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资金变动局”:两融余额13连升接近万亿

A股“资金变动局”:两融余额13连升接近万亿
2017年09月15日 14:00 21世纪经济报道

A股“资金变动局”

近期,随着上证综指突破3300点,A股投资者信心处于高位,随之而来的是各路资金进入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突破9800亿元,正在向万亿大关逼近,事实上这一规模已创下2016年1月以来的新高,两融余额连续13个交易日攀升;同时,北上资金也持续入场,早在8月,沪股通和深股通净流入均超过百亿,进入9月格局延续,沪股通9月以来成交净买入55.45亿元,深股通则达到75.75亿元。一直作为市场的活跃投资者,私募近期也保持着较高仓位进行操作,8月末私募的平均仓位上升2.1个百分点,达到84.4%,创28个月以来新高。私募排排网融智评级研究中心数据亦表明,当前半仓以上(仓位在50%以上)私募机构占比虽较上月略有下滑,但依然接近80%。不过,目前市场处于箱体震荡,部分资金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如沪股通资金在近两日出现了净流出的现象,显示出在3400点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存在着盈利出盘的倾向,其中的风险也需要关注。

截至9月13日收盘,沪深两市两融余额达到9818.69亿元,较9月12日的9783.76亿元增加了34.93亿元,再度刷新年内新高,并且已连续13天呈现正增长。这意味着,两融余额正在逐渐逼近万亿量级。历史数据显示,两融余额最近一次达到万亿还是在2016年1月14日,彼时两融余额为10165.19亿元,而当天上证指数收于3007.65点。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

记者丨李维、实习生丨朱银双 北京报道

随着市场情绪的复苏,以两融盘为代表的杠杆资金正在加速进入A股。

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9月13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突破9800亿元,正在向万亿大关逼近,事实上这一规模已创下2016年1月以来的新高。

有业内人士指出,融资盘体量不断上升背后仍然与经济见底趋势明朗下投资者情绪的向好有关,此外楼市限购、跨境投资收紧等因素也让部分资金回流A股。

从融资盘买入的行业来看,制造业、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等板块成为了杠杆资金热捧的领域;而在分析人士看来,两融资金的流向亦与去年以来A股进一步强调价值投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上游企业业绩回暖等因素有关。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调查了解,目前部分资金也有冲动通过股票质押、结构化产品甚至场外配资等渠道入市;与之对应的是,监管部门已在提前注意做好风险防范措施,例如日前沪深交易所就对股票质押率等条件提出新要求。

重回“万亿”近在咫尺

截至9月13日收盘,沪深两市两融余额达到9818.69亿元,较9月12日的9783.76亿元增加了34.93亿元,再度刷新年内新高,并且已连续13天呈现正增长。

这意味着,两融余额正在逐渐逼近万亿量级。历史数据显示,两融余额最近一次达到万亿还是在2016年1月14日,彼时两融余额为10165.19亿元,而当天上证指数收于3007.65点。

上升的融资盘水位与A股指数的向上突破互为因果。交易所数据显示,A股自8月25日起的半个多月以来,一直维稳于3300点之上,截至9月14日上证指数最高已达3391.64点。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A股的向好和投资者情绪的复苏进一步引导了更高风险偏好资金的入场;另一方面大类资产配置正在从楼市、信托、资管向A股“回流”。

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研究员曹世宇认为,作为一个象征指标,两融余额上周上行180亿元,近一个月累计增加560亿元,而这正是市场情绪回暖的体现。

“从大类资产轮动来看,2016年是属于楼市的一年,而去年底至今的种种政策正在将增量资金从楼市中‘逼出’,特别是最近对于消费贷、经营贷进入楼市的打击。”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则表示。“此外信用市场风险也在加剧,资管、信托监管趋严也会让资金从固定收益类市场中流出,正是这种大类资产间的‘挤出效应’给股市的资金面带来了支撑。”

而在不同行业分类上,融资盘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的近一周以来,制造业、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位居融资净买入额的行业前三名;其中,有色金属行业累计融资净买入额达114.95亿元,位居首位;而非银金融、电子分别以74.35亿元、67.84亿元居于第二。

“不少机构预测目前许多上游有色企业产品的出厂价会进一步走高,这是融资盘追逐有色等行业的原因。”北京一家中型券商有色分析师对此指出,“出厂价在业绩反映上具有滞后性,而许多资金在赌这些周期股的业绩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局部领域,部分个股的融资买入额及融资盘比例已相对较高。

例如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统计的950只个股中,近一周以来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不低于30%的有76只,占总数8%;不低于20%的有451只,占总数47.47%;甚至还有6只个股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超过了40%。

此外,截至9月13日,全柴动力,国民技术以及华平股份三只个股已经出现融资盘占流通盘超过20%的情况,三家公司融资盘占比则依次为22.78%,21.72%以及20.06%。

多渠道杠杆“敲门”在即

两融并非是A股杠杆增量资金入市的全部。

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发现近一个月以来的股权质押融资也在增加。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8月14日至今的一个月内,沪深两市共发生股权质押536次,涉及市值达1502.14亿元,环比上月增长9.50%;不过该数据均以上市公司公告统计为准,尚不包含中小股东的质押操作。

“和两融相比,这个股权质押主要显示的是大股东方的增持意愿。”汇金系一家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坦言,“有的股东可能只是为了做质押贷款,并不一定是为了增持股份,但质押规模的扩大,仍然能体现出大股东对股价的信心。”

股权质押规模的增长似乎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日前沪深交易所及中国结算重新修订质押新规,并提出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的规定。

“在A股不断回暖之下,监管层正在审慎关注市场的杠杆情况。”上述营业部负责人坦言。“这说明当下金融‘去杠杆’的大趋势并没有发生变化。”

此外,2015年曾遭遇大规模清理的场外配资渠道在A股复苏的大环境下悄然“露头”。

“最近需要配资做股票的客户比之前更多了,不过需求增加也让我们自身的资金成本上升了。”北京一家提供股票融资业务的中介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不过我们这个业务规模本身也有限,如果做得太大容易被监管或者券商自身注意到。”

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对此也感同身受。在今年5-7月份期间,北京某配资公司反复打电话邀约记者前往其公司开户,而在8月份至今,记者再无接到该公司业务人员主动打来电话。

“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向好,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杠杆产品出现,对此监管部门也在密切关注。”上述营业部负责人坦言。

相关阅读:

A股面临转折节点: 私募高仓运作 3400点“久攻不下”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

记者丨李洁雪 深圳报道

作为观测市场信心指数的重要指标,私募仓位一直备受关注。

近期多家第三方统计的数据均显示,目前私募仓位整体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对A股市场带来了较积极的情绪面刺激。

然而,3400点近在咫尺却久攻不下是当前的事实。眼下的A股市场,进入到了一个转折的关键节点,是打破箱体震荡选择向上,还是浮盈出尽掉头向下,所有人都在等待。

9月中高仓位仍是主流

私募的高仓位运作正在引发市场关注。

华润信托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8月末私募的平均仓位上升2.1个百分点,达到84.4%,创28个月以来新高。私募排排网融智评级研究中心数据亦表明,当前半仓以上(仓位在50%以上)私募机构占比虽较上月略有下滑,但依然接近80%。

显然,过去的一个月,私募中高仓位运行状态并未改变。不过,并非所有私募都选择了“撸起袖子干”。相较而言,9月私募的整体仓位较8月略有下滑,但仍在较高的水平。

融智数据显示,有近40%的私募仓位在八成以上;仓位在五成到八成的私募机构占比为37.27%;仓位在三成到五成的私募机构占比为13.66%,较上月有上升;而三成仓位以下(含空仓)的私募机构占比9.32%,其中空仓比例为4.97%。

从记者采访的多位私募人士来看,仓位普遍在七成以上,部分在九成以上。调仓方面,选择持平或小幅减仓的情况较多,与行业整体数据相符。

沪上一位受访私募人士陈凡(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们的仓位一直都比较高,且大多集中在蓝筹股上,成长股只做适当布局,仓位占比不足1成。过去这一个月我们也没有在仓位上做太大浮动变化,总仓位长期维持在7成上下,年底之前不会做大幅度变化。”

陈凡表示,从同业交流的情况来看,目前仓位都还是比较高的,但并非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只能说在三季度算是比较高的。

而另一受访私募总监李斌(化名)则表示,其目前仓位为9成,与上个月基本持平,这对股票型基金来说属于中性仓位。从周围同行情况来看,目前仓位与上月基本持平或小幅减仓。

整体来看,尽管私募9月仓位相较8月略有下滑,但目前的仓位水平依然反映出私募对市场较为乐观的态度。融智数据也显示,9月A股市场趋势预期信心指标值为较上月涨了6.47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3400点久攻不下

除了私募仓位透露出的乐观情绪外,不断升高的两融余额也在刺激投资者的眼球。然而,较为浓厚的看多情绪下,市场并未开启强有力的上涨模式。相反,大盘陷入到3400点久攻不下的困境之中,上攻阻力重重。

为何3400点如此难攻?前述李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从5月份开始的这波上涨行情,上证综指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0%,从去年开始的慢牛行情中,这样的速度已经算快了。短期大幅上涨之后市场出现技术性调整或震荡属于正常现象。从成交量逐渐放大以及两融余额新高来看,市场不缺信心,只是需要时间去释放信心。另外9-10月份将有美联储议息、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等诸多不确定事件,投资者很自然地倾向于短期保守以回避风险。

陈凡亦指出,指数的涨跌并非由市场信心所决定,背后更重要的因素可能在于资金、政策、外围风险等。

陈凡表示,从资金面来看,目前A股其实成交量各方面都比较正常,虽然大部分资金依旧会选择南下投资港股,但北上的资金同样也是一笔不容小觑的力量,虽然这些资金大多集中在大市值的蓝筹股上,但始终盘活了整个市场,加上现在已经脱离了存量博弈的情况,市场还是较为活跃;外围风险则集中在汇率变化上,人民币在经历了一轮对美元的急速升值后,迎来了调整,后市是否还能回到继续升值的通道,美联储议息之后市场会有怎样的反应,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会影响投资者短期的信心。

从多位受访机构人士的表态来看,箱体震荡是较为一致的预期。有受访者指出,目前,基于基本面、流动性、维稳需求和政策不明朗下的风险偏好,市场可能维持偏暖的震荡格局,指数波幅较小。进入10月,风险偏好波动导致的市场结构性波动可能更为明显。

事实上,近期的盘面也表现出了极迅速的行业轮动的特点。深圳一位私募总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的这波轮动,既有对涨幅落后行业的补涨、也有对中小创错杀股票的修复,更有热点跟风炒作,属于市场震荡调整期投资者在寻找新主线时的必然动作。我们还是会抓住估值和盈利两条主线。一方面挖掘盈利表现正常,但在上半年被错杀或未被挖掘的公司;另一方面也会关注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后给部分行业带来的盈利增长机会。”

而被问及对四季度的预期时,前述陈凡认为四季度不会出现牛市的表现,更多还是要专注于个股。他提到,“反弹是极有可能的,但是要说到真正的牛市依旧还是得看明年,要重点关注市场利率的变化,如果资金面市场维持不松不紧的局势,或者是时松时紧,对于市场的走势就有很大的影响。”

(编辑 张星)

本期编辑 陈思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