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人京车”“沪籍沪牌”成定局!京沪网约车细则正式落地

“京人京车”“沪籍沪牌”成定局!京沪网约车细则正式落地
2016年12月21日 18:30 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今天,京沪网约车细则正式落地。两地仍坚持“京籍京牌”、“沪籍沪牌”。

“京人京车”成定局

今天下午,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北京市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等涉及出租车网约车改革的重要文件。

在国家规定和授权的基础上,北京网约车细则细化了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驾驶员的相关许可和要求,规定网约车平台经营期为4年,到期经审核合格后可延期。

车辆牌照:车辆准入方面,北京网约车细则要求车辆需在北京市登记,满足北京市公布实施的最新机动车排放标准。要求,5座三厢小客车排气量不小于1.8L,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含新能源车。

驾驶员准入:驾驶员准入方面,北京网约车细则规定从事网约车的驾驶员需具有北京市户籍。也就是在车辆和司机准入方面,北京市依旧延续了此前“京车京人”的规定。

网约车价格:新政发布后,网约车将与传统出租车在价格、营运车辆规格、营运规范等方面进行错位发展,形成差异化经营。网约车公司要提前公示作价规则、计价方式和价格标准。

其他:本实施意见发布之日前,已在本市开展网约车业务的网约车平台公司,驾驶员及车辆,给予5个月过渡期。

今年10月8号,北京市公开发布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稿,面向大众征求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在征求意见阶段,北京市政府共收集社会公众有效反馈意见和建议9246条。

其中:

“网约车车辆资质条件及管理”受关注度最高,占总条数的36%;

对网约车营运车辆必须为北京牌照的意见,超过90%的人表示赞同;

对车辆排量条件要求的意见,表示质疑和提出修改意见的占到54%。

之后,经过多番讨论研判,在新版管理实施细则中对旧有条目进行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

由“5座三厢小客车排量不小于2.0升或1.8T”改为“5座三厢小客车排量不小于1.8升”;

“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调整为“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

并去掉了原条目中“7座乘用车车长大于5100毫米”的限制性条件等,共计39处修改。

对于车辆轴距的限制由不小于2700毫米改成2650毫米,据了解,由于国内汽车大多是加长设计,轴距调整之后大部分车辆均符合轴距要求。但排量方面又会限制一部分车辆。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副局长马瑞表示,这回调整完了以后,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在车辆的轴距和排量上有所降低,跟传统的巡游车(出租车)接近,但是又高于传统的巡游车(出租车),这样会为两个行业融合发展打下基础。

坚持“沪人沪牌”,即日起实施

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酝酿,备受瞩目的上海版网约车细则也在今天(21日)下午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跟10月8号公布的草案相比,其中原则性的规定并未改变,上海市仍坚持网约车需“沪人沪牌”。

1.仍坚持“上海人”“ 上海车”。明确“网约车应在上海市注册登记,达到上海市规定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且“驾驶员应为本市户籍”。

2. 网约车车辆轴距条件放宽为“达到2600毫米以上”,不再区分燃油车辆和新能源车辆。

3. 不再要求网约车驾驶员“持有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4. 规定网约车驾驶员不能“扫马路”和站点候客——“不得巡游揽客,不得在机场、火车站巡游车营业站区域内揽客”。网约车,则只能通过预约方式提供服务。

5. 针对合乘车,对“人车绑定”的要求调整为以家庭为单位。

6. 为解决“打车难”问题,将综合考虑人口数量、车辆里程利用率、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等因素,定期评估并动态调整出租汽车运力的投放规模。

7. 新政不设缓冲期,即日起正式实施。

网约车发展大事记

2013年,交通运输部发文,建议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推广电话、网络、服务站点、手机终端等多种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模式。

2014年10月底,沈阳市交通局明确表示,专车服务属于非法运营,将按“黑车”处理。多地先后叫停专车服务。

2014年11月,交通部相关负责人转引李克强总理对新兴业态的看法,“别上来就一棒子打死”,将跟踪研究并适时出台规范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的有关政策措施。

2015年7月,北京市交通委、市国税局等8部门共同约谈“滴滴快的”、“优步”负责人,明确指出其组织私家车、租赁车从事客运服务的行为,涉嫌违法组织客运经营。

2015年10月,上海市交通委发放国内首张专车牌照,滴滴快的成为第一家获得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质的公司。

2016年3月,因与交通部出租车现行管理办法矛盾,住建部版《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被废止。

2016年8月,交通运输部出租车、网约车新规正式出台。

2016年10月8日,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网约车新规开始征询意见,大城市大多规定本地人、本地车,对网约车车型进行具体规定,与出租车形成错位经营。

21君

大家觉得细则力度怎么样?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cctvnewscenter)、北京青年报(beijingqingnianbao)记者 刘珜

本期编辑 黎雨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