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 | 2017新三板十大热词!

复盘 | 2017新三板十大热词!
2017年12月14日 09:40 创投先锋

三类股东 

今年全年三类股东成为新三板拟IP0企业的关注热点,各种解决方法、攻略纷至沓来。博拉网络更是躺枪,从第一个未摘牌处理“三类股东”到最终上会,全程被“扒”无数次,成为新三板拟IPO企业处理三类股东问题的“教科书”。

11月,股转系统监事长邓映翎发声,说新三板真正的春天已经来了!“三类股东”将不再是问题。

不过,眼看年底将近,没有实际动作的新三板市场,“三类股东”到底还是不是问题仍是个问题。

IPO转板 

在2017年新三板流动性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优质挂牌企业纷纷加入IPO排队序列。截至12月12日,今年以来证监会受理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共114家,占整个拟IPO军团的19.06%。

不过,现行《证券法》下企业公开发行与上市捆绑于一体,而新三板的设立尤其是新三板扩容到全国后,现行《证券法》公开发行与上市制度捆绑于一体的规定已经不再适应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而真正意义上的转板是企业存量股票转板。同时,专业人士指出,其实所谓转板主要是指在各市场板块之间实现企业存量股票转板,而并非现有IPO通道。

两种交易方式 

协议转让方式是新三板市场上的主要交易方式,但同时也一直被市场所诟病。今年,市场上协议转让一分钱交易频现,使得新三板协议转让下这种涉嫌操纵股价的超低价交易再次成为市场热点。关于增加非连续集合竞价方式的说法开始被多次谈论,非连续竞价的根本出发点是因为协议转让下的“手拉手”交易与新三板公开市场性质不符,不应该成为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

官方也对非连续竞价的交易方式持开放态度,12月2日,股转系统进行集合竞价转让业务和盘后协议转让业务的全网测试。

盘后大宗交易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问题,进一步廓清阻碍流动性的障碍,其根本目的是,在满足老股转让的同时降低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综合来看,两种交易方式推出的作用在于优化交易制度,也将会是未来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完善的重要方式。

做市指数破1000点 

11月13日,新三板做市指数破1000点,意味新三板做市发展三年后又被“打回原形”,指数跌回2014年9月做市制度推出时的基准线。原本推出做市转让制度是为了提高市场的活跃程度,增加其流动性,本来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挂牌公司一方面希望提高股份的流动性,但另一方面却又为了控制股东人数、股权结构,为今后IPO上市或者并购提供方便而不愿意通过做市转让股份,2017年11月以来,做市转让公司数量就减少了20家,市场做市指数破1000点。

企业摘牌 

11月1日,股转系统发布公告,股转公司将终止25家未能按时披露2017年半年报企业的股票挂牌。在此之前,已有更多挂牌企业因未披露2016年年报而摘牌。

在此次摘牌的25家企业中,有主动摘牌也有被动摘牌。目前,新三板的强制摘牌规则仍处在征求意见中,不披露年报和半年报是新三板企业被动退市的主要方式。不过,随着制度的完善,这种情况也会逐渐减少。

调层与再分层 

新三板企业披露2016年年报以后,全国股转系统进行了调层。5月30日新三板首次调层之后,1393家企业入围2017年度创新层,较去年增长440家企业,约增长46%。

此外,据媒体报道,新三板有望在创新层之上再推“精选层”,关于新三板市场再分层的市场预期持续了一整年,但目前还没有消息。诸多业内人士预测,精选层或将匹配竞价交易一同推出。

对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推出精选层将是一个重磅的突破口,可以从增量角度去带动资本体系的升级和创新。

双创可转债 

9月22日,《创新创业公司发行可转债实施细则》出台,它的出台对新三板意义重大。

双创可转债作为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对创新层企业构成实质性利好。在当前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发行可转债可看做首个正式出台的分层差异化制度红利,无疑为市场打下一剂“强心针”。

蓝天环保勇夺魁首,成为新三板第一个发行双创可转债的企业。

私募整改 

2016年5月27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分别就“一行三会”监管企业、私募机构以及其他金融属性企业挂牌融资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对新三板私募公司新增了8个挂牌条件,但原定于2017年5月27日截止的私募整改报告的提交时间被推迟。

2017年10月27日,全国股转系统再发《关于挂牌私募机构自查整改相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已挂牌的私募机构,应当对是否符合‘通知’新增挂牌条件进行自查”,同时也把提交整改报告的最终期限定格在11月10日。

并购重组 

据Choice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A股公司发起对新三板挂牌公司股权的并购案例超过168起,创下历史新高。其中,22家并购标的为新三板创新层企业。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对于并购新三板公司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在多元化经营、技术升级、产业协同等方面对并购优质新三板公司存在刚性需求。分析认为,随着挂牌企业退出渠道的此消彼长,预计上市公司与新三板企业跨市场并购有望迎来小高峰,并购市场的活跃度将不断提升。

董秘离职潮 

2006年,第一位新三板董秘诞生。十年后,顶着这个头衔的人会超过一万人,变成新三板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

如果你只看到媒体中董秘的风光就错了。钱少、活多、责任大,是董秘工作的特点。董秘的工作只有两个:年报和其他事情。市场环境越不好,董秘承受的苦越多。资本市场光景变差,融资不见一百个投资者恐怕搞不定……由此,董秘岗位由“小甜甜”变成“牛夫人”,也正是2017“董秘离职潮”爆发原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