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揣鸡蛋上大学,今搞出千亿公司叫板马云!

24年前揣鸡蛋上大学,今搞出千亿公司叫板马云!
2017年02月09日 09:51 创业投资家

本文共5483字,建议阅读时间11分钟

推荐等级:

作者 | 燕秋

来源 | 创业投资家(cytzjia)原创,转载请留言。

最近,刘强东在央视财经节目上,谈到为何跟奶茶妹妹章泽天在一起,他说不是因为她漂亮,他脸盲根本分不清楚谁漂亮谁不漂亮。一石激起千层浪,毕竟妻子的高颜值在那摆着,网友纷纷表示:这逼装的我服!

但也有人嗤之以鼻:刘强东又靠妻子蹭话题,好像人生最牛逼的事就是娶了个天仙。

然而,出身贫寒却创办千亿电商巨头京东,现今身家455亿的刘强东,人生牛逼的事怎么可能只此这一件?他本身已足够传奇。

家境贫寒却高中状元

大学成“打工皇帝”暴富后却创业失败

1974年,刘强东出生在江苏宿迁农村,项羽的故乡。

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外出跑船,他和妹妹由不识字的姥姥带大。他从小就是天资聪颖的学霸,1992年以宿迁高考状元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社会学。

入学时,他把家里东拼西凑的500块钱缝在内裤,生怕丢了。入学第一周没舍得去食堂,一天三顿吃着从家里带来的76个鸡蛋。

入学不久,他决心不再向家里伸手要钱,开始成为“打工皇帝”,抄3分钱的信封,骑着单车去推销图书勉强维持日常开销。

大二那年,开始自学电脑编程,他聪明又富有干劲,很快就能靠写编程赚些大钱了。他没日没夜地写代码,一天睡两三个小时,回报也是丰富的。

“那时仅用一个月晚上的时间,给人写一套系统,大概赚到五万块钱。其实很简单,就是数据库。”他说。

那个年代的程序员实在太少太吃香,到大三,“东哥”已经是一群穷苦社会学大学生中最富裕的一个了。

他豪掷2.6万元买了个“大哥大”。要知道,当时流行的BB机也才2600元一部,大学生月均工资400元。

他拿着这个大哥大,在校园里打电话,总被人问这是不是假的;他把大哥大拿到学生食堂这么一放,食堂的师傅问:“大哥,您吃点什么?”他说,那时就像港片里黑社会大佬的派头。

大四,不安分的他谋划起更大的生意:靠着自己的积累和家里借款,他投资20多万盘下了学校附近的餐厅。

这是他第一次做老板,第一次有自己的员工,异常珍惜。

他给每个员工发了一块手表,提高工资,安排环境优良的员工宿舍,自己则仍在外兼职挣钱,不断往餐厅投钱。

没想到,他的“放权”却让餐厅被蛀出无底洞:收银员和大厨谈恋爱,抬物价做假账,变着法贪走他的钱。

到发现为时已晚。为了补齐亏空,他只能向亲戚借了十几万元,还清餐厅欠下的账,给每位员工发了工资。“走的时候,连一个碗都没有带走。”

就这样,大学辉煌3年的打工皇帝,在1996年除了20多万债务,一无所有。

大四最后一个寒假,全身就剩下一块两毛钱,买了米和泡面后,连搭公车的钱都没了。

成为中关村卖光碟“小贩”

成立京东关掉盈利门店孤注一掷做电商

为了还债,毕业后刘强东只能先去打工。在一家日企做电脑担当、业务担当、物流主管等职。看到日企严格的管理制度,他反思餐馆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建立好的监督系统和管理机制。

1998年,刘强东拿着1.2万元积蓄赶赴中关村,租了一个小柜台,售卖刻录机和光碟,柜台名叫“京东多媒体”,这便是“京东商城”的前身。

一个人大的高材生,放着高薪的外企不做,偏要去做卖光碟的“小贩”?一开始,家人和身边人都觉得他疯了。

这个狂人可不管外界的看法。他全身心扑在这个生意上,到2001年,京东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并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十多家分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国美、苏宁商城也在那段时间迅速崛起,他打算仿照他们的商业模式在全国开京东的IT连锁店。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非典”来势汹汹,让京东的门店一落千丈。

眼看着囤积的货物越来越多,听说有人在互联网上卖东西,刘强东决定“死马当活马医”。

他们在BBS论坛上大规模发帖,在差点放弃的时候,一家论坛竟奇迹般回复了他的帖子。这个论坛版主回复道:“京东我知道,这是唯一一个我在中关村买了三年光盘没有买到假货的公司。”

因为这句话,刘强东有了得来不易的6笔生意。

非典结束后,京东开始线上线下同步运营。2004年1月,京东多媒体网站上线。

这时,身为中国早期“程序员”的刘强东,敏锐地意识到线上销售拥有巨大潜力,尽管那时他还不懂Email和QQ号。

彼时,京东的线上业务只占全公司销售额的5%,超过90%的利润来自线下。

同样是不顾身边人的强烈反对,2004年底他毅然关闭掉盈利颇丰的所有线下门店,把京东全面转型为一家专业的电子商务公司,产品全部线上销售。

也是在2004年,国美一年新开了280家连锁门店,国美创始人黄光裕问鼎中国首富。果断放弃看得见的成功模式,转而投入充满未知的电商大海,足见刘强东过人的胆识与魄力。

而现在看来,正是这一如项羽般“破釜沉舟”的战略部署,让京东抓住电商爆发的机遇。有趣的是,就在这前一年,马云刚刚创立淘宝网。

遭遇金融危机京东险倒闭

怕连累弟兄一夜愁白头

转型电商后,刘强东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看网上的客户留言。

他渐渐意识到,要想把电商干出样来,最基础最首要解决的是两项:一是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库存管理系统,二是要争取到更多的供应商,并获得足够低的价格。

于是,他和同事们一起敲代码自主开发一套库存管理系统,发现问题就一点点修改。到2006年,京东开始按照一个电商平台应有的流程运作——库房采用货架号管理,相应人员也执行新的作业模式。

为了争取更多供应商更低价,他只能壮着胆大量要货,货物的品类逐渐扩大,以强心脏承担着种种市场风险。

从无到有,从简陋到不断配套,这些可都要花钱。在2008年前,京东已获得过数轮投资,一直高歌猛进。

可是老天爷从来没打算让他顺风顺水,虽然体量不断扩大,但因为投入更大,京东一直都在烧钱。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恰逢京东上一轮融的钱已烧得差不多。资本寒冬中,刘强东到处奔走融钱。

他见到了许多投资人,可是每当投资人问京东啥时能赚钱时,刘强东总是给不出答案。他实在没有答案,因为他认为京东远没有完善到能挣钱的时候,他只想融钱继续筑好护城河。

当时的京东已有几百号人马,其中不乏跟了刘强东好多年的弟兄。

那时候骨子里充满恐惧和愧疚感。那些从大专毕业就跟了十年,一直相信你,别挖也不走的人,如果京东真的倒了,他们走的时候会一无所有。

这种痛苦煎熬,让这个一直以来意气风发的人,竟在一个月内额头生出许多白头发。所谓“一夜白头”就似这了吧。

山穷水尽时一个女人伸出援手

烧钱自建仓储 构筑京东壁垒

就在山穷水尽之际,曾经在2006年给了京东1000万美元投资的“今日资本”徐新,再次解救了刘强东。这位投资过娃哈哈、网易的“投资女王”对刘强东充满信心,是他生命里又一位重要的女性人物(他的女人缘一向很好,文后将讲述)。

2008年,徐新联合其他风投追投京东2100万美元,让京东拥有更充足的“弹药”支持。

不仅给予资金支持,徐新对京东的发展方向亦有影响。她鼓励刘强东,钱的事不要太担心,要放心大胆抓住机会,当机会来临时要舍命狂奔,亏着钱也要往前跑,要比竞争对手大两倍才安全。

有了前辈的鼓励,本就揣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刘强东更加大胆了。

2007年至2009年期间,京东因订单猛增曾出现爆仓,用户投诉猛增。这对把用户体验当成“命根子”的刘强东来说,已经到无法忍受地步。

那时起,他开始在全国大规模圈地,自建仓储物流。

要知道,即使强大如阿里、淘宝,物流也多要依靠顺丰、“四通一达”等快递公司。做重资产,一旦资金链跟不上,后果是灾难性的。

建仓储物流,京东确实压力巨大。每到一个城市就要建一个配送中心,一天做2000个快递订单才能把收支打平。可当时一些小城市可能一天就20单,从20单到2000单,有的城市要培养两年之久,要花的钱是天价。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7大物流中心,已建成运营254 个大型仓库,6780 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范围内的2646个区县。第三季度,全国超过85%的自营订单可以实现当日或次日达配送。

基础系统也跟上了,卖的正品行货,开发票,服务不错价格却更低,渐渐的京东名气大了,客户多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徐新和刘强东是互相成就的。

当年,“今日资本”对京东投资合计约1800万美元,获得京东7.8%的股份,这笔股份在京东2014年上市时价值超过26亿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150倍!

干当当干阿里干天猫

联手马化腾闯入2016年全球财富500强

到2010年,刘强东不满足只做3C垂直领域的强者,他高调宣布要进军图书业。

这一决定又让身边人砸开锅:如果只卖3C产品,京东眼看就可实现盈利。现在突然要卖图书,战线扩展后啥时能赚到钱?而且,图书这生意不好做啊,不说图书市场规模不大,仓储分类麻烦,面临的竞争对手如当当网、卓越亚马逊,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其中利害关系,身边的幕僚为他分析透彻,他却偏偏不听,铁了心要卖书。

2010年年末,京东图书上线。上线之初,就主动对国内图书销售老大当当网发起价格战,当当网斥资4000万元搞促销,京东就一口气掏出两倍的钱迎战!

与此同时,随着卖的东西品类扩张,京东与阿里、天猫的摩擦也越来越多。

2011年,二者正式交锋。5月,京东宣布弃用支付宝,并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网银在线;

10月,京东发起对阿里巴巴旗下购物搜索服务网站“一淘”的屏蔽;

2013年3月:京东发布吉祥物“狗”。有趣的是,一年前同一天,阿里发布了吉祥物“猫”。

2014年10月:京东公开谴责阿里注册“双十一”商标;前者在2013年申请了“京东双十一”商标;

2014年,京东、阿里先后在美上市……

面对马云这个强大对手,刘强东可不会傻到孤军奋战。能把企业做到千亿规模,刘强东可不是只知用蛮力往前冲的莽夫。

电商业务一直是腾讯软肋,京东何不接过来形成联盟一起对抗阿里系?

说干就干!2014年3月,腾讯旗下的电商平台QQ网购(B2C)与拍拍网(C2C)正式并入京东,京东可切入微信和手机QQ的一级入口。

腾讯还向京东注资2.15亿美元,换取京东15%股份。后来腾讯多次增持京东,将持股比例提升至21.25%,成为京东第一大股东。

不过,刘强东通过Max Smart Limited占股16.2%,仍拥有80.9%的投票权,对京东仍然有绝对控制权。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通过这次联盟,京东不仅获得腾讯“撑腰”,还摆脱此前被腾讯电商和阿里双重夹击局面。也许京东一时半会仍超越不了阿里,至少不用担心被阿里灭掉。

2016年7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6年全球财富500强榜单,京东集团首次上榜位列366位,成为中国首家且唯一入选财富500强的互联网企业。

初恋绯闻对象都在京东任职

“背后的女人”频为京东轻松占头条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人们不会刻意记住项羽打多少胜仗攻下几座城池,反而对他和虞姬的爱情故事饶有兴趣,千百年来生出许多版本。

对曾经的“砖石王老五”刘强东,媒体更是热衷于挖料花边新闻,起底与他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女人们。

首先,是刘强东的初恋女友,“京东”中“京”字的由来者龚晓京。媒体报道称,二人在人大校园相知相恋,曾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后来,却因女方父母反对刘创业,希望刘找份安慰工作等原因,二人分手。

2010年年底,当当网赴美上市,刘强东发微博恭喜当当网的老板李国庆,并感叹说:“如果有一天京东上市了,我更应该邀请初恋女友来庆功。”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刘强东兑现了承诺,龚小京真到了现场,只是当时没人认出。

更令人惊讶的是,2016年8月,龚晓京被爆重回京东,现正担任京东集团公共事务战略顾问。

2013年7月,刘强东承认与京东小家电釆销总监庄佳相恋。但后来,被外界解读为营销套路,因为恰逢不久,京东上线生鲜频道。

再后来,就是现在的正宫娘娘“奶茶妹妹”了。2014年3月,微博爆出刘强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期间,与同校学习的章泽天坠入爱河。

2015年10月1日,两人在澳大利亚举行婚礼。

这段相差19岁的恋情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从公开恋情、哥大求学、与腾讯合作,再到高价分手、牵手回家过年屡试不爽,为京东上市贡献多次话题。

这段婚姻前,刘强东还有过一段短暂婚姻,并育有一子,个中细节却不得而知。

从龚晓京、庄佳等前任女友(仍在京东就职),到现今的妻子章泽天,甚至到近期传闻接管京东87亿资产的貌美如花贴身女助理张雱……在花边新闻中,刘强东游刃有余,京东也一次次借力老板绯闻,轻松占领头条。

让员工5年就能买房

身家455亿却易被贫穷和忠诚打动

在央视2月的采访视频中,刘强东除了提到妻子是否漂亮,其实更多提到了京东的员工。

视频中,刘强东说自己每年都会随机走访京东各地的配送站和仓库,有一次在参观宿迁呼叫新建的员工宿舍时,看到员工宿舍计划4-6人住一间,他很是恼火。

他当场提出要求,京东的员工宿舍,每间多只能住两个人,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员工,每人单独一个房间。

出生在农村的刘强东,同时深感教育资源的不公,在镇上考第1名的他,去了县城却排倒数。于是他在宿迁分公司宣布,将投资数亿元引入名校,让员工的子女能在市里上学,和城市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他说,凡是在京东工作满5年以上的,绝大部分都能在老家的县城或者当地的小城市买了房子。根据京东Q2财报显示,员工人数已达11.3万,堪称互联网之最。

2015年京东年会上,刘强东临时起意,自掏腰包,十分任性地追加了100万元现金发给一线配送员。

一位早年从京东离职的高层人士向媒体透露,刘强东很容易被贫穷和忠诚所打动。

“他讨厌圈子,也讨厌与权贵资本打交道,却对弱者有一种天然的同情。”

而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弱者。2016年胡润百富榜,刘强东以455亿财富排名第26位。2015年,京东全年净收入为1813亿元(约280亿美元)。

在5年亏掉超300亿后,2016年二季度,京东的电商业务终于盈利了。但是整个集团仍在亏损,对此刘强东仍然十分淡定。

“我们金融、O2O、新的业务还是要大力投入,好在京东每年的现金流都是正的。”

回望京东一路走来,从3C到家电,从图书到日化,从一个搅局者变成综合零售业巨头,从宣布零毛利到今天的规模效应拐点,单纯收割利润绝对不是他的第一目的,他更想要的是称霸新的战场。

京东内部有一个‘只做第一’的文化,太小的业务我从来不碰。对于京东来讲,任何业务都必须是千亿以上的,没有千亿以上不碰。

说这话时,距离他背着被子、脸盆、蚊帐,怀揣76个鸡蛋走进人大校园时,过去了24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