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11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大佬们说了哪些精彩观点?

聚焦第11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大佬们说了哪些精彩观点?
2016年11月30日 19: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11月29日——30日,“第十一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消费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届年会围绕“金融新引擎:结构性改革原力”这一主题,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传统金融与新金融共同发力,拥抱实业、面向未来,寻找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新引擎,顺承大势、抓住机遇,在壮大自身的同时,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点击:查看图文专题

本次年会共举行了7场论坛,其中2场主论坛,5场主题分论坛:

2场主论坛为:

→ 21世纪保险主论坛 ——预见未来,探寻保险业创新发展“新引擎 ”(点击查看专题)

→ 21世纪金融主论坛——金融新引擎:结构性改革原力(点击查看专题)

5场主题分论坛为:

→ 21世纪消费金融论坛 —— “消费升级+消费金融”的新风口(点击查看)

→ 21世纪债市论坛——债市2017:趋势与策略(点击查看)

→ 金融主题平行分论坛一:21世纪城商行论坛:城商行20周年,“轻装”再上阵(点击查看)

→ 金融主题平行分论坛二:21世纪互联网金融论坛:普惠、合规、创新——新金融二次探路(点击查看)

→ 金融主题平行分论坛三:21世纪智能金融论坛:移动化与智能化金融发展新启示(点击查看)

本次年会吸引了众多各界大佬级人物参会并做主题演讲,他们在论坛上都表达了哪些精彩观点呢?

一、预见未来,探寻保险业创新发展“新引擎 ”

丨陈文辉:坚持保险姓保,推进改革创新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陈文辉发表了题为《坚持保险姓保,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的演讲。

陈文辉坦言,未来几年,保险业要突破发展的瓶颈,需要打造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深入运用前沿技术。

二是积极参与新兴产业。

三是转型升级商业模式。

保险监管自身面临着传统与变革、取舍与扬弃的选择,就是变与不变的问题。

一、保险姓保的理念不变,但服务的内涵外延会变

二、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变,但监管方式和方法会变

三、守住风险底线的要求不变,但不同时期重点防范的风险会变

丨王义军:共襄盛举,寻找保险的原发动能与突围路径

王义军表示,自保险业新国十条正式发布以来,保险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保险姓保已经成为各方共同的呼声。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2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中国保险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大保险的格局日益清晰。在场来自保险业的各位领军人物、业界精英,共同关注保险业改革发展新引擎,共同分析当下形势,寻找保险的原发动能与突围路径,共促金融保险业的繁荣发展。

丨中再产险总裁李媛媛: 创新为再保险服务注入新价值

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李媛媛表示,创新将是中国再保险业发展的长期原动力,解决好再保险创新这个主题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再保险的服务模式。

第二,再保险的创新产品。

第三,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第四,如何做好创新风控管理。

二、金融新引擎:结构性改革原力

丨王义军: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处于深刻变革中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董事长王义军指出,受经济下行影响,银行业整体不良攀升,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市场利率下行,银行息差进一步收窄;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市场风险管控难度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优质资产难觅加上监管力度加大,商业银行业务更趋理性和稳健。同时,银行业分化格局将会更加明显,粗放式扩张、过度依赖息差、经营高度同质化的传统模式,已难以适应当下的发展需求。

丨毛振华:不要为防范小危机,去积累大危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董事长毛振华表示认为,中国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

“我们要建立一种正确的危机观,我们不怕有危机,全世界的发达经济体都发生过危机,他们还是发达国家。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要有这样一个认识,不要视危机为猛虎,为了防止眼前的小危机,而去积累风险,去积攒更大的危机,这个是我们要认识到的。”

三、“消费升级+消费金融”的新风口

丨社科院杨涛:消费金融低水平红海“突围”

消费金融已经成为红海了吗?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表示,当前的确许多企业进入到消费金融市场,看似是一片红海,但只能说是低水平、低规模的红海。经过未来进一步的市场竞争和规范后,行业规模可以走上新的台阶,仍然有巨大的蓝海潜力。目前,消费金融的供给小于需求的缺口仍然比较明显,杨涛建议,在这一过程当中,要避免恶性的竞争,也要避免非理性消费的泛滥。

丨京东金融许凌:消费金融要做成金融的快消品

产品会被迅速复制,场景被巨头争抢,未来的消费金融怎么做?

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表示,消费金融在未来长达二三十年都会有很多的机会。未来的消费金融一定是利用各种的手段和技术,使得可实时化、可规模化、体验无感化。我觉得未来消费金融一定要做成金融的快消品,一定要品牌化,才会体验无感化。

四、债市2017:趋势与策略

丨银华基金刘小平:信用风险释放将常态化

银华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监刘小平表示,从未来看信用风险的释放仍将常态化,但系统性的风险仍然很难看到。信用风险常态化原因在于,第一偿债能力较差的行业和企业占比仍不低;第二债务期限结构的短期化趋势明显,使得偿债的不确定性加大。

丨邓海清: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或引全球流动性拐点来临

邓海清认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可能会加快美联储加息步伐,由此带动全球资本流动性拐点来临,2017年很多国家可能会进入加息周期,这对全球债市构成较大的调整压力。

对于2017年国内债市走向,邓海清认为鉴于PPI走高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2017年国内债市也很难延续牛市行情。

五、城商行20周年,“轻装”再上阵

丨陈晨星:城商行“轻资产”业务发展迅速

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21世纪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陈晨星女士在城商行论坛上致辞表示,近年来,城商行的投资资产规模占总资产规模的比重不断提升,金融市场和理财业务不断扩张。如果把信贷资产看成“重资产”,那么投资交易类资产就可以看成是“轻资产”。但这种轻型化背后,实际对银行有新的更高的能力要求。

丨杭州银行丁锋:把分享经济理念融入科技金融

杭州银行副行长丁锋以杭州银行作为样本,分享城商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探索性实践经验。

丁锋将杭州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的实践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形成专营的体制。

二是差异化的机制。

三是渠道的共享。

四是投贷联动。

丨郝惊涛:现代化商业银行必须走轻资产业务模式

中原银行常务副行长郝惊涛在城商行论坛上的演讲中表示:“什么是轻资产业务模式呢?它是轻资产占用、低资本消耗、高业务杠杆、低风险的承受,这样才是我们轻型银行的模式。这里边应该紧密地拥抱科技进步,特别是金融科技和互联网”。

六、普惠、合规、创新——新金融二次探路

丨贾肖明:互金监管趋严带来阵痛 也是战略机遇期

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贾肖明在致辞中表示,毫无疑问的是,监管趋严带来的阵痛虽然不可避免,但这也将成为行业规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相信互联网金融将保持实现普惠金融的初心不改,在监管框架内更加深入地借助互联网技术,探索创新的业态形式,实现突破发展。

七、移动化与智能化金融发展新启示

丨刘健东:金融行业信息生产、处理、存储需要零失误

21世纪传媒总裁刘建东在致辞中表示,与其他产业相比,金融行业的信息生产、处理、存储等方面要求更高水平的安全性,需要零错误,以保证处理时间和方式的正确性。随着金融产品创新的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也急需提升,智能金融在当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丨阿里云徐敏:金融云平台需3年技术打磨才可称稳定

阿里金融云总经理徐敏宣布,位于上海的阿里金融云数据中心正式开放运营。这是继杭州、青岛、深圳之后,阿里金融云上线的第四个国内节点。

“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利用云计算打破创新地域的藩篱,实现业务创新与突破。这源于阿里金融云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在产品、技术和运维上逐步积累打磨。”

本文记者:李致鸿、闫沁波、李玉敏、王俊丹、谢水旺、侯潇怡、黄斌、杨志锦、王晓、陈植、张奇、周颖等(排名不分先后)

本期编辑 刘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