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创始人套现11亿,3天后才曝光,算不算监管漏洞

美的创始人套现11亿,3天后才曝光,算不算监管漏洞
2017年05月17日 18:20 火眼财经

深交所5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12日,美的集团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何享健以34.68元/股的价格,减持了3232万股美的集团股票,套现11.21亿元。若以去年4月,何享健两次增持的股价均值30.88元/股计算,何享健这次卖出的收益率近12%。

实际上,近期在监管层金融去杠杆的压力下,大盘持续走低,而美的集团却逆势上扬,股价连创新高。在公司股价迭创新高之际,何享健却选择高位减持,这不禁引发市场恐慌。

受此消息影响,美的集团股价5月16日开盘暴跌接近3%。不过,盘中美的集团股价不断收复失地,尾盘成功翻红,收报35.32元/股,上涨0.03%。

减持为做慈善,年内无继续减持计划

美的集团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美的集团34.71%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而创始人何享健则持有美的控股94.55%的股权,另外,何享健个人还持有美的7847,49万股,占比1.2%的,为第十大股东。此次减持后,何享健直接持股比例降至0.7%。。

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美的集团营业收入为597亿元,同比增长了55.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5亿元,同比上涨11.4%。

现年75岁的何享健是美的集团的创始人,2016年胡润百富榜上,何享健、何剑锋父子以78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十,而在今年3月发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何享健以123亿美元的资产位列全球第102位。

自身业绩不断增长,在市场普遍看好美的集团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已经跻身富豪榜多年的何享健,为何要在此时大笔套现?

针对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减持公司股票一事,美的集团董秘江鹏5月17日上午进行了回应。

江鹏称,就市场关注与报道事项,美的集团相关方已沟通何享健本人。据了解,自美的集团上市以来,何享健从未减持公司股份,此次少额股份减持,何享健及其所控股的美的控股,仍持有美的集团约35%的股份,年度内何享健及美的控股无进一步减持计划。

作为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长期致力于美的集团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何享健充分信任公司现有管理团队,认同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对美的集团发展现状及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坚定看好。

何享健长期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并成立了何享健慈善基金会,本次减持资金,与何享健实现个人理想、推动慈善计划相关,何享健将在适当时候发布具体的慈善计划。

为避免市场波动,何享健选择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股份,并寻求长期机构投资者承接股份,以避免对公司市值造成短期波动影响。就减持的披露及合规问题关注,根据相关规则,何享健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少额股份,减持程序及信息披露完全符合相关监管规则要求。

江鹏表示,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看好公司长期成长,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目前持有公司股票约1.37亿股,为公司第4大股东,公司高管及合伙人核心管理团队近20人,在过去一年来,通过行权及市场购买增持,持有美的集团股份合计超过1000多万股,公司也连续四年对数千名核心业务骨干授予股权激励,充分表明了公司核心管理层对公司长期价值成长的信心。

套现11亿三天后才被曝光 算不算监管漏洞?

一直以来,大股东减持始终牵动着个股投资者的神经。长期看,股价是由企业盈利水平和成长性决定。中短期来看,股票供求关系也会明显影响股价。大股东减持短期增加了股票供给,投资者常常将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视作利空消息。

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等信息优势方减持股份一直十分关注。去年股市危机之后,证监会出台多项措施予以规范。

根据2016年1月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

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5%以上)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拟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减持时间、方式、价格区间、减持原因。

根据深交所5月15日披露,何享健5月12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美的集团3232.84万股,占总股本0.5%,减持均价为每股34.68元,套现金额超过11.2亿元。换句话说,何享健减持3天后,套现11亿元的信息才公之于众。

那么,美的集团和何享健事先没有对上述减持行为进行提前披露究竟是否违规?各方存在不同意见。

广和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家毅表示,何享健减持的接盘方很多,大宗交易主要是交易量比较大,何享健如没有提前向公众报告,应属违规。

也有投行人士表达了不同意见,既然《规定》明确是“集中竞价交易”才需要提前披露,那么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并非属于提前披露的强制要求,何享健并未违规,这样的减持方式对二级市场波动影响也有所降低。

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华浩分析称“在美的集团这个事情上,关键是减持股东持股比例是否达到5%。”按照规定,只有持股比例达到5%,减持才要提前公告。而何享健虽然具有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的身份,但其与美的控股属于两个不同主体,其个人直接持股比例并未达到5%,减持后实际控制人没有变化,影响应该不算很大,其减持未提前披露,应该不属于违规。

正是实际控制人、直接股东的双重身份,让何享健的减持引起争议。

深圳卓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维光认为,按照一般情况,直接持股比例未达5%,但作为间接控股股东,减持也需要履行信披义务。但其以直接股东的身份减持却未披露,也能说得过去,可能是打了擦边球。

不过,市场人士对于大宗交易减持不需要提前披露减持计划的规定也多有质疑,认为《规定》对大宗交易的限制应作补充。从何享健减持交易来看,巨额套现对投资者的交易选择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同时,减持交易的接盘方是多家机构,也很难避免有内幕信息泄露的可能。

综合自:第一财经、澎湃新闻、金融界等

商务合作

QQ:451809833

写稿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