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梦想”窒息的乐视:遭冻结160亿!困局如何形成

被“梦想”窒息的乐视:遭冻结160亿!困局如何形成
2017年07月05日 09:30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乐视网7月3日才被冻结12.36亿,今日再被冻结近160亿!今日晚间,身处风口浪尖的乐视网又有了最新动态。

来源 | 腾讯财经(financeapp;作者:张庆宁、李思谊、周纯)、侠客岛(xiake_island;作者:庖丁骑牛)

到了今晚,乐视的形势已逐渐清晰:贾跃亭面临的新一轮资金危机,的确比以往更加严重,资金危机每严重一分,贾跃亭在乐视的话语权就将降低一分,乐视体系内上市公司乐视网的很大一部分话语权已被上一轮危机的“救星”孙宏斌拿走,贾跃亭对乐视非上市部分的话语权,此刻也处于失去的边缘。

贾跃亭夫妇及乐视系3家公司的12.37亿资产于上周被司法冻结。至此,贾跃亭再次站上十字路口的身影暴露在聚光灯之下。

今天傍晚,乐视网发布公告称,贾跃亭以及乐视控股所持公司总股本的26.03%已被上海高院冻结,冻结时间为三年。乐视网已于2017年4月17日停牌,按照停牌价30.68元计算,此次被冻结的股权价值159亿元人民币。

自上周三贾跃亭在股东大会上承认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的资金反而比去年资金危机爆发的时候更加紧张,至今晚乐视正面确认,过去的一周在各方力量推动下,贾跃亭及乐视非上市体系的严重资金问题被一层一层揭开。

一如贾跃亭所说,去年到现在,整个乐视系累计偿还贷款150亿元左右,其中90多亿元是偿还金融机构的贷款。不过,金融机构仍在观望,甚至存在“挤兑”现象,而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的资金反而比危机刚爆发时更加紧张。

乐视的债务敞口几何,这恐怕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贾跃亭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不过,从整个乐视体系的股权质押来看,贾跃亭的杠杆几近极致——他在乐视网97.20%的股权已经质押,他押注的乐视汽车同样也有80%的股权质押出去……

而将自己与妻子甘薇的名下资产作为贷款抵押物的做法,确如孙宏斌所说,“贾跃亭已经all in到不给老婆孩子留家底的程度”。

招行起诉:一个危险的信号

上海高院的司法冻结文件,将贾跃亭抛上风口。

该冻结文件显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川北支行于2017年6月26日,向上海高院申请财产保全,后者裁定冻结乐风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乐风香港”)、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乐视控股”)和贾跃亭、甘薇(贾妻)名下银行存款共计人民币12.37亿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

此外,上海高院还冻结了乐视控股在大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及红利(8000万元,占股40%)。

2015年6月,乐视宣布耗资27.3亿港元入股酷派,占股18%。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而这27.3亿港元来自于招商银行,也就是此次起诉贾跃亭及其公司的缘起。

2016年6月,乐视又以10.47亿港元代价增持酷派股份至28.90%,成第一大股东。不过,受自身经营亏损、管理层动荡,以及乐视手机资金链等多个因素影响,酷派股份目前的股价和市值相对2016年6月,已经缩水超过一半。

招商银行对腾讯财经回应,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此次向法院申请资产保全,系乐视旗下的乐风移动贷款发生欠息、招行上海分行多次催收无果后所采取的法律手段。

一位股份银行对公信贷经理告诉腾讯财经,屡次欠息已经暴露出乐视严重的流动性风险,毕竟相对于本金来说,利息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连利息都还不上的企业,你想想吧!”

将时间倒回到2015年11月17日,乐视控股与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贾跃亭兄长贾跃民与上海分行行长施顺华出席,彼时上海分行承诺“向乐视控股及旗下公司提供100亿元战略性全球综合授信额度,满足乐视国内外业务的资金需求”。

那时的乐视是互联网明星,有足额房产抵押、风险可控,有望成为超大型企业。

不过,在乐视危机爆发以来,银行的态度发生转变。一家大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对腾讯财经表示,目前指望银行对乐视授信“恐怕有点难”,一是它属于高科技企业,不可测的因素比较多;二是关于乐视目前的说法很多,媒体的报道也会影响他们的判断。

“经济不好的时候银行就是要防坏账,谁也背不起这个责任。”前述信贷经理称,在抵押资产能够覆盖债务的情况下,招行依旧率先冻结抵押资产,这对贾跃亭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从乐视网公告的数据来看,截至 2016年6月30日,乐视网从国内各家银行获得的各类银行授信总额为 24.2亿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额度为 22.4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为 1.8亿元。

这显然不是全部。

2017年6月28日,乐视网股东大会上,贾跃亭介绍,从去年到现在,整个乐视系累计偿还贷款150亿元左右,其中90多亿元是偿还金融机构的贷款。不过,贾跃亭承认,及时还款并未增加金融机构对乐视的信心,“相反的,金融机构还在观望,最终出现了一些‘准挤兑’的现象”。

“我们应该把这非常宝贵的90多亿元用在业务上,快速让业务恢复正常,继而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机构风险,”贾跃亭说,现在的问题是,非上市公司体系的资金反而比危机刚爆发的时候更加紧张。

股权质押的极致杠杆,导致今日困局

目前尚不清楚整个乐视体系的债务风险敞口有多大。不过,乐视几近搏命的股权质押信息,或可管窥其融资杠杆之极致。

乐视网2017年第一季度公告显示,乐视网前十大股东中有3位进行质押。其中,贾跃亭持有乐视网占总股本的25.67%,质押497793908股,占其个人持股总数的97.20%;乐视联合创始人刘弘持有乐视网总股本的3.07%,质押29722287股,占其个人持股总数的48.54%;贾跃亭的哥哥贾跃民持有乐视网总股本的2.2%,质押43280000股,占其个人持股总数的98.48%。

乐视致新是乐视体系电视业务主体,23.42%的股权被质押。其中,乐视控股将乐视致新的3124.52712万元和2618.3537万元分别质押给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和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占其注册资本31245.2712万元的18.38%

乐视体育的 45.58%股权同样被质押,其中,贾跃亭将其实际持有的28.75%的乐视体育股权,分别给质押平安银行北京分行等机构。

在贾跃亭押注的乐视汽车生态中,乐视致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实控人贾跃亭)将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的 800 万元股份质押给北京银叶金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占乐视汽车注册资本的80%。

除此之外,贾跃亭持股90%以上的乐视控股,将乐视云的26504.7986 万元股权质押给一家基金公司,占乐视云注册资本的33.33%。

这些质押行为,几乎赌上了贾跃亭在乐视体系中的绝大部分股权。“这说明乐视体系是资金主导型成长模式,贾跃亭胆子太大,已经将杠杆用到极致。”分析人士表示,加之贾跃亭把他与妻子甘薇名下资产当做贷款抵押物的做法,“贾跃亭恐怕已经把能抵押的资产都用来融资了。”

欠款同样是乐视债务状况另一种写照。腾讯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乐视目前外部拖欠供应商的款项,主要涉及乐视移动、其次是乐视致新,涉及欠款金额在13.6亿元左右。

其中,最大的一笔来自亚太区最大的半导体零部件通路商——大联大控股。该公司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称,乐视及受乐视波及的客户违约坏账合计15.5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5亿元)。“去年12月乐视延迟付款,冲击整体获利表现,这也表示大联大风险控管做得不太好,希望此次教训。”大联大董事长黄伟祥对外表示。

其他一些被欠款的供应商,包括台湾仁宝电脑、和硕和文晔等公司,同样也有常州丽声、浙江豪声等大陆公司。

那些每天在乐视大厦门前靠打着“乐视赖债还我血汗”讨债的供应商,每家欠款额度貌似不大。据公开报道统计,这些“专职逃债”的供应商共计60多家,他们向乐视讨要的欠款总额6000万以上。乐视虽承诺分8期还清,但未能按期偿还。

7月4日,乐视控股相关负责人发布声明:乐视绝不会欠任何债权人的钱,包括金融机构,包括供应链,只要给乐视时间,肯定都能够完满偿还。

乐视最终姓贾还是姓孙

孙宏斌又将扮演何种角色?

5月22日,上海静安寺某五星级酒店,孙宏斌当着融创上百位股东说,融创的150.41亿元投资以及对对乐视网(融创占股8.61%)、乐视致新(33.50%)、乐视影业(15%)的改造,都写进了当初的投资合同。

合同条款正在一一兑现。比如,贾跃亭辞去乐视网总经理,梁军接任;融创风控中心负责人刘淑青任乐视网非独立董事等;乐视致新和乐视影业的财务经理,也已被融创一方接任。同时,孙宏斌本人还担任乐视影业董事一职。

另一个被忽视的细节是,6月19日,乐视网公告,融创提名的独立董事郑路(信威集团副总裁)任职乐视网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加之此前担任乐视非独立董事的刘淑青,融创在乐视网现有的五个董事中占有两席。在融创投资乐视的合同条款中,乐视网公司章程对董事会审批的重大事项范围重新界定,并规定重大事项须超过董事会2/3成员同意方可批准。

这意味着,融创在乐视网拥有“一票否决权”。“融创在乐视致新和乐视影业派驻财务经理和董事之后,同样权力巨大,”接近融创的消息人士透露,即便融创承诺不干预乐视这三家公司的具体经营,但融创依旧控制其战略和发展方向。

融创对这些关键权利的取得,还在于双方在最初签署投资协议时的实力差距。“包括贾跃亭和乐视,在资本层面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性相对孙宏斌和融创来说,都不够成熟。”消息人士透露,包括对乐视的投资,融创的重要并购项目,都是孙宏斌亲自出马谈下来的,“反之,贾跃亭想做的事情太多,做错又缺乏反省的事情同样很多。如果贾跃亭足够成熟的话,当初就不该答应融创的投资要求。”

在当初投资乐视的发布会上,贾跃亭说,融创的投资将一次性解决乐视的资金问题,并为融创及全体股东创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回报,让乐视网能够成为A股市场上第一个营收超过千亿美金的民营企业。

“乐视将融创视为救世主,可融创的表现却是,我对你的控制权并不感兴趣,可谓以退为进。”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比喻说,这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方(乐视)非要和另一方结婚,但另一方(融创)的态度却不咸不淡,“这决定了,另一方(融创)在这段关系中处于绝对主动权。”

不仅如此,孙宏斌或许还留着后手。据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披露,截至 2017 年 5 月 24 日,融创投资乐视的150.41中,约 25 亿元尚未支付。

腾讯财经获悉,在某次有乐视系公司其他股东出席的饭局上,有人问及孙宏斌,“100多个亿(元)能填住乐视的窟窿吗?”孙宏斌反问,“现在来看,100多亿(元)肯定不够,但当乐视再需要投资的时候,乐视还姓贾吗?”

“这肯定不是老孙(孙宏斌)说的,老孙(孙宏斌)对老贾(贾跃亭)挺好的,”融创方面否认这一细节。

相比话语,行为更能准确地呈现孙进贾退。乐视控股今天下午对媒体表示,“贾总正在从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聚焦核心业务……乐视控股这次变更法人,很大原因之一就在于贾总要全力推进汽车战略,继续担任法人代表,很多手续办理等都会非常不方便。”

当乐视正式确认贾跃亭的管辖权限主要落在仍缺少超大量资金的汽车业务之后,乐视网以及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汽车之外的业务,会主要由谁来承接话语权?在候选名单上,肯定有孙宏斌的名字。

附:侠客岛的一篇解局乐视的文章

侠客岛解局:被“梦想”窒息的乐视

来源丨侠客岛(xiake_island)

作者丨庖丁骑牛

自打2016年10月以来,乐视就一次次陷入舆论的漩涡。从资金链断裂到版权供应商讨债,从高管离职到“易到风波”,不一而足。

在看上去有些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味道的舆论喧嚣背后,我们想问的是:这只是贾跃亭蒙眼狂奔后资金无法续命的特殊事件,还是值得所有企业家和投资人反思的必然现象?

我知道/吹过的牛逼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

让我困在城市里/纪念你

1 恐惧

“我们真正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

6月28日,乐视网股东大会上,贾跃亭说“乐视资金危机比想象中更严重”后,他想出了解决之道——未来聚焦几大块,第一,上市公司体系;第二,汽车体系;第三,汽车板块快速完成A轮融资,尽最快速度的量产。

不过,投资人还能耐心的听下面的故事吗?

在金融市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暴崩的时候,吹再大的泡沫都无所谓,满大街都是接盘的,比如现在的共享单车市场,投资人生怕投不进去;而当泡沫破灭的时候,风声鹤唳,比的是谁跑得快。银行的挤兑效应,是储户最担心的;资本市场,崩盘是操盘者最恐惧的。

现在的乐视就是这样,风险已经公开化,故事被证伪了,估值泡沫挤破了,价格腰斩了,银行断贷了,投资人离心,恐惧在蔓延。 

半年前,融创中国的孙宏斌给乐视注资168亿,算是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168亿什么概念?约25亿美元。打个比方,摩拜单车估值20亿美元,5轮融资10亿美元左右,在几百个城市有千万辆自行车,注册用户几亿,日订单量千万——也就是说,融创的168亿,可以砸出一个摩拜。

乐视控股法人变更

也有人说了,人家要的可能是土地。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无论乐视过去,还是在近期资金链吃紧的时候,都在拿地——

2013年,乐视在临汾落成约3000亩的生态农业产业园;2015年,乐视4.2亿元拿下重庆两江新区195亩纯居住用地和187亩纯商业用地;同年,乐视投资10亿美金,在美国拿下5500亩地,建设超级汽车工业城;2016年,乐视投资30亿元重庆建设酒店、公寓综合体项目,约16万平方米;2016年12月,乐视2.79亿元拿下浙江德清经济开发区90万平方米工业用地……

这样来看,乐视原本想浇出一个亚马逊热带雨林似的生态系统,虽然现在看起来像是撒哈拉。我们也无法得知孙宏斌的战略考虑,和乐视的真实动机。 

现在烫手的山芋是,贾跃亭的资金窟窿有多大?168亿人民币的注入,都不能解决乐视的资金饥渴。不禁要问,什么样的业务要烧这么多钱? 

2 财报迷局

“把金融搞得很复杂的都是骗子。”

——黄奇帆

乐视的生态虽然花哨,商业模式本质上也没有那么复杂。但为什么把好好一个故事讲成了科幻故事?组织结构和交易设计越来越复杂、资金越来越紧张,变成死循环? 

乐视的生态圈包括上市、非上市两大体系,也涵盖控股、非控股、关联方,构成了一幅涵盖80多家公司的生态迷局。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下乐视网的报表,数据来源是2016年年报(截至2016年12月31日)。

首先,根据报表,乐视系旗下(合并报表中)有15家子公司,68家关联企业。子公司分别是:乐视网(天津)、乐视网(香港)、乐视网(上海)、北京乐视流媒体广告公司、乐视致新(天津)、乐视网文化发展(北京)、乐视新媒体文化(天津)、乐视电子商务(北京)、霍尔果斯乐视新生代文化传媒、乐视财富(北京)、樂想控股、重庆乐视小额贷款、乐视云计算、东阳市乐视花儿、乐视原创(北京)文化传媒公司。关联企业不一一列举。

接着,看看乐视网主要财务数据——乐视网营业收入。这一项,同比增长68.64%,虽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19%,但仍有5.54亿的净利润。在经历去年的风波后,乐视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难得。

乐视的解释是:公司业务范围增加,新业务处于成长期造成利润总额下降,同时,新业务带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上升,使得公司营业利润同比降低。 

且慢,在乐视网2016年的资产变化构成中,“应收账款”这一科目同比增加额为53.26亿,而全年营收的同比增加额为89.34亿元——仅此一项,贡献占到59.61%,接近六成。

啥意思?我们知道,应收账款是一项债权,乐视还没有收到钱,是赊销的。

再看乐视网的现金流量表。“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是负的10.68亿,同比-221.97%!现金流不短缺才怪呢。

这两个数据,折射了乐视的资金流转非常不好——但还没有为梦想窒息。

为了更好观察乐视内部如何进行资产和业务腾挪术,做大报表,继续看乐视的合并报表。在乐视80多家企业的生态圈中,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自买自卖,左手倒右手的事情呢?

截取(1)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情况表(部分) 和(2)出售商品/提供劳务情况表(部分),可以看出——

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情况表(部分)

出售商品/提供劳务情况表(部分)

谜底揭开:关联方购进的商品和服务项目,2016年度高达75亿,当年乐视的营业成本也不过182.29亿,占比41%;关联方提供的商品出售和服务项目,2016年高达118亿,而乐视合并报表收入219.51亿,占比54%! 

简单说,按照一般的逻辑,企业把货物和服务直接卖给客户。但乐视集团内部一倒腾,在关联企业之间互买互卖,实现销售,做大业绩,粉饰报表。精明的投资人不跑才怪。

这么一看,生态圈很重要吧?

3 风险

“吹啊吹啊我的骄傲放纵”

无论乐视是楼塌、宾客散,还是渡过贾跃亭口中的“飞升之劫”,乐视这一案例必将载入中国企业史,编入商学院教科书。

说穿了,生态,其实就是一个盲目多元化的激进公司战略。贾老板为乐视讲了一个“生态化反”的故事,结果却演变成了一场“生化危机”。

按照贾的介绍,乐视生态五大部分,“平台+内容+硬件+软件+应用”,目前产品线包括:超级手机、超级电视、超级汽车、智能硬件、娱乐周边、超级自行车……推出手机时,贾跃亭声称吊打和颠覆苹果;颠覆尚未完成,贾跃亭又要去吊打特斯拉了。

结果?苹果和特斯拉大卖、市值不断创新高,乐视从2年前1300亿的顶点,腰斩到现在的600亿市值。

回顾30多年的企业史,中国企业(家)面对的诱惑很多,都是有野心的。多元化的问题,是企业中最普遍的问题;过度多元化,是一个最容易犯的错误。海尔、联想、万科、万达这些标杆企业,都走过多元化道路,也曾壮士断腕。但最后,也都形成了主业明确、盈利模式清晰的明星公司。

以万科为例,90年代,万科旗下有蒸馏水、零售、影业、广告、商业礼品等几十家子公司。1994年,君安证券敏锐嗅到攻击万科的死穴——产业结构多元化和管理层股权问题,对万科股票进行狙击,“改组董事会”。之后,在监管层干预下,双方和解,史称“君万事件”。

与“门口的野蛮人”正面交锋后,王石作出改变,他手起刀落,砍掉了副业,坚持走住宅地产之路,目标清晰,取得巨大成功:上市26载,万科给投资者带来优良的回报,持续的分红,2016年总市值高达2300亿元。近三年,万科销售毛利率30%左右,净利率11%以上。

当然,也是因为优秀,这才让宝能盯上万科股票这资本市场的大肥肉,一年内豪砸430亿收购万科股票。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一位投资圈的朋友曾经调侃,如果这430亿砸到乐视股票上,没准乐视要做超级宇宙飞船的故事已经出来了。

为什么投资人不买乐视?资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资本需要的是有好产品、有业绩支撑、有成长空间的标的。两相对比,希望对企业家有所借鉴。

4 环境

乐视的起舞,离不开当时的环境。

彼时,传统行业过剩、资产荒,民众对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预期一致,“创业创新”大风口深入人心,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为代表的TMT行业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创业板推动上一轮牛市的开启,再加上货币流动性充裕,投资理财刚性兑付。

简单概括说,就是上面撒钱、手上有钱,有退出渠道,还保证兑付,那就投(du)资(bo)吧。

时势造英雄。一群“PPT创业者”横空出世,满足了大家对新鲜事物的知识焦虑、投资饥渴。生态化反,虚拟现实,P2P……高潮迭起的背后,是布局者和先入局者对后知后觉的新韭菜们收取的高额“智商税”。

在过去流动性充裕、资本市场估值走高的环境下,乐视这样的上市公司,尚可以通过负债借新还旧来续命,通过市值管理高抛低吸来赚钱。但时过境迁,现在中央将去杠杆、金融风险提到更重要位置,央行缩表、三监会出台更严格的监管新政,未来一定是估值去泡沫,特别是“吹牛”和“梦想”要去泡沫。

乐视只是极端的、耀眼的一个。未来,一旦融资额度趋紧、融资成本上升、估值下降、刚性兑付逐渐打破,还有更多的大小企业面临乐视的困境。

我们欣赏“风越大,心越荡”的斗志,但更难得可贵的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让现实跟得上情怀,现金流跑得过野心,大概才是真正的取胜王道。

文章来源丨侠客岛

文丨庖丁骑牛

21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