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你的钱袋子!七类人群收入将提高,有你吗?

关乎你的钱袋子!七类人群收入将提高,有你吗?
2016年10月24日 12: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

这一目标如何实现?

国务院21日发布《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要对七类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群体实施激励计划。

这七类人都是谁?国家将如何保障?又将如何实施?

七大群体获激励

一、技能人才激励计划

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引导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

●  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

●  贯通职业资格、学历等认证渠道

●  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二、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加快职业化进程,带动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  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增收能力

●  挖掘现代农业增收潜力

●  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增收渠道

三、科研人员激励计划

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通过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工作,激发科技创新热情。

●  完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

●  改进科研项目及其资金管理

●  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

四、小微创业者激励计划

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健全创新创业成果利益分配机制,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和支持小微创业者在“双创”中实现创收致富。

●  清除创业壁垒,提升创业参与率

●  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创业成功率

●  探索创业成果利益分配机制

五、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计划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进一步稳定预期、优化环境,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推动经济增长、就业增加、效益提升、职工增收实现良性互动。

●  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方式

●  强化民营企业家创业激励

六、基层干部队伍激励计划

完善工资制度,健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差别化激励办法,建立阳光化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同步完善相关人员激励机制。

●  完善工资制度

●  健全差别化激励机制

●  明确福利标准和保障范围

七、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激励计划

鼓励引导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中具备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者提升人力资本,主动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

●  推进产业扶贫济困

●  建立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

●  完善相关专项救助制度

六大行动促增收

1、就业促进行动

●  全面提升就业岗位创造能力

●  有效提升劳动力市场流动能力

●  不断提升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能力

2、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  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

●  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3、托底保障行动

●  完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  提升精准兜底保障能力

●  扩大基本保障覆盖范围

4、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行动

●  拓宽居民财产投资渠道

●  加强对财产性收入的法治保障

●  合理调节财产性收入

5、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行动

●  规范现金管理

●  堵塞非正规收入渠道

●  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6、收入监测能力提升行动

●  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

●  完善收入分配统计与核算

●  建立收入分配政策评估体系

文章综合自央视新闻、央视财经、人民网。

21君小伙伴们,你属于国家的重点激励对象群体么?你所从事的是什么行业?

推荐阅读

重磅政策!个税改革要来了,你要交的税是多了还是少了?

重磅!银监会、证监会、基金业协会接连出手,目的只有一个!

本期编辑 陈思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