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PMI数据出炉!市场机构宏观分析大咖如何解读?

5月PMI数据出炉!市场机构宏观分析大咖如何解读?
2017年05月31日 17:45 经客时代

国家统计局官网今日(5月31日)消息,2017年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预期51.00,前值51.20。5月官方非制造业PMI54.5,前值54。上述数据透露哪些信号?市场机构怎么看?

海通宏观姜超:PMI短期走平,经济缓慢下行

①PMI短期走平。5月全国制造业PMI为51.2,较4月持平,虽然仍在荣枯线上,但已回落至去年10月水平,指向制造业景气仍偏弱。主要分项指标中,需求平、生产降、库存稳、价格降。

②需求平生产降。新订单持平为52.3,新出口订单微升至50.7,指向内外需整体平稳,不瘟不火。结合积压订单上升、采购量下降,未来需求或稳中趋降。生产继续回落至53.4,印证5月发电耗煤增速回落至12%,指向工业生产扩张继续放缓。

③价格跌库存稳。原材料购进价格跌破荣枯线至49.5,创16年2月以来新低,印证5月港口生资期货价格环比下滑,预测5月PPI环比下跌0.2%。原材料库存略反弹至48.5,产成品库存降至46.6。需求平稳生产降温,令原材料库存回补乏力、产成品库存去化。

④经济缓慢下行。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放缓。4月工业企业收入、利润双双下滑,而5月制造业PMI短期走平,供、需、价平中有降。从中观行业看,5月以来下游需求依然低迷,中游生产继续降温,均表明经济正从冲高回落转为缓慢下行。本轮库存周期应已接近尾声,未来随着需求的回落,经济仍会继续减速。

方正宏观任泽平、宋双杰:经济二次探底,外需改善内需走弱

5月PMI为51.2,与前值持平,但比3月的51.8高点回落,处在近半年的低点。从分项来看,生产、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回落,新出口订单回升,原材料库存处于荣枯线下略升,新订单持平。非制造业PMI回升,服务消费和建筑业加快。近期补库存周期接近尾声叠加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控升级,经济二次探底,融资成本、信用创造、地产销售等先行指标下滑。

股票市场继续震荡分化,从估值体系角度,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导致存量资金拥抱确定性,企业盈利结构分化导致漂亮50和要命3000分化,无风险利率上升导致资金持续流出,维持向低估值有业绩方向抱团的判断。近期监管层释放温和去杠杆信号,市场迎来短暂喘息。经济二次回调将为债市提供基本面支撑,债市开始跌出价值,超调的压力来自监管政策和流动性,等待监管高压退潮,预计债市正在接近底部左侧。

招商宏观张一平:供需两端均衡增长 企业库存形势有所改善

1、5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2%,与上月持平,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值以上,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态势较为明确。本月各分项指数走势较好,生产放缓而新订单保持稳定,供需关系好转。产成品库存回落而原材料库存回升,库存形势也有所好转,企业生产经营预期回升。这表明强监管环境,制造业生产经营环境依然较为稳定,强监管与稳增长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2、5月生产指数为53.4%,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而新订单指数为52.3%,与上月持平。供需关系较为合理,这有助于出清前期快速累计的存货。近期高频数据显示,螺纹钢库存规模又跌至历史较低水平。外需保持稳定,4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7%,环比上涨0.1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50%,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二者均处于临界值以上,出口改善趋势不改。

3、5月产成品库存指数明显下跌,读数为46.6%,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而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0.2个百分点至48.5%。两种库存指数一降一升既表明当前企业库存调整较为灵活,也透露出企业预期在5月有小幅改善的信息。5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8%,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

4、价格水平继续下降。5月购进价格指数为49.5%,较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7.6%,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一方面,企业成本进一步下降,成本压力减轻;另一方面,出厂价格持续在临界值以下也不利于企业利润保持稳定增长,从而抑制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

5、建筑业PMI高位运行,本月读数为60.4%,连续9个月处于高位景气区间。这表明当前基建投资力度依然较大,财政政策发力有助于对冲部分货币政策收紧对经济的负面冲击。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5月PMI价格指数回落 再次验证PPI拐点

1、5月中国经济企稳态势明显,5月官方制造业PMI 51.2,与4月PMI维持不变,且处于2013年以来的历史高位,同时,5月非官方制造业PMI 54.5,同样处于较高的中枢水平上,再次验证中国经济走稳的局面。

此前,由于4月官方制造业PMI从前值51.8的高位回落至51.2,引起了市场关于经济回头转向的担忧,但5月制造业PMI并未出现进一步下滑,印证了之前我们的判断,4月制造业PMI的回落仅是前期过高水平的回落,从目前监管情况看,我们依然长期看好中国经济L型走势。

2、分项来看,5月PMI细分项指标环比走稳,反映中国实体经济动力仍然充足。5月制造业PMI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指标均企稳,并出现一定回升。值得注意的是,5月产成品库存大幅回落,从4月的48.2大幅下滑至46.6,此前市场认为这一轮库存逐渐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活动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5月的产成品库存大幅回落,被动补库存对经济的压力大概率将会消退。整体上,5月PMI细分项走稳明显,且库存压力大幅下降,反映出5月经济开始进一步走好。

3、5月制造业PMI高位走稳,我们认为能反映出目前经济的三大亮点:一是中小企业活力增强,数据上看,5月中型企业PMI54.3,前值51.9,5月小型企业PMI52.3,前值50.3,反映出中小企业活力足,微观上中小企业的PMI大幅回升更能反映出经济动力的走好;二是消费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正如我们之前提出的观点,消费对经济的拉升较投资的拉动,更加能反映出经济结构上的好转,此次消费PMI的大幅上行,反映出5月经济结构的好转;三是企业预期乐观,数据上,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6.8%,今年2月以来该指数一直快速下滑,但是5月该指标出现回升,表明企业对生产经营企业开始见底改善。因此,总体上,无论是中小企业PMI、消费制造业PMI,还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的回升,均能反映出经济在总量上、结构上都出现了一定的好转。

4、5月PMI价格指数回落,再次验证PPI拐点。一是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价格大涨效应在逐渐减弱,使得价格指数的高位回落,二是国外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同样拉低了5月PMI价格指数。数据上看,5月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49.5%和47.6%,分别比上月下降2.3和1.1个百分点,由于PMI价格指数与当月PPI环比数据相关性较高,5月PMI价格指数的走低,意味着5月PPI同比面临进一步下滑。因此,5月PMI价格指数回落,将进一步确认中国工业价格指数的高位拐点已现,同时未来下滑速度将会逐渐减缓。

5、从监管态度看,新的监管协调态度已经逐步明确,对经济负面影响降低。政策层开始对于监管协调定调是各监管部门一起紧,但监管协调2.0则开始强调监管政策的节奏和关注对市场的影响。2016年四季度以来,货币政策由稳健略偏宽松转向为稳健中性,同时,2017年3月以来金融严监管的不断超预期,金融市场的大幅走弱使得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不断抬高,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不过,2017年央行一季度的货币政策边际放松表态及5月下半旬的资金紧张局面大幅好转、央行提前表态关注6月资金面问题,表明“监管协调2.0”已经从预期变为现实。总体上,我们认为,随着3月严监管及资金面过分紧张因素的消退,经济将重回“新周期归来”的正轨。

6、对于股票市场,5月制造业PMI数据的走好,再次验证经济的持续走稳,再加上证监会减持新规维稳态度明显,股市有望走出前期持续下跌的局面,回归长期健康牛的趋势。

对于债券市场,基本面因素并不支持债市持续下跌,债市的影响因素一是监管政策导致的配债需求下降和委外赎回,另一个是对于6月资金面的担忧。从目前监管政策变化看,央行对于维稳资金面的态度非常明确,这是超市场预期的利好因素,这一预期差将导致债市上涨。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配置情况,尽管债券有配置价值已经成为市场共识,但债券配置需求迟迟没有释放,相反委外赎回不断加剧,这一情况能否随着长期资金成本预期回落而有所好转,是债券市场能否持续上涨的关键。

 

经客时代(http://www.econotimes.cn):实时新闻资讯与客观的名家观点,洞悉全球市场脉搏,帮助投资者做出最明智的投资决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