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理想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

【夜读】理想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
2017年01月12日 22:30 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夜读与你一起砥砺前行!

21君:你是如何理解“理想”的?很多人说“梦想”和“理想”的最大区别,就是“梦想”可能穷尽一生也无法实现,而“理想”则是在未来极有可能实现的。然而这种理解实际上都给“梦想”和“理想”附加了一种时态——将来时。

有没有想过,“理想”的正确时态应该是“进行时”呢?尽管“理想”的完全形态可能会在未来才能呈现。但其实,我们有着什么样的“理想”,现在就会有着与之对应的生活态度。我们的处世方式,其实已经和我们的“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

来源丨周国平(ID:zhouguoping6666)

特别鸣谢本期主播:路易

1

据说,一个人如果在十四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四十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他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我们或许可以引申说,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了。

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2

有两种理想。一种是社会理想,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另一种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

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个是否切合社会实际的问题,那么,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

人生理想仅仅关涉个人的灵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

如果你不追求,那只是因为你不想,决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3

理想有何用?

人有灵魂生活和肉身生活,灵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理想便是灵魂生活的寄托。

所以,就处世来说,如果世道重实利而轻理想,理想主义会显得不合时宜;就做人来说,只要一个人看重灵魂生活,理想主义对他便永远不会过时。

当然,对于没有灵魂的东西,理想毫无用处。

4

不存在事实,只存在对事实的解释。当一种解释被经验所证明时,我们便称它为真理。

由于经验总是有限的,所以真理总是相对的。

有一类解释是针对整个世界及其本质、起源、目的等等的,这类解释永远不能被经验所证明或否定,我们把这类解释称作信仰。

理想也是一种解释,它立足于价值立场来解释人生或者社会。

作为价值尺度,理想一点儿也不虚无缥缈,一个人有没有理想,有怎样的理想,非常具体地体现在他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中。

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一个寻求信仰而不可得的理想主义者会转而寻求智慧的救助,于是成为智者。     

5

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现在,要伟大就现在伟大,要超脱就现在超脱,要快乐就现在快乐。

总之,如果你心目中有了一种生活的理想,那么,你应该现在就来实现它。

倘若你只是想象将来有一天能够伟大、超脱或快乐,而现在却总是委琐、钻营、苦恼,则我敢断定你永远不会有伟大、超脱、快乐的一天。

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理想是现在进行时的,而不是将来时的。

本文作者 /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

本期主播 / 路易

本期编辑 / 黎雨桐

本期配乐 / 雷诺儿 - 我的钢琴很简单

 本期主播 简介 

路易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我却要靠声音。这就是我与明明的区别。

21君

看了今晚的文章,是不是感觉对“理想”的认识又深了一层呢?

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觉得自己哪种处世态度是受“理想”的影响而形成的?

如果你不认同今晚文章的观点,那么你对“理想”的解读又是怎样的呢?

欢迎到评论区来畅所欲言哦!

精彩夜读推荐

【夜读】接受平凡,是我们这辈子做的最不平凡之事

01月11日

阅读全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