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银行理财产品

你不了解的银行理财产品
2017年06月03日 11:55 乌鲁木齐经开万达广场

近段时间来,中国股市并不稳定,有一定数量的投资者,想把原来从银行搬出去的存款,再搬回去,还有一部分群体,打算转做看似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

可面对银行天花乱坠的宣传,多数投资者并不知如何选择,而且发生在银行里的理财黑幕,屡屡被媒体曝光,甚至驻扎在银行里的理财产品业务员,多是与银行合作的中介人士。那么,顶着银行光环的理财产品,究竟有哪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内幕?

 汇总资金池 按需要投资。银行理财是指募集到资金后投资某个项目,一般来说是专款专用,但实际上,现在很多银行是将所有资金汇总到资金池内,再根据实际需要投资各种不同的项目。个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如果是以个人身份,永远不会知道银行用这笔钱去投资了什么。“其次就是银行产品的收益率既不保本,还设有封顶上限。”“也就是说,如没有比较雄厚的实力和一定的广泛人脉关系,这类理财投资很可能到最后输得精光。所以普通个人不要轻易尝试。”他最后还奉劝大家,“理财可按对金融知识的获悉率排出不同级别高低,个人应按自己能力尽力而为,切莫好高骛远,追求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谨防不透明的收费名目。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特别要问清楚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浮动管理费等几项费用收取情况。一旦出现各种额外的收费项目,那么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就会打折扣。

银行理财格式条款霸道。权利义务对等,通常是商业合同成立的基础,然而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投资者在格式条款面前并没有追求平等的机会,仅有的选择权是在“买或者不买”之间做出的。

面对全行业通行的霸王条款,投资者实际上只能选择接受。以南方地区某城商行的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为例,一份文件内可以检索出10处“银行有权”,但仔细甄别发现,这些权限都是银行单方面拥有的,投资者仅仅是单纯的被约束方。当然,这种情况并非上述一家银行的个案,即使是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其权限划分也与上述银行大同小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