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这个数字居然影响了中国的货币政策!

太神奇!这个数字居然影响了中国的货币政策!
2016年11月08日 17:46 财经锐眼

昨天,锐眼哥在文章《创业板沦陷,这锅得乐视来背?》中提到了目前处于tong胀(以下简称TZ)的前期,但这个观点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他们的理由如下:

1、房价一年多都快翻倍了,锐眼哥你居然还说这是TZ前期!

2、煤炭、焦炭不到一年翻了两三倍,如此大涨特涨还是TZ的初期?

3、大蒜最近涨到了15块钱一斤,都赶上猪肉了,如果TZ初期是这程度,那后期不得100块钱一斤?

以上这些观点看起来虽然都有道理,但这却把TZ的程度与TZ的阶段混为了一谈,而且所例的商品不具有代表性。

先来细说一下TZ。TZ,是指价格在一年之内的上涨水平。按照程度,TZ可以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温和的TZ、急剧的TZ、恶性TZ这四大类。

具体来说,爬行的TZ是指<3%的TZ率;温和的TZ是指4%-10%的TZ率;急剧的TZ是指10%-100%的TZ率;恶性TZ是指>100%的TZ率。

有人拿煤炭、焦炭的短期暴涨说现在是恶性TZ,锐眼哥觉得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因为这些商品都属于PPI,即生产者价格指数,它们反映的是生产端的成本,而不是日常消费品的价格。

况且,为了抑制煤炭等商品的暴涨,现在交易所和发改委已经出面,通过提高手续费,发文件等方式确保商品价格的稳定。今天,煤炭期货就出现了跌停!

这段时间煤炭等商品的暴涨,锐眼哥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去产能去的太急太快,而需求又没有明显减少。倘若郭嘉敞开口子供应煤炭等商品,势必会让价格急转直下。而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刚喊完去产能又大规模增产太打脸了,为了面子,也不会这么做的。

而且,判断是否TZ,参考价值最高的不是某一种商品,而是CPI数据,即消费者物价指数。

下图是今年前9个月的CPI数据,可以看出,没有一个月的增长超过2.5%,因此TZ程度并不高。

虽然很多人都质疑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但郭嘉的货币政策却很大程度上参考了CPI数据。

最近一次中国的“加息周期”,为2010年6月到2011年7月。下图是这段加息周期当中的CPI数据。可以看出,彼时的CPI数据都在绝大部分在3%以上的高位,最高时甚至突破6%!

而2014年10月是本次降息周期的开端,当时CPI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2014年10月前后几个月,CPI数据均没有超过3%,甚至还出现过低于1%的情况!

综合上述两个图表,可以看出可以说,3%这个数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货币政策!

持续高于3%,意味着很可能要加息;持续低于3%,意味着很可能要降息。

此外,股市的表现也说明了目前是TZ前期。TZ前期,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人们意识到货币贬值,会把更多的钱拿出来买股票、买房子,股价和房价一般来说会上涨。最近一个月,上证指数上超过4%,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益于资源股的上涨。

而到了TZ后期,物价已经高到了大部分人为吃饭都发愁了,此时人们不仅不会拿钱投资股市,而且还会把钱从股市中撤出来,购买食品等基本生活用品,此时郭嘉也会祭出加息、连续加息的货币政策。

TZ后期,民间从股市撤资+官方货币收紧,双重打压下,股市就会持续下跌。

因此,通货膨胀是影响股市的一个重要宏观经济因素。它既有刺激股市的作用,又有打压股市的作用。“TZ无牛市”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太准确。就像锐眼哥之前在《特朗普来了?黄金涨了!》一文中否定了“股市与黄金必然是反相关”的关系一样,很多看似正确的俗语其实是经不起实践验证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