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灰色预警:韩国企业,你们的公关该上线了!

3.15灰色预警:韩国企业,你们的公关该上线了!
2017年03月15日 17:20 火眼财经

号外!号外!

《火眼财经投资实战系列讲座》即将开课

重点是:免费、免费、免费!

活动详情点击:

网页链接:火眼财经送福利|难得机遇!百万以上资金才能知道的秘密,竟让他公之于众!

另可在,火眼财经公众号-菜单栏【最近活动】-【实战投资免费讲座】查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各企业公关已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大考。

还有一会儿,藏着315灰名单的信封就要被打开了。

自1997年起,中国消费者协会每年都会公布全年的工作主题,部分主题令人印象深刻,比如2013年的“让消费者更有力量”。不过20年来,中国消费者协会从未在主题中点明对某个行业的关注,大多是“消费与安全”、“消费与责任”这种大帽子词。

然而,2017年却有所不同。

一方面,消费者协会破天荒第一次在年度主题中点名了行业,今年的主题是——“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如果说双十一是泛互联网行业的集体狂欢,那么3·15就是各家企业避之唯恐不及的消停期。

另一方面,就是近日与中国深陷“萨德”事件的韩国,相关的韩国企业估计近来也不太好过吧。

其它消费领域在过去一段时间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典型案例。在此,我们一并汇总,将有可能登上今晚舞台的选手名单刊载如下(排名有先后!)——

韩企商品——上榜概率无限大

315的到来,无疑让正与中国陷入“萨德”争执的韩国紧张不堪。

韩国KBS电视台14日称,作为中国反制“萨德”的实际措施之一,从15日开始,中国人来韩组团旅游将被禁止。这次中国旅游“禁韩令”的强度可谓史无前例,目前中国旅行社不分大小已经不再推出赴韩旅游商品,各类旅游网站同样如此。受中国反制措施的影响,世界主要邮轮公司也开始调整运行计划,纷纷取消前往釜山、济州、仁川停靠的行程。

“中国‘萨德报复’15日成关键,韩国企业达紧张顶点”,韩联社14日以此为题发文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可能瞄准韩国企业。韩国的乐天超市、化妆品、旅行相关产品等很有可能成为“3·15晚会”攻击的靶子,其中最紧张就属乐天了。

乐天在华相当数量的办公室、卖场、生产设施等本月来被集中检查。乐天最担心的是15日前后中国舆论会大量出现对其商品、服务不满的事例。

另外,韩妆产品近年来颇受国人追捧,基于国内市场地位形成的傲慢姿态和制假行为,今晚可能难逃厄运。据调查,由于一些款式的韩国化妆品受到消费者的热捧,时常会出现断货的现象,因此在韩国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迎合市场出现制假售假的现象,也就是说会有一部分假化妆品被中国消费者购买。而且现在韩国电视台已经公开承认“假化妆品只卖给中国”。

这些假货被”特供”给中国游客——它们主要出现在东大门、明洞等中国游客聚集的地方,价格要比正规专柜低,所以韩国人自己也想购买,但却被明令禁止,只鼓励国外游客抢购。

汽车市场上,韩系车虽然在中国保持较高的质量声誉,但是对它的投诉量也是与日俱增。《车质网》车主投诉显示,现代的投诉多达3731条,对其车身附件及电器小毛病故障的投诉占据了投诉总量的52%以上;起亚汽车的投诉多达2520条,其中发动机投诉占据总投诉24%,变速器投诉占10%,车身附件及电器投诉占52%。在自主品牌崛起优势明显的市场状况下,这些投诉无疑会韩系车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韩国三星。三星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更是难续辉煌,一方面是国产手机品牌的强势崛起,另一方面是其质量问题的频繁涌现严重损害了其商业信誉。2016下半年由三星note7爆炸引发的信誉危机可能已经使消费者对三星的投诉量直线上升。

而且众多网友表示,今年的3·15晚会会被韩系商品包场,甚至超过每年都要讲一讲的阿里京东,确实不无可能。

阿里、京东及大小电商们

——难逃打假宿命

淘宝、天猫和京东可谓是3·15晚会的常客了,今年恐怕仍不能避免,和黄建平代表的一番争论也许就是一个信号。

每年电商领域商品的不合格率可谓是老生常谈了,对此的投诉也一直占据消费者总投诉量的榜首,自然打假就成了阿里或京东一直挂在嘴边的事。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只看到这些数字的不断增长,与之不符的是,阿里和京东所公布的打假数据也是在增长。

除了假货之外,电商被诟病的问题还有售后服务难和信息泄露。新华社昨天刊文,指出了网购售后七个难,包括网购售后服务保障难、电子凭证延保服务履行难、网售服务产品信息对称难等;而京东近期也因为内鬼、信息泄露而处于风口浪尖。

好了,今晚上,阿里、京东们,你们怕不怕。

旅游业——服务界的霸王花

纵观去年云南旅游行业发生的一系列恶性事件可以发现,再美的东西一旦和金钱挂钩,总难免沾惹戾气。

 

据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的数据显示,2016年收到797条涉及全国且从2014年开始,云南旅游投诉率已连续三年“霸占”全国榜首。各省份的投诉,其中云南一省有316条,独占全国旅游投诉的4成。

而总的来看,投诉和曝光的负面消息大概分为三种:

一是强制买卖引发口角、辱骂、限制人身自由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的现象,这背后反应的是旅行社和当地商贸相互勾结、牟取暴利的非法事件,而以“零负团费”吸引贪图便宜的消费者上当就是其主要骗局。

二是遭受景区当地不法分子人身攻击的恶性伤害现象层出不穷,这背后折射的是旅游景区治安管理的缺失,又或许是当地政府的不作为造成了乱象频生。

 

三是在线旅游网站霸王条款的压制,包括名不副实、退款费用高或是相互推诿拒绝退款等问题。有数据显示,在2016年全年共收到的有效投诉中,针对在线旅游企业的投诉量达46%,其中消费者由于操作失误、突发情况改变行程被扣取高额退改票费的投诉,占在线旅游投诉总量的67%,甚至有些“旅行套餐”不支持退款。

 

不得不说,旅游行业本身的痼疾非但没有在互联网的动力之下得到改善,反而在线旅游继续承袭了某些旅游社团“无赖式”的商业模式,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相关企业的信誉,更重要的是可能使旅游产业陷入恶性循环导致的停滞期。由此可见,3·15晚会上很有可能需要曝光一些投诉率较高的旅游企业给之以警示。

P2P贷款平台——黑料不要太多

金融一向是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热门领域。近年来消费金融火爆,也产生了很多问题,预计会成为今年315晚会的一个关注点。

消费金融类机构在帮助消费者迅速获得贷款的背后,是客户需要付出的高昂利息以及服务费、担保费等费用,将费用也算进来,一些平台年化利率甚至高达500%。一本财经在整理了市面78家比较知名的现金贷平台后发现,平均利率达158%,其中最高的“发薪贷”年化利率可达598%。如果发生违约,还会有很高的逾期费。几千元的借款额逾期后,本息累积可能会到上万元。

最近有新闻爆出,消费者在某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借款1.6万元,最终需还款4万多元。表面上看利息并不高,但存在较高的手续费以及担保费,使消费者的最终还款额远超过本金。

另外,消费金融行业还存在暴力催收、裸条借贷、用户个人数据买卖等问题,侵害消费者权益。此外用户在一些平台上查询自己的借款额度时,平台默认用户同意查询央行征信,而多次被查询信用状况将影响用户日后的银行借款。借贷平台对这类信息缺乏提醒,消费者的知情权收到侵犯。

快递服务——最易被忽视的差体验

商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去留,但也有一些行业很容易就能掩盖质量和服务的瑕疵,令消费者无从察觉,其中快递就是如此,而屡屡曝被曝光的负面新闻,说明这项服务行业已经开始损害网购体验,甚至连商品的完整性都不能保证。

新浪财经联合微博数据中心发布了《微博行业消费者态度榜》,对快递、外卖、航空三大消费频次高、消费投诉频发的领域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快递行业平均负面评议达19%,成最受消费者诟病行业。

在快递行业,天天快递、递四方、如风达、优速、快捷快递、民航快递、韵达、圆通、宅急送位列315消费者态度榜前十名。

其中,天天快递的负面评议高达77.73%,去年刚刚完成借壳上市的韵达和圆通均榜上有名,负面评议分别为28.12%和21.61%。数据还显示,整个快递行业平均负面评议达19%。

此外,消费者最关注的快递五大问题依次是快递包装破损、服务差、速度慢、快递丢失和快递破碎。

尤其是商品在分发和运送过程中的损害,如果是不可抗力导致的,倒是情有可原,但是就像央视曝光天天快递所述,分拣员或快递员可以随意抛掷,甚至拆开包裹分享食用商品,也许对所购商品造成一些人为破坏,收件人也很难辨别是否动过手脚。重要的是,在分拣区里违禁吸烟也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再者商品损害的责任赔偿还是一个难解之题,另外送货上门的问题也已经不断地遭人诟病。

 

快递行业一直作为电商的衍生品存在,只是单纯依赖阿里京东等电商不会是长久之法,尤其是对新零售的想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快递产业的再扩大。再加上,快递行业服务的本质已经被频频发生的乱象搅扰,现在曝光这些问题倒是可能给服务升级带来可能性。

而除了这些,包括共享单车,外卖行业,还有网约车领域,都有极大的概率上榜,但是作为新经济的一种,毕竟这些行业还承着创新的责任,所以可能3·15会对其更宽容一些。毕竟,在商业社会里,每个行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3·15所揭露的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文章综合自:虎嗅网、歪思妙想(neihangaoxiao)、新浪财经等网络媒体。

扫码(或搜微信号“jance954156”),添加火眼小助手

就可以加入微信资讯群,分享一手财经资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