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迷失的20年”该有的警醒

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迷失的20年”该有的警醒
2017年12月06日 16:43 海外财富网

文:张家明/海外财富网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及随后“迷失的20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也是各国经济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中国和日本作为毗邻的亚洲经济大国,在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上具有诸多相似之处,而日本的这一段历史经验正可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他山之石”和“前车之鉴”。

1990年代,资产价格(股票价格、地价)急剧下跌,受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后遗症影响,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被认为是“失去的十年”。2002年后,在外国需求上升的拉动下,情况有所改善。

从经济增长模式来看,投资和出口在中日两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持续大量的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的不断涌入,也为两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给本币带来了较大的升值压力,伴随着本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存在资产泡沫化的隐患。

如今,中国也正面临着当年资产泡沫问题。1990年代,资产价格(股票价格、地价)急剧下跌,受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后遗症影响,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被认为是“失去的十年”;而中国在经历了2008年的股市泡沫破灭及2015年的股灾后,人们对于股市的暴涨暴跌已经心有余悸,但是房产泡沫仍然居高不下。在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转型、大规模海外投资以及金融业放松管制等方面,中国也日益呈现与当年日本部分相似之处。从整体来看,中国研究和借鉴日本发展历史是很自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对日本经济历史的研究中,有一类观点注重强调中日两国在社会制度、国土规模、城乡结构、经济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以及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把控力度等方面的诸多不同,认为中国不可能遭遇和日本一样的泡沫经济问题或是日本的经验对中国没有借鉴意义。这种观点并不可取,在很多事情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经济问题上更是。世界上不会有两个国家的情况完全相同,历史上也不会有两次事件完全相同,如果无视相似性和共同规律研究,并不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日本资产泡沫的出现和破灭是非常复杂的经济现象,受到各种各样盘根错节、彼此关联或是互相抵消的因素的影响。时至今日,学界和业界仍然存在很多争论,也仍然有许多困惑有待厘清。

从曾经全世界普遍看好的“日本奇迹”,到后来“失去的10年,迷失的20年”,几乎没有人能预见到这样的剧变,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是否存在走上另外一条持续繁荣的道路的可能性,这些问题不仅使其他国家的学者陷入困惑,日本学界自身也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

在种种学术争论中,如果缺乏足够的关于当时具体历史事件和过程的记录资料,那么争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对外国研究者而言尤为如此。

同样,如果站在当今的时点,给出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评价,对于当时历史的亲历者也并不公允。比如回看1992年日本大藏省对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评估, 当时日本的银行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时,大多要求以土地作为抵押,似乎很容易看出当政者低估了后续房价下跌的影响,对金融系统危机的认识和把握不足。

然而中国的房价在10年前就不断有海内外经济学家看衰,大家或许忽略了人口基数。在房产泡沫的质疑声中房价又不断上涨了数倍,我们的金融部门和管理层这10年及现在又该如何看待和判断我们的房地产业为好?克劳塞维茨说过的,评价战役指挥的得失不应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而应该还原到当时的环境、资源和信息条件下来观察和评判。

相信只有回到彼时彼地,通过大量原始资料的整理,还原当时的市场条件、国内外环境和金融经济情况,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才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研究绝大多数关注的是泡沫前和泡沫中,分析重点几乎都放在日本资产泡沫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规避泡沫的发生,而该书则聚焦于资产泡沫破灭后,政府管理部门如何收拾随之而来的混乱局面,如何应对金融机构的各种困境,以及如何周旋于社会舆论的种种非议之中,相关人士在对金融政策进行斟酌决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选举和政治人物的干扰,导致不断修改方案。

事实上,几百年来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一直与经济泡沫的不断出现和破灭相伴而行,但泡沫导致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比如同样是大型资产泡沫,1929年的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导致了全球经济长期萧条,2008年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但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却只造成了经济短暂且较轻微的衰退。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就一直认为,泡沫无法避免,管理当局也很难较好地预测泡沫和控制泡沫,最重要的是泡沫破灭后如何有效应对。

如果说中国的资产泡沫形成已成事实,未来的泡沫破灭恐怕也难以避免。对于中国现在来说,更重要的大概不是争论经济有无泡沫,泡沫有多大,我们应该花更多精力,把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放在泡沫破灭后的应对措施上,尽量减少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损失,也尽量规避政策应对可能发生的错误,让中国经济顺利地迈过这个坎,避免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结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