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要来了?中国军费开支多少?中美关系如何?

房地产税要来了?中国军费开支多少?中美关系如何?
2017年03月04日 17: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今天(3月4日)上午11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大会发言人傅莹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这是傅莹第五次亮相全国人代会新闻发布会的主席台。她在人代会新闻发布会的舞台上,继续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会上她回应了哪些问题呢?随小编来看一看~

来源丨人民网 、新华社、21世纪经济报道,SFC南方财经两会报道组

发布会亮点一览

经济

房地产税立法

本届人大常委会把制定房地产税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规划,但今年没有把房地产税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的安排。

证券法修订草案

根据目前安排,证券法修订草案今年4月可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企业税费

减轻企业负担是近期改革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020年将实现税收法定。

民生

雾霾治理

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并且要进行有效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加紧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制定土壤防治法。

网络个人信息安全

今年准备对网络安全法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更加严格的执行法律。同时要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法律制度,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军事外交

中国军费开支

2017年中国国防费用增长幅度约为7%左右,占GDP1.3%。

中美关系

我们还是主张能够通过扩大贸易的方式解决贸易逆差。另外代表团有针对性地介绍,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这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很重要的基础等等。

一、经济

① 关于房地产税

傅莹:今年没有把房地产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安排

傅莹表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这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中列出来的,所以本届人大常委会把制定房地产税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规划。当然这部法律涉及面比较广,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是比较多的。

根据我的了解,我们今年没有把房地产税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的安排。

② 关于《证券法》修订草案

傅莹:《证券法》修订草案4月份提请人大常委审议是有把握的

被问及《证券法》是否在今年立法的议程中,傅莹表示,今年4月份,证券法修订草案能提请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由于证券法修订关系到资本市场顶层设计,所以设计问题比较复杂,也关系到保护投资者权益,特别是2015年证券市场的异常波动,暴露出很多新的问题,要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进行论证。

人大常委法工委听取了多方意见,重新做了修改,因此在4月份提起审议是有把握的。 

二、民生

 ③ 关于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傅莹:在多项法律中关注和强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南方都市报记者:去年几起网络电信诈骗案件酿成的悲剧引发高度关注,我们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报道,发现背后的源头是个人信息泄露。新闻发言人,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起到怎样的作用?多年来,一直有人大代表呼吁制定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请问有没有这方面的立法规划?谢谢。

傅莹:确实最近媒体上报道有很多泄露个人信息方面的情况,挺令人震惊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确实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对保护个人信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恐怕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我们可能面对的情况、形势甚至是挑战更加严峻也更加复杂。从治理的角度,我们国家采取的,你刚才问到的法律,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在多项法律中关注和强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比如2012年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中有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去年我们制定网络安全法,也确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规则,明确要求网络运营商不能搜集那些跟它提供的信息无关的个人信息,另外,没有得到相关人的允许,也不能把信息转让给其他人。

在我们马上就要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中也明确规定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正在审议的电子商务法中也纳入了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这样的规定。

今年准备对网络安全法开展执法检查,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现在社会上特别关心的问题,就是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和网络欺诈。通过执法检查,要推动更加严格的执行法律。确实现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发展很快,对立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法律制度,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谢谢。

④ 关于治理雾霾

傅莹:治理雾霾要坚持下去,争取实现向好的趋势

人民日报记者:雾霾治理是近年来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去年1月1日正式实施,去年全国人大也就环境保护法开展过执法检查,请问今年全国人大在环境治理方面还会有哪些动作,如何推动相关工作的解决?

傅莹:我今年第五次做新闻发布会了,如果是外媒问,第一个估计就是问军费,我们中国境内国内媒体我的必答题现在就是环境,媒体是年年关注,我们是年年回应,大家也是年年努力。

确实治理雾霾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长期挑战。从人大的角度来讲,我们一是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二是监督法律的有效实施。去年对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进行了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包括责任落实不够、执法监督不到位、配套法规不完善,人大常委会提出了整改要求,今年4月份要听取反馈报告。

回顾这四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而且也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做了大量扎实的努力,连续四年围绕环保方面的法律进行了执法检查,全面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另外,我们现在定下制度,每年都要听取国务院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总体上看,应该说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业、到社会,都做了很多努力,治理也是有效果的,但是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冬天确实情况比较严峻,所以还是要坚持治理下去,争取实现一个向好的趋势。

另外,除了大气问题,在我们国家有部分地区水和土壤的污染问题也是相当严重的,人大常委会现在正在加紧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也欢迎社会提供智慧。

三、军事外交

⑤ 关于国防费问题

傅莹:2017年中国国防费占GDP1.3%左右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记者:我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的,那我就来问一下那个必答题吧。

您也知道,近年来中国军事实力不断增长,包括航母的打造、南海诸岛的岛礁的建设和军事部署以及武器装备更新等等问题,都是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关注。由于中国和一些邻国的领土争端也尚未解决,这些军力的增长也让许多国家怀有戒心和一定的警惕,我的问题是中国今年的军费开支会是多少,会有怎样幅度的增长?如果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形下,军费增长的幅度较大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宣布的大幅增加美国军费的开支有没有关系?谢谢。

傅莹:每年中国政府是根据国防建设的需求和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确定我们国防费的规模,2017年中国国防费增长的幅度是7%左右。我们国防费在GDP中占的比重是1.3%左右,这些年一直处于这个水平,这是财政部给我们提供的准确的数据。

你刚才提到美国主张要提高经费,美国军费已经很大了,我去慕尼黑参加安全会议,北约也在强调要把他们每个成员国防费占的比重都提高到2%,我不知道你们怎么评估这个趋势,是不是也问问他们是什么考量。

你说到对中国的戒心,我想在中国很多人肯定是很不理解的。看看过去这十多年,世界上发生了那么多的冲突,甚至是战争,造成了严重的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的损失,那么多难民流离失所,哪个是中国造成的?中国从来没有给任何国家带来任何伤害。

你关心的中国周边存在的这些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的争议问题,我们主张要对话和平解决,同时我们要拥有保卫自己主权和权益的能力。

尤其你也注意到,我们确实要防范外部力量介入争议问题。中国能力的增强是有利于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和安全的,而不是相反。现在在这个争议问题上,最近的趋势很明显,中国和东盟一些国家已经回归了对话商谈的轨道,南海的局面也是趋于缓和的,未来形势如何发展要看美国的意图,美国在南海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

在南海问题上,拿南海航行安全说事,我认为是误导。去年7月我到英国去访问,对这个问题议论很多,我们同行的一个法律专家专门查了一下,英国伦敦金融城的信息显示,南海没有被列为高危地区,而且没有任何数据显示有哪个国际上大的保险公司对途经南海的航船、商船增长保费,南海航行安全的担心是从何而来?

我们去年在那儿访问的时候也了解到,路透社调查显示,有一些航运公司认为中国在这个区域的存在实际上是有利于安全的。所以我想,从根本上讲,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美国恐怕还是担心中国从能力上赶上或者超过美国。实际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跟美国在能力上差距是很大的,但是中国的军队发展建设是要继续下去的,这是我们保卫国家主权、安全的需求。

军队跟军队之间是不是构成威胁,是不是要有戒心,关键要看他们的战略意图,这是要认真探讨的关键问题。也就是说,是要追求共同安全还是排他性的安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的理念是维护共同的安全,这也是许多亚洲国家的一个共识。谢谢。

⑥ 关于中美关系

傅莹:中美关系合作是主流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记者:发言人你好,我是CBS新闻记者。我的问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言论变化无常,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怎么发展?

傅莹:中美关系,因为这是两个大国,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对整个世界是有影响的,比较引人注目,这方面讨论比较多,在中国国内讨论也比较多。

一个总的看法是,中美关系合作还是主流,现在美国对内对外政策都有一些调整,你刚才也提到了美国新政府也有不少想法、一些主张。美国的政策调整具有全球性的影响,肯定也会影响到美国跟中国的关系。当然大家都希望这个影响是正面的,是积极的,但如果有挑战的话,中国也会坦然应对。

目前应该说,我们也看到两国之间已经有不少高层的交往,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两次直接通电话,传递的信息还是很清晰的,就是中美之间还是要多合作,成为很好的伙伴。对于一些具体的外交政策或者是一些做法,我想今后这几天我们有一系列记者会,外交部长还有其他相关部门的部长,记者会上他们会做更加具体的介绍。

我对中美关系有一个观察,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同意,我认为美国社会对中国普遍不那么了解,是不是?这次美国大选,每个候选人都谈到了中国,我听下来看他们讲的关于中国都是老故事,或者是不那么真实的故事。

在这样一个信息通达的社会里,其实这个现象是挺不自然的、挺不正常的。在美国,包括在你们的报刊上、在美国的电视上,你要得到关于中国一手的资讯是比较有限的。在美国要想看到中国人写的文章、中国人写的书恐怕也不多。当然,从我们的角度我们要多努力,尽量让自己的信息更多的通达国际社会、通达美国社会。我们也希望我们这么多国际媒体,这次来报道我们的“两会”,希望你们多注意中国的新故事。谢谢。

人物故事丨傅莹

时尚得体的套装,微卷的银发,温婉优雅的微笑……今年64岁的傅莹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都是神采奕奕,令人眼前一亮。

3月4日,这位中国外交战线上的“老兵”,第五次亮相于全国人代会新闻发布会的主席台。

与2013年初次为人代会发声时相比,现在的傅莹已不再是“新手”。“作为发言人,最重要的是沟通,用对方接受的方式交流”。如她所言,她一直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在面对国内外媒体“步步紧逼”和“长枪短炮”时,从不怯场,温柔化解。

人民网记者统计发现,在过去4年全国人代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傅莹一共回答了53个问题,其中14度回应了外国记者的提问。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傅莹很忙。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她应邀会见过美国驻华大使、加拿大最高法院前大法官、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亚洲基金会会长等外国客人。

傅莹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是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2016年,她的身影出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俄罗斯第十三届“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等国际场合;她的文字发表在美国《国家利益》等媒体上,并在Facebook上广泛传播。

“中国人经历了很多曲折,也在逆境中炼就了对信仰和目标的坚持。现在的世界更加复杂,我们需要冷静观察、站稳立场,积极主动应对挑战,积极主动抓住机遇,做世界中更加成功的中国。”

“我们应该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而我们的贡献必然是符合中国价值理念的,并且是在中国擅长和有能力的领域发生。”

“世界期待中国承担更多责任,也希望更好地了解中国意图。中国需要更多地向世界说明自己,赢取信任,也需要不断向他国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去认识、接受和创建新的理念。”

这些掷地有声的见解,直接用英文传播到了全球各地,有力地驳斥了部分外媒煞费苦心的曲解,传递出令世界侧耳倾听的中国立场。

21君

小伙伴们,两会期间,你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呢?

推荐

阅读

香港富豪刘銮雄“健康状况极不稳”提前分家,再赠妻子百亿股权

划重点!郭树清履新银监会的“首秀”,讲了哪些重要内容?

本期编辑 刘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