交量活跃、贴水程度会减少等等,但实际我们观察下来贴水并没有减少,我们看到可能还稍微要比以前大了,以前它在没有放松的时候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升水什么的。但我们看到现在其实放松之后反而贴水更加严重一些。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一方面因为毕竟才一个月,可能还属于比较短时间的事情。因为有很多人以前不做股指期货的,可能远离这个市场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再过3-6个月可能情况会有所改善,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给予更多的政策的支持,比如今年能够有更多的放开,这样的话可能我觉得对整个环境都会比较好。我觉得目前就现在的环境还并不是很乐观,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并不乐观。而且很多对冲类的产品都在进来,但只有大量空头在那边准备着进场,好像目前没怎么看到多头的力量。所以目前这个环境我们觉得不是很乐观。

贵开伟:从这次监管层的举措来看,监管层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可以说是象征性的意义更大。股指放松,像刚刚说的刚刚满月。从一个月的成交和持仓来看同比增加只有20-30%,目前只是一个量的变化,还没有到质的改变。但是,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交和持仓上升之后,流动性活跃起来,会吸引更多的之前受到冲击的像对冲基金,还有很多投资者都会关注这个市场、重新参与进来,也会更好地恢复股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一种功能。从这个策略上来看,我觉得现在来说监管机构只给了私募基金一种信号,让私募基金做好更多的准备,等后期流动起来之后,像很多量化对冲、阿尔法策略或者套利还有CTA的配置、指数增强等各种适合股指期货的策略都会活跃起来。

主持人:看来几位大佬普遍都觉得股指期货目前的松绑仅仅是透露出种积极的信号,因为目前手续费还是偏高。我们对股指期货的放开的探讨先到这里。接下来想听一下,我们2016年印象中出了很多“黑天鹅”,特朗普当选、英国脱欧等等,现在是3月份,我们都不知道2017年接下来对于全球的宏观经济形势各位怎么看?今年会不会有黑天鹅飞出来呢?我们听一下几位的看法。

何修诚:我个人认为2017年会是商品期货中性策略的大年。在座大家同业大概都知道,对冲策略的的收益来源就是高相关的品种之间的短期波动扩张和收敛,也就是说我们的价差的扩张和收敛,这是我们对冲策略最核心的收益来源。所以,这个市场只要是越振荡、越波动,波动率越高,这对我们的策略来讲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自从特朗普当上总统之后,他的一些非常奇葩的言论、他的一些政策其实或多或少对国际的地缘政治的稳定性有一些影响,然后对黄金和美元都造成一些波动,然后他的强势的美元政策造成去年有一波美元的强势上涨,但是也超过了应该涨的涨幅,后来导致一些在高位上的震荡。另外就是他的减税政策,还有他的基础建设的政策,造成国际金属:铜、钢、铁、原油的大波动。所以在这段时间,原油的波动、黄金的波动和美元的波动,都造成了我们国际市场上商品期货的波动,也造成他们高相关性品种之间价差的频繁扩张和收敛。这些波动都带给我们套利策略很多套利机会。

我们觉得进入2017年,特朗普也还在当总统,他的政策和管理风格应该还是会持续一段日子,他所造成的这些影响,我觉得在今年还是会持续。所以,我们今年的中性策略的方向是会着重在商品期货的配对策略、商品期货的套利策略、期现套利策略、商品期货的跨期套利策略这几个策略方面。所以我觉得可以往这方面研究和探讨。

刘晓冬:“黑天鹅”,法国大选、意大利大选、英国脱欧、美国的黑天鹅,这个事我的评论是:管他呢。我们是大国,我们是经济增速最快的大国,我们是未来要当世界老大的大国,我们管他干嘛,那些小国让他没落去吧。所谓“蚂蚁缘槐夸大国 蚍蜉撼树谈何易”,对黑天鹅的影响,我觉得对中国的股价也好,或者商品价格也好,就是几天的事儿。所以对于黑天鹅的影响,三个字:爱谁谁!

贵开伟:像刘总刚才说的,黑天鹅事件,管他呢,因为这些都是一些过去式,从现在的一些经济数据来看,全球经济正在复苏,随着中国国内供给侧改革作用的体现,我觉得2017年的经济会比2016年更为乐观。它主要是体现在工业生产值的增加,特别是制造业工业值的增加,像很多宏观数据,像PMI数据都表现得非常好。

在策略方面,因为自身是做技术分析和量化分析的,我从自身比较擅长的角度谈谈,2016年至今到现在,商品可以说是一波牛市,这波牛市带来了什么?当然除了利润,还有更多的参与者和更多波动率的提升。相对于低波动率市场,高波动率市场更容易短期内带来利润空间。相对来说,时间成本会低一些。我觉得接下来这种高波动率的机会,像一些敏感性的转折的策略表现会比较突出一些。

主持人:刚才一再提到2016年的商品牛市,我们知道去年的牛市和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有关系,像刚刚结束了两会我们也看到今年会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的改革,所以它是否会对商品市场带来影响,我们会用什么样的策略去应对呢?

刘晓冬:的确会有一些影响,像去年期货市场的普涨也是因为供给侧改革导致的煤炭等行业的所谓供给收缩导致价格的暴涨。但实际上从需求来看恢复得并没有那么快,这波是因为补库存导致的价格上涨,目前来看持续性并不强。尤其是在3月份以来新开工的情况来看,也并不理想。所以我觉得目前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再继续往上走短期内是很难的,但是前提条件是我觉得我们的经济的确是在见底、在回升,所以只能说去库存和经济回升之间的时间差问题。所以我觉得对整体的判断,今年应该会先调整一下,还会迎来一波上涨。就像券商也在说03年的情况,就是短期内由于价格冲太高了,所以可能会休息一段,然后后面会迎来更广阔的牛市。

马俊:我想过去一年的商品市场行情大家肯定记忆犹新,毕竟经过了几年熊市,去年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绝代双焦”以及“双十一”行情大家肯定都记忆犹新。过去一年的行情可能是由于供给侧改革,它提高在上游产业的期货品种上,今年可能供给侧改革需要看它的力度能否传导到中下游产业,所以这会造成一个期货品种在今年行情的分开波动,而不是一个连贯性的行情,所以今年的策略我感觉主要可以考虑的是配对交易或者在短期高波动下的短周期的趋势策略。

陈斌:因为去年的行情确实很大,和基本面都有关系,像供给侧改革、去产能都有关系,后来大家发展现在商品已经涨到这个位置了,去年不同品种涨的幅度不一样,去年可能像一些工业品、化工品涨的幅度明显比较多,像农产品它可能涨的幅度并没有那么多,我觉得可能在今年总体来说商品可能在有这么大的涨幅或者跌幅,可能性可能稍微比较小一点,但是我觉得可能今年以来会有一些分化的行情。比如说去年有一些波动不怎么大的品种它可能会迎来比较大的波动。但去年已经涨了很多的有可能会陷入一些调整、震荡的行情。

对我们来说,因为我们本身是专注于做量化策略的,我们是属于如何配置这个策略,我觉得像2016年是很典型的长周期的策略表现非常好,2016年整体上是大牛市,你如果把一些策略配得很长周期,一直拿着多头的话盈利是很可观的。但是在2017年长周期的策略可能表现未必有像2016年那么好,可能2017年如果有震荡行情的话,长周期策略可能会面临亏损。相对来说,2017年如果配置一些中短周期的策略表现会相对来说会比较好。所以这里面我们觉得可能会偏向于一种震荡趋势的行情。所以无论是长周期还是中短周期的都配置在那里,无论2017年出现什么样的行情,都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收益。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是需要做到比较均衡的分散的配置。

主持人:比如黑色系就适合做短周期了?哪些品种适合做长周期呢?

陈斌:很难预计。

贵开伟:商品从2011年到2016年初,经历了一波大熊市。然后国家政策在去年出台,它似乎看清了市场已经进入自我调整的阶段。政策的介入影响了品种的加剧,去年煤焦钢涨势如虹,主要是供给侧改革引发了供需平衡,引发了刚性缺口,供给侧在去年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国家工作的重点,我们需要做的是发现重点之中的重点。据我个人分析,李克强总理在去年还有3月初以及刚刚结束的“两会”之中一直在提到2017年农产品价格要市场化,要进行改革、完善制度。所以我觉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农产品可能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大家可以拭目以待。谢谢!

主持人:刚才几位嘉宾对2017年的商品策略做了一定的分享。接下来我们来聊一下期权。现在航向是期指的期权已经放开了,但是个股的期权还没有放开,几位对期权在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如果按照国际的发展经验来看,你们觉得对于国内的市场来看,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呢?首先我们来听一下何总的看法。

何修诚:我个人对于期权尤其是期货期权在国内的发展的趋势是非常看好的。我觉得规模和成交量会放大得很快。根据国外的经验,某种期权它的发展速度取决于它本身的标的物的受关注度,还有这个标的物的成交量、标的物的对冲需求。我个人觉得,因为我们也了解很多业界的伙伴,他们都已经把期权策略准备好了,摩拳擦掌等着出来,然后好好地大显身手。我们团队也准备了几个策略,也是准备之后要好好地小试一下。这个关注度是已经有的,然后像白银这类的商品期货,它的成交量和流动性都是挺好的,我觉得这次第一次发展期货期权,也只是一个尝试,但这个尝试应该会挺成功的。

陈斌:我觉得从国外的发达国家来看,我觉得期权应该是一个成交量和期货能够相提并论甚至能够超过期货的标的的品种,像韩国的整个国民参与期权的参与度都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非常落后于国外。现在大商所要把白糖和豆粕期权提上日程,但是现在在交易的还是只有50ETF期权,如果把它作为主流的对冲基金的策略标的,其实我觉得现在还谈不上,因为它的整个成交量和持仓量都是无法支撑这个庞大的对冲基金市场的。所以我觉得从以后的发展来看,还需要以后再看,包括上更多的期货的、期权的品种,包括白糖、豆粕期权,我们上来之后还要看,毕竟如果你要成为一个主流的对冲基金策略的话,它需要有很大的市场流动性的支持的,如果没有达到这种市场流动性,你就算可以延伸出各种各样策略来,但是资金是无法容纳的。所以我觉得这里面还是需要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然后培养国内的用户群体等等,号召国内更多的参与者能够参与进来。当它达到一定市场规模的时候,它很有可能会成为国内对冲基金的主流标的。前景我觉得是非常看好的。

主持人:我们现在在场上的在座几位都是在量化对冲这个行业内非常优秀的大佬,所以欢迎在今天现场所有的来宾,如果大家有什么样的问题想向他们提出来的话,你可以先准备一下,稍后举手示意我,我可以把问题转达给几位大佬。

接下来我的问题,在2016年多策略、多品种也成为了一种主流的策略之一,在去年也是贡献出了很多的收益,是贡献收益的重要策略。所以想听一下在场各位,你们是怎么来打造多策略、多品种的核心竞争力?你们各自的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特色?我们先听一下何总。

何修诚:多策略、多品种现在是一个业界的主流。主要还是因为过去的历史经验,单策略在资金的使用率上很不足的,因为单策略需要根据市场的情况去调整它的仓位,如果市场不是好的时候,它们的仓位可能会降到3成、5成,然后剩余的资金就得放在那,要不然就是做一些资金管理。这个其实是一个不是很优的资金的操作。另外,单策略其实对规模来讲是拉不上来的,它对很多基金或者交易团队来讲,规模是没有办法突破的。更重要的是,单策略其实对于市场局限性是非常严重的,当一个市场不太好的时候,这个策略可能会造成净值的波动,所以多策略现在是一个主流。

我个人觉得,其实多策略不管配什么策略,其实它是不重要的,最主要是多策略这个做法真正要成功,它是有两个核心的要点要去注意,第一是这个策略的广度,也就是说它的多样性;另外是策略的管理,策略的广度的意思是我们要控制策略和策略之间的相关性,我们不能做一大堆一样的策略,你就算有十个策略,但做的东西是一样的,或者它的原理是一样的,或者操作的品种是一样的,可能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是很高的,那你等于是在做同样的东西。

另外一个重要的东西是策略的管理。其实怎么去识别这个市场是不是现在正在转换,识别到这个市场正在转换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去处理、去怎么应用,在什么情况下、什么信号来决定策略的转换,或者如何去配置策略的资金,这个是一个比较重要核心的地方。资金配置其实在每个对冲基金、每个交易团队都是一个核心竞争力,是他们的秘密。

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我们团队的多策略的资金配置方法,其实就是动态的学习,然后我们根据市场实时的信息,我们不断地去做推论,去猜测这个市场,现在的情况是否稳定

是否正在转换,转换的话它是否会持续,如果是稳定的话它是否会持续,然后我们再根据学习的过程中做资金的配置。这也是我们核心的竞争力,所以我最多只能讲到这儿。

主持人:你们怎么兼顾收益和规模呢?

何修诚:一般来讲我们每个策略在做研究、做回撤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到建仓的时点在什么地方,然后我们会考虑平均市场的量是多少,我们在建立策略的时候,我们就会把策略的容量考虑到。

刘晓冬:多策略这块,我们这边的策略更广,这需要有几个功能,首先需要做资产的配置和资产的转换,就是哪些策略需要多少资金,这个是需要做的。还是需要做股票投资,还是需要做商品投资,还是需要做套利。这是不同的功能的。这些功能很难说由一个人来完成。曾经一度我觉得我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但结果来看我并不是。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有人去做配置,有人去做股票,有人去做商品,有人去做量化、去做套利投资,这样对团队的整个的厚度是要求非常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平台型的私募,把我们优秀的人才集合到一起,发展复合策略、多策略的产品。谢谢!

主持人:何总刚刚强调的是策略的广度和管理,刘总更多强调的是人才,擅长不同策略的人才,让他去管理自己擅长的策略。同样,刚才的问题,您会怎么兼顾规模和收益?

刘晓冬:肯定是收益是最重要的,收益上来之前规模不能起来,否则的话,规模起来也是短暂的,不会长久的。

主持人:接下来听一下马总的分享。

马俊:我很同意刘总和何总说的,首先,我们也是同样的思路,在任何一个单一策略大类下面,比如阿尔法策略、商品CTA策略下面,我们尽量是研发不同类型的策略,通过降低相关性,把这一单类策略做到最好,但是这一单类策略即使做到极致,依然无法磨灭单类策略的系统性风险,因为它毕竟还是一类资产,所以我们也是通过多类资产的配合,尽量去降低这些系统性风险。要做到这些,就像何总说的,你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投研团队的支持,为你提供策略的广度。同时我们做量化投资,也需要一个很领先的技术团队为我们提供交易方面的支持。

陈斌:刚才几位都说了关于多策略,如果我们要发展多策略的话肯定有一些问题,我觉得多策略因为现在是大家都想要做的方向,但是我觉得对整个研发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我们知道你要在一个领域当中要做得深,它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的,就比如说你在CTA的领域,如果你一个研究员在CTA领域要做得精、做得深、做得好的话,至少需要3-4年时间的积累,如果没有3-4年的积累,很大程度上就是新手或者半新手,是很难做到非常好的程度的。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如果我们要建立比如多条策略线或者多条产品线的话,你势必需要配置非常好的研究人员,能够在每一条策略线上都研究得比较深、都比较好,这样才行。那也就是说这样其实对我们整个公司的整体研发能力和整体的对研发投入包括对研发投入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为我们知道包括一些数据来源包括CTA策略、阿尔法策略,它的数据来源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你既要做这方面的策略又要做那方面的策略,势必要在基础架构、交易平台上、数据来源上要花更多力气去采购这些东西。这是对我们整个团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持人:你们团队是怎么做到的呢?

陈斌:我们对研发是非常重视的,我们目前有两大块策略,一大块是CTA策略,另外一大块是量化选股或者阿尔法策略,在这两方面我们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并且都是非常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会研究不同的策略,包括投入,包括一些数据库方面的投入,包括数据上的投入,都是有比较大的投入的。包括研发的会议,一些研发思路上的问题,我们都投入得非常多的。

主持人:刚才几位对于这方面都做了分享,基本上已经说得差不多了,都说得很全了,贵总还有什么补充吗?

贵开伟:前面几位老总已经说得很全了,我简单介绍一下圆融这边的核心竞争力,圆融在这方面特点主要是交易模型+资金管理+风控加执行力。交易模型,简单来说就是六个字概括:简单、机械、互补。资金管理可以说是品种加策略加资金分配。风控是贯穿整个产品和整个产品交易过程。执行主要是程序化交易。这是我简单介绍圆融的竞争力。谢谢!

主持人:我们刚才也是请几位嘉宾就如何做好多策略、多品种的一些方面给我们做了分享。接下来想问一下现场在座的同行,大家有没有一些关于这个领域的问题想要问场上嘉宾的,有的话可以举手示意我。

在场观众提问:我们是做期货,我们那边黑色比较发达,因为靠港口,我们做期货套利比较多。我想问关于政策方面的,两会之前发改委就针对黑色有一个价格控制,他们在出一个政策。两会开完了,昨天针对这个问题发了一个文,我看了这半个月社会总的库存下降不是很多。我想问在座各位大佬,关于黑色系,发改委价格控制的问题,是维稳还是说会把这个价格打下来?

刘晓冬:我们是做主观趋势的,最重要的行为在于趋势的跟随而不是预测,刚才你所说的发改委的这些政策,包括市场的基本面的信息,基本上都已经被股价所包括了。所以你现在如果问我因为后面经济不好、库存高,所以价格会下来,还是说因为它限产会导致价格上来,这个我也不知道,你预测它涨你就做单子就可以对于未来的判断完全是一个假设,但并不能保证我今天说一定涨就一定涨,做期货一定不能抱住一个方向不放,而是要做跟随的策略。

在场观众提问:对于市场上这么多策略,作为机构投资者,怎么选择产品、怎么选择公司?因为之前我参加这种会议五年,每年我都问同一个问题,很多人说要看三年、五年,有的说看一年,有的说规模大的、有的说规模小的,所以我今年再问一次。谢谢。

刘晓冬:机构投资者怎么选,我刚才听你好像说是看三年还是五年的业绩,谈恋爱谈几年结婚最好啊?可能有人说谈十年,有人说谈五十年更好一点可能就充分了解了,但是谈五个月结婚的也有,谈五天结婚的也不是全分手。这个问题并不是看业绩的长短或者怎么样,其实是什么呢?其实是双方的了解程度。你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已经不是个人了,机构投资者必须对投资行为是有充分的理解的。最关键点在哪儿呢?不在于看业绩的长短而在于充分的沟通,看投资经理他的逻辑是不是对的,你只要逻辑对的话,因为任何一个投资逻辑都有适合的市场,然后你再整体判断市场的情况,根据市场,比如今年是趋势行情或者震荡行情,或者今年是股票涨得多,你可以配置相关的产品就可以了。因为关键点不是在于投资经理而在于你,你可以根据你的判断去找最合适的,就好像根据你自己的条件去找合适的女孩儿结婚一样是一个道理。

在场观众提问:首先感谢主持人给这次机会。另外感谢前面几位发言嘉宾。我们公司主要是从事有关股权投资,但是期货、证券我们都有涉猎。我深深地感觉到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比较慢,相对股票市场以及信托市场的发展都比较慢。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大宗商品和国际的接轨,怎么样能够迅速地扩大整个期货市场规模?具体的咱们每个公司都有非常好的案例,如果有的话希望能分享一下。谢谢!

陈斌:我们到现在大概成立三年的时间,包括您说的我们如何给客户提供服务这块,我们量化对冲基金给客户提供的最本质的服务很简单,就是给投资人赚钱,这个是我觉得我们给投资人提供的最本质的服务。因为整个国内的货币超发,包括通货膨胀都非常快,如果我们国内的高净值客户或者机构投资者没有比较好的投资渠道的话,可能很多财富都在通货膨胀缩水掉了,作为我们对冲基金行业,我们给投资人提供的最主要的服务,就是使他们的财富能够保值增值,不让在广泛的通货膨胀的环境中缩水掉。我们在成立这么多年的时间以来给投资人提供的一个服务,应该还是符合目标的,就是我们发行了那么多产品,都是给投资人带来了一定收益的。我觉得这个是我们能够给投资人提供的最根本的服务。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不同的高净值客户、机构投资者,因为你的收益的预期、风险不大一样,所以我觉得对于有些机构投资者我们需要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比如有些机构投资者对收益的要求不是很高,但他对回撤的要求比较小,这样的话我们通过控制我们产品的仓位,控制一些策略的调整比例,来达到我们机构投资者对我们产品定制化的要求。这个是我们可以做的可以给客户提供的服务。

主持人:我们这节互动先到这里,谢谢几位的回答,待会儿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下一组的圆桌论坛还会给大家留出互动时间,希望每位提问的来宾能够尽量先想好您的问题,把语言组织好,能够从嘉宾这边得到更精准的回答。

接下来最后一个问题,因为在场的都是业内做得最优秀的一波人,今天有很多都是同行,他们希望能够从你们身上吸取到宝贵的经验,希望请现场几位每位都对现场的同行说一句你觉得最需要跟大家分享的经验或者建议。从何总先开始。

何修诚:我个人觉得在对冲交易上面,商品期货是非常适合对冲量化策略的一个品种,商品期货在国内它的限制相对比较少,能做多、能做空,能做日内,能做多日,我们可以拿来搭配各种其他的策略,一起把它发挥到极致。所以2015年9月股指限仓之后,导致股票中性市场策略大规模地失效之后,我们就往这个方面去发展。刚才那位提问的嘉宾也问到有什么服务的案例,身为一个对冲基金或者对冲交易团队,我们提供的就是对冲类、市场中性类的策略,不管市场什么情况,我们都要能够稳定的获利。当时中性股票策略失效的时候我们就往商品策略那边去发展,然后在2016年推出的策略也是很大的满足了不少机构投资者的配置需求。所以,我个人的经验是,在中国、在国内商品期货是非常适合量化交易的,在现阶段的政策和限制和大环境的情况下是非常适合的。

主持人:针对刚才那位朋友不知道选择什么策略,何总说商品期货比较适合现在的市场。刘总的分享?

刘晓冬:因为量化这块我不在行,我做的是主观趋势的就是做投机的,所以很多的个人投资者或者企业客户说他们想参与商品期货这个市场,想做投机,但是做投机的话要想成功,第一步是什么呢?就是赔钱。因为我做商品期货投机的时候曾经赔得倾家荡产。要成功的第二步是什么呢?就是赔了钱也未必会成功。所以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如果想做商品期货投机,当然如果是盈利的话收益还是不错的。但大部分是未必能获得成功的。所以这样的话你还不如把资金交给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帮你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既然你即使是赔了钱也不会成功的话,那最后你赔的是自己的钱,也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让我们这些人帮你先赔了钱,赔完钱以后帮你赚钱,这是比较好的选择,所以一定要相信专业的私募机构,尤其个人千万不要自己去做期货,可以跟我们私募机构去合作来做。

马俊:我觉得作为一家量化基金,策略的广度和深度是必须的,但是当你有足够的策略的时候,可以考虑在一些细节部分多下下工夫,比如下单或者风险管理,当你把细节做好以后其实你有领先了一步。

主持人:怎么做好下单风险管理这样的细节?

马俊: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你要考虑你的下单量是否会对市场造成影响,你要考虑两边挂单量的厚度是否足够支撑你的下单量,要考虑散开来下单之类的,都需要考虑。

陈斌:因为我觉得我们做私募对冲基金的一路走来也非常不容易,很多投资人问你们业绩做得好,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个问题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比较难以回答,因为业绩做得好是一个结果的问题,为什么业绩做得好是一个原因的问题,结果只有一个,原因是有很多的。

而且这里面的原因其实有些东西比较专业,就比如它里面可能有一百个原因,如果你在每个原因上都比别人好那么一点,比如每个原因都是1,如果你都能加个0.1的话,那一百个原因加起来,从结果上就比别人高10分。所以这个是有很多原因组成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比如像有些规模扩大之后,然后有些业绩可能做得没有像之前那么好。但有些随着规模扩大可能业绩下滑得不那么明显。对于这个方面其实很多东西都是跟平台化的东西有关的,这里面其实也并不光是规模上的问题。因为市场容量在那边,即使规模可以承受的容量是很大的,并不是规模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你的执行的情况,随着规模的增长,你执行不过来,比如如果你的产品非常多的话,对于我们做量化交易来说,如果你从第一个产品开始下单,到最后一个产品开始下单,中间因为你的产品规模多,导致你中间需要差10分钟的话,可想而知你第一个产品开始下单,10分钟后最后一个产品才下单,第一个产品和最后一个产品肯定业绩差很多。所以需要非常好的平台去支持这个东西,让这两个产品之间中间没有差时间,或者是并行的。

无论是股票还是期货我们都是并行的,并不会第一个产品和最后一个产品中间差很长时间,这样自然而然就能够从系统平台上解决我们产品多了之后业绩规模不一致,有些产品业绩下滑的问题。如果你做到这样的话,你会发现整个市场容量其实很大的,并没有我们的规模的上限像很多人想象的规模的上限只有那么一些,一些规模的上限其实很大的。我举的这个例子,只是很多业绩做得好的其中一个原因而已。像这样的原因中间还有很多,我们需要把每个环节都做得比较好,才能把整体的业绩做得比较好。我们做私募也挺长时间了,最重要的就是要为投资人赚钱。

贵开伟:刚才这位嘉宾提了一个问题,就是机构投资者和私募基金合作,还有通过刚才刘总的数据分享,现在大约有一万八千多家私募基金,还有管理规模在11万亿,但是90%的资金都是集中在10%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手中。剩余的那些可以说是一些小投顾,对一些银行或者机构资金的时候,经常遇到这种安全链的产品或者分层的或是风控非常严苛的资金,所以我在这儿建议银行或是一些机构资金,在这方面尽量放开一些限制,让投顾发挥自己操刀的余地。

还有一点,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现在私募基金发展比较快,但是很多服务跟不上,像私募基金一年做下来,不管是赚钱还是赔钱,它不给投资者进行一个说明,也不给投资者一个投资报告,所以如果私募基金想做强做大,也必须在这种客户服务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谢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