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债券业务猛增六大新品种!

【重磅】债券业务猛增六大新品种!
2017年08月10日 17:30 投行圈

撒花~~专项债券又添两名“新成员”!

8月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发行指引》。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中,重点包括了健康、养老、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两个专项债新品种聚焦的正是产业发展前景大以及当前需要着重发展的薄弱环节。在目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专项债给予了企业融资的新方式,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同时造福于民。

社会资本参与度将会提高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陆续印发了城市停车场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双创孵化、配电网建设改造、绿色债券、债转股专项债券、PPP项目专项债券等9个专项债券发行指引。

专项债券在拉动投资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券核准1246亿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核准425亿元,共拉动投资超过2300亿元。

高玉伟指出,此前企业发行的专项债券多偏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同时,在大型基建领域,以往参与的企业还是以国企为主。而目前在社会领域产业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发行专项债券,使得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参与度得到提高。

那么,什么是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呢?根据《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显示,它是指由市场化运营的公司法人主体发行(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学校等公益性质主体除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社会领域产业经营性项目建设,或者其他经营性领域配套社会领域产业相关设施建设的企业债券。健康、养老、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囊括在内。

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则是指募集资金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企业债券,重点包括了产城融合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六类项目。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巡视员田原近期表示,积极推动有关各方用好债券市场各类融资工具,撬动更多社会投资,支持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我国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存量余额超过17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各类企业通过债券融资支持了大量基础设施类项目、产业类项目,为“稳增长、促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小微企业委贷集中度放宽

高玉伟表示,目前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行债券融资方面,已经有很多次的尝试,也形成了成熟的经验。但是健康、教育、文化等产业还属于较新的领域,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的运营模式还不成熟,需要更多探索。

高玉伟认为,健康医疗领域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度的同时,可能也会出现某些社会领域专项债不如之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基建领域受欢迎的情况。因为需求方会对专项债发行主体有一些选择性以及信用方面的考虑。而基建领域参与者以国企为主,信用情况和还款保证相对好一些。

对此,高玉伟建议,企业要做好预算规划,对未来现金流有更好的估算,对付息能力要有更好的评估,科学设计债券发行方案,合理灵活设置债券期限、选择权及还本付息方式。

同时,《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中也给出鼓励方向。明确鼓励企业发行可续期债券,用于剧场等文化消费设施、文化产业园区、体育馆、民营医院、教育培训机构等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建设。

上述《指引》还显示,鼓励采取“债贷组合”增信方式,由商业银行进行债券和贷款统筹管理。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指引》对小微企业委托贷款集中度的要求放宽。据此前《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发行管理规定》要求,对单个委贷对象发放的委贷资金累计余额不得超过1000万元且不得超过小微债募集资金规模的3%。

而《指引》显示,以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形式发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社会领域产业小微企业发展的,可将《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发行管理规定》中委托贷款集中度的要求放宽为“对单个委贷对象发放的委贷资金累计余额不得超过5000万元且不得超过小微债募集资金规模的10%”。

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附:《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原文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原文

《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国办发〔2017〕21 号)精神,积极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对社会领域产业发展的作用,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指引。

一、适用范围和支持重点

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是指由市场化运营的公司法人主体发行(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学校等公益性质主体除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社会领域产业经营性项目建设,或者其他经营性领域配套社会领域产业相关设施建设的企业债券。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专项债券类型:

(一)健康产业专项债券,主要用于为群众提供医疗、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项目。

(二)养老产业专项债券,主要用于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设施设备,以及开发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用品项目。

(三)教育培训产业专项债券,主要用于建设教育培训服务设施设备、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生产直接服务教育发展的教学教具产品的项目。

(四)文化产业专项债券,主要用于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文化产品生产项目,以及直接为文化产品生产服务的文化产业园区等项目。

(五)体育产业专项债券,主要用于体育产业基地、体育综合体、体育场馆、健身休闲、开发体育产品用品等项目,以及支持冰雪、足球、水上、航空、户外、体育公园等设施建设。

(六)旅游产业专项债券,主要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和服务开发等项目。支持企业发行专项债券,同时用于多个社会领域产业项目或社会领域产业融合项目。发债企业可使用债券资金收购、改造其他社会机构的相关设施,或扩大社会领域产业投资基金资本规模。

二、发行条件

(一)优化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品种方案设计,可根据资金回流的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债券发行方案,支持合理灵活设置债券期限、选择权及还本付息方式。鼓励企业发行可续期债券,用于剧场等文化消费设施、文化产业园区、体育馆、民营医院、教育培训机构等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建设。

(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以项目未来经营收入作为主要偿债资金来源。对项目收费标准由政府部门定价的,地方价格部门应及时制定和完善项目收费价格政策。

(三)鼓励发行人以第三方担保方式,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出让、租赁建设用地抵质押担保方式为债券提供增信。对于项目建成后有稳定现金流来源的项目,如体育场、电影院等,允许以项目未来收益权为债券发行提供抵质押担保;项目建成后形成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经中介机构评估后,可将无形资产为债券发行提供抵质押担保。

(四)鼓励采取“债贷组合”增信方式,由商业银行进行债券和贷款统筹管理。以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形式发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社会领域产业小微企业发展的,可将《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发行管理规定》中委托贷款集中度的要求放宽为“对单个委贷对象发放的委贷资金累计余额不得超过 5000 万元且不得超过小微债募集资金规模的 10%”。探索保险机构等机构投资者设立特殊目的实体,发行项目收益债券用于社会领域产业项目的建设和经营。

三、审核要求

(一)在相关手续齐备、偿债保障措施完善的基础上,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比照我委“加快和简化审核类”债券审核程序,提高审核效率。

(二)《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发改办财金〔2015〕817号)的相关规定,在本文范围之外的,可继续执行。

(三)我委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细化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的相关条款,并及时公开发布。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发行指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 号)精神,积极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指引。

一、适用范围和支持重点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是指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条、培育更加丰富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更加高效的产业组织方式、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导向,募集资金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企业债券,重点包括以下六类项目:

(一)产城融合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主要包括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培育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农字号”特色小城镇,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等。

(二)农业内部融合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主要包括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发展农林牧渔结合、绿色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等。

(三)产业链延伸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主要包括以农业向后延伸或者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生活服务业向农业延伸为重点,建设农业生产性服务设施、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营销网点等。

(四)农业多功能拓展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主要包括通过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农业新的功能,建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事教育体验、文化创意农业、农村生态康养和能源农业等新业态项目。

(五)新技术渗透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主要包括以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为重点,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涉农电子商务、智慧农业等项目。

(六)多业态复合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主要包括同时兼有上述几种类型或者融合其中两个以上类型的项目。

二、发行条件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请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需满足以下所列条件:1、企业资产规模不低于 3 亿元或者年度涉农业务收入不低于 2 亿元;2、拟投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总投资不低于 1 亿元。鼓励通过保底收购价+二次分配、农民参股持股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项目申请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

(二)以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形式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小微企业发展的,可将《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发行管理规定》中委托贷款集中度的要求放宽为“对单个委贷对象发放的委贷资金累计余额不得超过 5000 万元且不得超过小微债募集资金规模的 10%”。

(三)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品种方案设计,可根据资金回流的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债券发行方案,支持合理灵活设置债券期限、选择权及还本付息方式。根据农业项目投资较大、回收期长的特点,支持发债企业发行 10 年期及以上的长期限企业债券或可续期债券。

三、审核要求

(一)在相关手续齐备、偿债保障措施完善的基础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比照我委“加快和简化审核类”债券审核程序,提高审核效率。

(二)在偿债保障措施完善的情况下,允许企业使用不超过50%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三)鼓励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

文件来源:国家发改委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