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谈华为:华为今天能做得很好也是小米的贡献

雷军谈华为:华为今天能做得很好也是小米的贡献
2017年02月10日 20:00 新声财经

小米和华为的恩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不,雷军在昨天又呛了一波华为。

2月9日,在正在进行中的2017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雷军在被问到是否承认华为也具有互联网思维时表示,华为今天之所以做得很好也是小米的贡献,华为在向学习怎么把产品做好、怎么把用户体验做好,学习小米的商业模式。会上雷军还表示,骨子里华为不是互联网企业。但同时,雷军也表示华为是中国企业的骄傲。

“我希望各行各业都涌现更多的小米、华为、OPPO这样的企业”雷军说。

   雷军在会上都讲了些啥?

“用一个形容词形容自己的2016?”面对《英才》杂志社社长宋立新的提问,雷军回答称:“有点迷茫。”雷军今天在2017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谈到了小米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另外还进行了现场的互动问答。

当宋立新问他承不承认华为也具有互联网思维时,雷军回答说,华为也是中国企业的骄傲,华为今天之所以做得很好,我认为也是小米的贡献。五年前华为开始做手机,也是学习小米做产品、做用户体验。但骨子里,华为不具有互联网思维。

雷军认为,是小米开始之后,大家一起把山寨机市场打没了。另外,他还在互动问答中表示:“几乎所有的人都劝我把小米产品卖贵的时候,我感到孤独,因为他们不了解我的梦想和追求。”

在正式开始主题演讲之前,雷军又提到了那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起来”。雷军说这句话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主要是想说做企业不仅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

雷军称风口论让很多人以为他是机会主义者,但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厚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为什么是猪呢?就是要有猪的谦卑,我都躺在地板上了,没有人能击败我。”他说,做企业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抹黑,各种各样的攻击。

会上,雷军的另一番话也印证了定价的出发点。雷军称,中国制造的核心问题是: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出了问题。所以他想,自己能不能去做一条鲶鱼,“搅和搅和把整个行业带起来。”

雷军介绍说,小米商业模型的设计主要是利用互联网降低成本,把很多业务低成本或免费,再通过增值服务获得利润。他还称,小米手机的模型是手机硬件成本价,小米真正的利润业务是互联网业务。

   雷军的信心:新年收入千亿元

过去的一年小米过得并不轻松,近期也遭遇不少唱衰的声音。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DC公布的数据,小米手机2016年全年出货量同比去年下跌36%,全球市场被挤出前五,国内市场也仅排在第五。

2016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机销量(出货量)同比下跌分别为:32%、38.4%、42.3%、40.5%,其市场份额也从2015年的15.1%下跌到如今的8.9%。雷军在演讲中表示,小米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超高速成长之后的调整。

雷军称,小米用不到5年时间突破了10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是商业史上的奇迹。“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种成长是爆炸性的。”在经历了高速成长之后,小米从去年开始降速、调整。在今年1月12日小米公司年会上,雷军称2016年是小米的“补课元年”。

他表示,小米起家的电商销售模式也遇到了挑战。眼下只做电商已经不够,要升级商业模式,要把纯线上模式升级到线上下融合的“新零售”。在2017年,小米要聚焦5大核心战略,分别是:黑科技、新零售、国际化、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

也正是在年会上,雷军提出了小米2017年的小目标是收入力争千亿元。“有人说我放卫星,但从小米的基本功来讲,这个小目标达成不算难。”在今天的演讲中,雷军说他更关心的是小米能够夯实基础面,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打出去。

业内分析小米目前所遭遇的市场份额下跌困境,提到最多的是小米线下渠道短板。雷军在演讲中也坦承,最近最头疼的也正是线下渠道。如何让传统渠道具备高效率,并且实现性价比?

雷军思考的结果是在线下渠道铺小米之家,它的不同之处是完全自营,完全由小米自己运作。据雷军介绍,截止2016年底,小米一共开了51家,平均每平米销售额26万。

“今年的目标是做200家,三年内的目标是1000家,我有信心干到每家1000万营业额。”雷军称。

从去年开始,小米变得有些不务正业。推出了电饭煲、电动车、笔记本等一系列小米生态链产品,被网友戏称为“小米杂货铺”。雷军称,其实小米是通过手机为切入点,来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因此从三年前开始了生态链计划,去吸纳做得好的产品。

“我们想做什么?就是想做互联网思维的无印良品,科技界的无印良品。”雷军在演讲中又一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为什么不做小米式的万达?小米式的阿里巴巴,为什么只满足于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 ”面对这个问题,雷军回答称:“我的商业梦想是求解中国社会当前的问题,只是想做一个标杆,而不是试图解决所有的问题。”

   小米与华为的恩恩怨怨

实际上,华为与小米的恩怨由来已久。其中最惹人眼球的交锋,便是频频在网落上出现的“华为小米排位之争”。

2015年,《华尔街日报》引述研究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第三季度华为取代小米成为中国第一大智能手机生产商。正是这样一组数据,成了圈内当时最受关注的新闻。

这组数据显示,华为智能手机交付量同比增长了81%,已经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名。数据一出来,小米总裁林斌表示不服,便拿出了另一组数据,称腾讯的一个关于安卓手机活跃设备排行榜上,小米依旧遥遥领先。

虽然作为小米创办人,雷军对这次的“排位”并没有直接表达不满,但在10月23日的微博上,雷军转发了一则数据,其中提到安卓手机Top10活跃机 型中,小米品牌占了第9席,三星仅有一款手机排名第10。问题来了:为啥友商品牌的手机总是不在活跃度榜里出现呢?难道用户买来只是打电话用吗?在外界看 来,友商指的正是华为。

而署名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关总监”的小米员工刘飞10月26日则在微博上直接对三季度国产手机数据表达了“不服”,称小米仍然是国内市场第三季度的第一名。

事实上,圈内人都知道,这个行业的所谓销售数字一直说服力较弱。比如把全球销售算成国内、找经销商压货冲销量、在网上刷单冲电商销量等等。而且针对这组数据,数据公司均尚未给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三季度的完整报告,尤其是各家厂商的精确份额。此外,每个公司的产品周期也不尽相同,多少都会对销售数据带来一些影响。

不过毕竟是手机领域极具标志性的两家企业,名次之争依旧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有人将“华为小米”比喻为“龟兔赛跑”;亦有人称“小米神话破灭”;较为中性一点的评论是“小米没有失败,华为也没有输。”

2016年,雷军在两会提案的媒体沟通会上谈及小米与友商(在外界看来,友商指的正是华为)的竞争问题时表示,“从一月份到现在,几乎所有发布会报告的市场调研公司都以全球级的数据表明,去年中国市场上小米是第一名,我在此只是澄清,其实我们根本不在乎第一、第二,主要友商半年多前就在发假新闻。我表示一点吐槽,有点小情绪。”

对于雷军的言论,华为相关负责人对凤凰科技表示,令人惊讶,并回应称,“小米雷总在两会期间发表的有关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的言论,矛头直指华为,我们对此深表不解。华为过去从未以单一口径说自己是市场第一,也从不过分关注商业成功。华为只会阶段性引用全球知名分析机构的第三方数据来给市场提供参考。华为所有关于市场份额的数据均来自全球知名独立第三方分析机构,‘假新闻’一说恐怕有误解。”

据华为相关负责人介绍,华为主要使用全球权威第三方机构GFK的市场份额数据,GFK数据的主要特点是GFK只统计零售量(Sell Out),即到达最终用户的统计口径。其它机构的数据大多使用发货量份额,即到达渠道的统计口径。所以,GFK数据的市场份额更具参考性,也是华为选择使用GFK报告的主要原因。

如今雷军又一次呛了华为,足以表明小米与华为间的恩怨已经是越走越远,愈发难以调和了。

文章资料综合自一财网、南方都市报、中新经纬、凤凰科技、新浪科技

提供专业、精准、有价值的原创财经观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新声财经(ID:xinscj)或附上二维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