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混改试点地方国企入伙 26家地方上市国企停牌

第三批混改试点地方国企入伙 26家地方上市国企停牌
2017年11月08日 17:50 投行圈
第三批混改试点地方国企入伙 26家地方上市国企停牌

作为本轮国企改革中的一大重要看点,市场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加速推进。据发改委,除已明确首批9家央企混改试点以及第二批10家试点企业外,发改委还将抓紧实施第三批混改试点,并指导制定和批复试点方案。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预计,石油、天然气两大领域有望在第三批混改试点中统筹推进。在业内人士看来,国企改革总基调及内涵在十九大报告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基本重心落在“国有资本”上,预计未来以资本市场,特别是现有上市公司为资本运作平台,加速集团优质资产证券化将是大势所趋。(证券日报)

短期资金利率已至阶段性低位 资金面仍稳中偏松

11月7日,中国央行重启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对冲大部分到期逆回购,仍维持净回笼格局,市场资金面保持稳中偏松,但宽松程度不及前几日。业内人士指出,月初扰动因素少,资金面有望继续保持稳定,但央行逆回购到期及政府债发行缴款将逐渐吸收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下行空间不大。下周缴税影响将显现,本月缴税量不大,但在低超储环境下,对流动性边际波动也不能掉以轻心。全月资金面可能呈现紧平衡。(中证网)

四川五万亿国资证券化全面提速

截至今年6月底,四川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9975.5亿元,位居中西部第一,但资产证券化率仅为12.18%。省国资委主任徐进表示,推动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未来将以四川国企改革发展基金为抓手,跳起摸高,力争到2020年末,实现资本市场上市及挂牌国有企业20家以上和资产证券化率30%的奋斗目标。(经参)

IPO通过率大降背后:新一届发审委更关注持续盈利能力

第十七届发审委自9月底履职以来,已审核36家公司,除三家暂缓表决外,仅有20家过会,通过率降至56%;被否公司达13家,否决率升至36%。IPO过会率的下降反映了审核趋严的现状。高利润不再是企业过会的“护身符”,新发审委关注的重点是业绩的真实性,以及持续盈利能力、内控管理水平和规范程度、募投项目合理性等核心问题。(上证报)

湖南国企投资将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追责制

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湖南省省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损失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将实行省属国有企业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倒逼“终身负责”。湖南省国资委政策法规处处长戴雪峰表示,《办法》将着力解决国企投资决策短期化问题,防止一边去产能、一边盲目投资的现象。(新华社)

中关村上市公司总市值近5万亿 接近北京市GDP两倍

在近日召开的中关村模式高峰论坛上,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科兴控股董事长尹卫东介绍,得益于创新与资本双引擎驱动,314家中关村上市企业总市值已接近5万亿,接近整个北京市GDP的两倍。据统计,截至2017年10月底,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314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18家,境外上市公司96家。2013年以来,中关村上市公司总市值以50%以上年均增长率持续增长。(中证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